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建立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高通量的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临床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专用的YMDD突变区域的扩增引物,经PCR扩增及磁珠分离,制备YMDD区焦磷酸测序单链模板,并在PSQ96A焦磷酸测序仪上进行焦磷酸测序,应用标准的YMDD区突变质粒作为阳性对照模板和标准品,观察批量分析的可靠性并初步批量检定90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 建立了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YMDD突变检测平台,实现了临床血清标本的高通量检测。能一次获得90人份的YMDD突变临床检测结果。经标准的YMDD突变质粒及血清标本的重复性及可靠性检测,质粒标准品的突变检出率及重复率均达100%,而血清标本达98.8%。结论 本方法可准确.高通量、快速检测YMDD区突变,特别适宜临床批量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宿主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rs12979860区域基因型,分析其与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3例,使用基因诊断试剂盒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通过治疗过程中HCV RNA定量等指标总结疗效,分析宿主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与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结果 63例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的患者中有41例(65.1%)为C/C型,16例(25.4%)为C/T型,6例(9.5%)为T/T型。按抗病毒疗效标准判断,63例中37例(58.7%)达到RVR,49例(77.8%)达到SVR。其中IL-28B rs12979860为C/C型者41例中实现RVR 32例(78.0%),c EVR 36例(87.8%),SVR 37例(90.2%),NR 1例(2.4%),RR 2例(4.9%)。C/T型者16例中实现RVR 5例(31.2%),c EVR 8例(50.0%),SVR 11例(68.8%),NR 2例(12.5%),RR 3例(18.8%)。T/T型者6例中RVR者0例,c EVR 1例(16.7%),SVR 1例(16.7%),NR 4例(66.7%),RR 1例(16.7%)。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IL-28B rs12979860为C/C型患者经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达到RVR率和SVR率均高于基因型为C/T型及T/T型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检测对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和病毒清除具有预测作用,可帮助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4.
众所周知,个体基因的差异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影响.2009-08/201001,世界上4个独立的全基因关联研究发现白介素28B的基因型与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相关联.同时证实,rs8099917和rs12979860的单核苷酸多肽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抗病毒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率(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联系最为密切.本综述旨在阐述白介素28B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治疗效果、丙型肝炎病毒自发清除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部分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这些研究提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白介素28B基因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时代将会来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如何及时正确诊断和有效预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AP并发FI的临床资料及特征,并结合文献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明确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FI)者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后,17例治愈,9例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5.9%和34.6%。结论SAP合并FI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难以早期诊断,预防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真菌药物、对腹腔内感染性积液及时穿刺引流以及对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可有效减少FI的发生。一旦发生FI,全身支持治疗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肠息肉发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息肉是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的临床诊断.在最近的研究中陆续证实,其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是由于Bmprla,APC,SMAD4,PTEN,STK11等基强突变而使各种细胞信号分子通过影响BMP信号通路,PTEN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所组成的生长信号调控网络,造成β-catenin在肠干细胞中的过度积聚,使得肠干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其自我更新、克隆增殖、分化和凋亡失去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传统基因芯片技术基础上,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 研制一种能将基因芯片信号原位放大后达肉眼判读灵敏度, 无需专用基因芯片检测仪器就可使用, 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的薄膜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诊断系统.方法:在薄膜生物传感器基片基础上, 经过表面化学处理, 使特定的基因捕获探针在传感器表面固定, 形成特定检测目的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 并以乙肝病毒YMDD区的特异序列设计为例, 通过特定的YMDD区的捕获探针, 以矩阵的形式点样于传感器芯片表面来实现本系统. 同时, 纳米金标记的检测探针取代了传统芯片中的荧光标记探针. 扩增后的目的PCR片段与捕获探针、生物素标记探针、链亲蛋白纳米金探针进行反应, 最后得到探针-生物素-链亲蛋白-纳米金复合物, 并在芯片表面经生物传感器芯片将信号原位放大, 获得肉眼观的芯片信号并进行分析, 完成芯片诊断. 以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为例, 观察该芯片系统对临床诊断标本诊断的可靠性.结果: 基因芯片的检测信号经生物传感器原位放大后能肉眼判读或借助普通数码照像机或计算机扫描, 根据信号出现的特定位置即可确定突变的类型. 且该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系统信噪比高, 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及临床血清的检测中, 均可实现生物芯片阴阳性信号完全的有或无的判读; 临床血清标本检测证实, 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系统对前期经过测序确定为YMDD突变的23份临床血清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 结论:薄膜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集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原位放大技术为一体, 实现了信号的肉眼判读, 具有通用性高, 准确可靠, 无需大型设备, 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郭波 《世界感染杂志》2009,9(5):343-34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为一类致癌因子。Hp感染与人类胃肠疾病的关系中免疫机制最为关键,并可能参与多种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简介Hp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为Hp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APC基因与肠息肉病的发生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r adenomatous poliposis,FAP)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多态/突变类型引起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而且最近研究提示APC基因某些突变形式与散发性结直肠息肉的产生也相关。本文对目前APC基因的结构、功能、多态性/突变以及与表型间关系、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