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睁眼心算3种状态下的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和15例正常受试者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睁眼心算3种状态下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利用脑电非线性参数关联维数、复杂度和近似熵,对上述三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气郁结证患者在上述3种状态下的复杂度、关联维数和近似熵出现增高,肝气郁结证患者的脑电信号和正常组比较从无认知任务到有认知任务,差异逐渐缩小,肝气郁结证患者有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改变。结论:肝气郁结证患者存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变,脑电非线性分析能够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肝气郁结证患者大脑皮层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2.
瞿祥  王艺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52-54,57
目的探讨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在抑郁症中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30例抑郁症患者,符合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35分,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分析抑郁症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关联维数(correlation dimen-sion,D2)值的变化规律;分析抑郁症患者经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3周前后D2值变化规律。结果安静闭眼状态下,抑郁组患者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区域,如双侧前额、额部,右中央,左侧顶、枕、前颞、中颞,左、右后颞的D2值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症患者经药物治疗3周后大脑皮质的部分区域,如左右前额、左前颞、右后颞的D2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大部分脑区脑电信号D2值增高,治疗3周后部分脑区D2值降低,提示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可以客观地观测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皮质电活动,可能成为一种客观评价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的脑电非线性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认知作业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应用日本光电1518K脑电图和地形图系统,以及关联维数(D2)、点关联维数(PD2)方法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名正常成人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闭眼心算作业、睁眼记忆和数字划消5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睁闭眼测试中的D2和PD2均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心算和数字划消测试中的D2分别为(4.49±0.60)vs(3.14±0.75)和(5.01±0.71)vs(4.51±0.75)(P<0.05,P<0.01)。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心算、汉字记忆和数字划消测试中的PD2分别为(5.71±0.80)vs(4.14±0.83)、(6.39±0.89)vs(5.17±0.95)、(6.67±0.83)vs(4.95±0.81)(P<0.05,P<0.01)。结论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分析脑电信号的新思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认知过程中大脑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认知作业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方法 应用日本光电1518K脑电图和地形图系统,以及关联维数(D2)、点关联维数(PD2)方法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名正常成人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闭眼心算作业、睁眼记忆和数字划消5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睁闭眼测试中的D2和PD2均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心算和数字划消测试中的D2分别为(4.49±0.60) vs (3.14±0.75)和(5.01±0.71)vs (4.51±0.75)(P<0.05,P<0.01).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心算、汉字记忆和数字划消测试中的PD2分别为(5.71±0.80)vs(4.14±0.83)、(6.39±0.89)vs(5.17±0.95)、(6.67±0.83)vs(4.95±0.81)(P<0.05,P<0.01).结论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分析脑电信号的新思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认知过程中大脑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抑郁症不同中医证候的脑电地形图特征。方法分别对入选的143例抑郁症患者和8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并将抑郁症患者分为肝气郁结型、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四种证候类型,比较分析各种证候的脑电地形图特征。结果抑郁症组以肝气郁结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心肾不交型;抑郁症组慢波频带,即δ、θ频带的相对功率总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抑郁症组肝气郁结型增高最明显;抑郁症组的α1频带的相对功率总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只有肝郁脾虚型的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各种证候所有导联的(δ+θ)/(α+β)比值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电地形图有改变,不同的中医证候之间也有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功意守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变化特点。方法:用多道动态生理记录仪对正常人和气功练习者进行脑电信号采样,分析多道脑电相空间重构的相关维数D2。结果:意守状态下D2都有升高,气功练习者在意守状态下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期。结论:意守状态下较长时间的D2稳定期有可能反映气功意守能力。  相似文献   

7.
双谱分析方法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使用高阶谱技术建立脑电信号的双谱分析方法 ,以探讨脑电信号中蕴涵的高阶信息。方法根据脑电信号的非高斯和非线性特征 ,建立脑电信号的双谱分析方法 ,并对闭目安静、睁眼、心算等不同脑功能状态下和精神分裂症的脑电信号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不同脑功能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均显示出明显的双谱结构 ,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作为脑电信号非线性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双谱分析可显示出常规脑电分析时无法显示的有价值的高阶信息。  相似文献   

8.
老年痴呆患者脑电信号的相关维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治洪  胡文东  范晔  秦明新 《医学争鸣》2001,22(18):1686-1687
目的 探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临床脑电分析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老年痴呆患者 2 6例和正常对照组 2 2例的相关维数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的相关维数 (D2 =4.5 2± 0 .5 1)较正常对照组 (D2 =3.87± 0 .45 )要低(P<0 .0 5 ) .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相关维数的降低可能是由于脑电的非线性动力学的改变引起的 ,因此 ,相关维数可以用于临床脑功能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高阶谱技术建立脑电信号的双谱分析方法,以探讨脑电信号中蕴涵的高阶信息.方法根据脑电信号的非高斯和非线性特征,建立脑电信号的双谱分析方法,并对闭目安静、睁眼、心算等不同脑功能状态下和精神分裂症的脑电信号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不同脑功能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均显示出明显的双谱结构,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作为脑电信号非线性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双谱分析可显示出常规脑电分析时无法显示的有价值的高阶信息.  相似文献   

10.
郭旭  张宏  冯泽国  米卫东 《北京医学》2010,32(8):613-615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对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例择期行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麻醉方法采用全凭静脉异丙酚靶控镇静(3μg/ml)。术中将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调至A组(25±2)mmHg,B组(35±2)mmHg,C组(45±2)mmHg,每组维持15min。监测患者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时的脑电非线性参数——近似熵(ApEn)、关联维数(D2)和复杂度(Cx),常规监测BP、HR、SpO2、PetCO2。结果每两组之间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额部ApEn和Cx的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D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PetCO2的变化直接影响原始脑电活动,这种变化对麻醉的影响通过非线性脑电监测仪得到认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肝气郁结证患者听觉汉字词组工作记忆的脑功能改变进行研究,以期定位肝气郁结证在脑内的功能区以及是否有认知功能的改变,揭示该证的脑机制。方法16例肝气郁结证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25~50岁,按年龄、性别配对选取16例正常志愿者。汉字词组听觉工作记忆任务作业采用block-design的1-back形式,扫描从静息开始,次序为静息—基线—静息—刺激—静息循环进行。扫描用Plilips1.5T磁共振机,数据处理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SPM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工作记忆激活脑区的数量和面积明显多于肝郁组,正常组激活脑区除左侧额下回(BA44/47,Broca运动语言区)外,其他脑区在肝郁组工作记忆降低时都受到抑制,并且肝郁组右侧顶叶也受到抑制。结论定位了肝气郁结证患者工作记忆改变的相关脑区,肝气郁结证可导致认知功能变化,为中医证型提供了可视的客观化证据。  相似文献   

12.
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随机分为颐脑解郁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颐脑解郁方、氟西汀治疗,用药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2、4、6周时,对两组的汉密顿(HAMD)减分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HAMD减分疗效均不断提高,颐脑解郁组的前后变化更为明显,但两组间HAMD减分疗效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颐脑解郁组和氟西汀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均不断提高,颐脑解郁组的前后变化更为显著,颐脑解郁方对抑郁症肾虚肝郁型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氟西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脑电非线性分析监测方法,研究围术期硬膜外复合镇静下异丙酚对不同脑区的作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5mg·kg1·h1、异丙酚6mg·kg1·h1两组(每组10例),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监测患者围术期的脑电非线性参数—近似熵(ApEn)及关联维数(D2),常规监测BP,HR,SpO2。结果:与入室后相比,镇静下患者均表现为额叶与颞叶区的脑电抑制程度较高。两组患者入室后与镇静下相比较,关联维数、近似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与复苏、觉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复苏与觉醒后,各个脑区的脑电变化表现为:额叶与颞叶区的脑电活动度较高。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下,各个脑区在异丙酚作用下抑制程度是不同的,以额叶和颞叶的抑制程度较高,额叶和颞叶区在复苏觉醒时兴奋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郁证、脾虚证的分子免疫学机制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肝郁证、脾虚证模型大鼠T细胞NF-ATc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肝郁组NF-ATcmRNA及蛋白质表达较明显降低(P<0.05),脾虚模型大鼠NF-ATcmRNA及蛋白质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肝郁组NF-ATcmRNA及蛋白质表达上调,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P>0.05),脾虚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四君子汤治疗后,脾虚组NF-ATc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调(P>0.05),肝郁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郁证与脾虚证的免疫功能失调与NF-ATc的表达异常密切相关;NF-ATc通过调节肝郁证与脾虚证的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介导二者Th0细胞向Th1、Th2不同的方向分化;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通过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调节NF-ATc表达,使其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肝气郁结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为研究肝气郁结对MS的影响提供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刚离乳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建立MS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束缚的方式继续进行肝气郁结型MS大鼠模型造模,直至出现典型肝气郁结表现后,测两组大鼠的体质量、体长、腹围、鼠尾动脉血压、空腹血糖、血脂4项[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体重指数(Lees指数)。结果:高脂组SHR在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有33只大鼠的质量、腹围、Lees指数、血压、血糖、TG和HDL-C与普通膳食组平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MS大鼠模型标准。在肝气郁结造模阶段,经20 d无间断造模,实验组中16只MS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明显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甚者出现长时间蜷伏于铁笼内不动、对外界声音刺激无警觉性反应、背毛稀疏且枯黄无泽、眼睛眯小、形体瘦小、体质量减轻(P0.05)等典型的肝气郁结动物模型表现。结论:以高脂饲料喂养14周,可诱导部分SHR出现典型的MS表现,对其继续采用束缚的方式造模20 d,可诱导MS大鼠出现典型的肝气郁结表现,成功建立肝气郁结型MS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6.
156例脂肪肝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脂肪肝(FLD)的症状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取横断面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全面收集FL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症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名前4位的症状和体征为肢体倦怠、体胖、胁肋不适、腰膝酸软;前3位的脉象是脉弦、细、滑。在临床证候群中,脾虚肝郁占46.79%、痰湿中阻占30.77%、肝肾不足占27.56%、痰瘀互结占22.44%等;证候与临床严重程度和病程的关系:轻度FLD中脾虚肝郁明显最多见,中度FLD中痰湿内阻最多见,重度FLD中肝肾不足最多见;5年以内脾虚肝郁最多见、痰湿内阻次之,5年以后肝肾不足和痰瘀互结最多见。结论脾虚肝郁是FLD最常见的证候,痰湿是形成FLD的重要病理因素,肾虚在FLD的病机转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主要证型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情况.方法 将100例慢乙肝患者分为湿热中阻证组17例、肝郁脾虚证组25例、肝肾阴虚证组58例,健康人组57例,分别采取空腹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生长激素(Hgh)水平.结果 慢乙肝各证型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较健康人组显著降低(P<0.05);肝郁脾虚证组和肝肾阴虚证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较湿热中阻证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慢乙肝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异常,且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较湿热中阻证更为严重(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单胺氧化酶A/B(MAOA/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未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经前舒治疗组,束缚造模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治疗组采用经前舒颗粒治疗,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MAOA/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海马MAO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经前舒颗粒治疗后,MAOA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MAOB mRNA和蛋白表达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MAOA表达出现异常,经前舒颗粒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MAO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龄及状态下儿童脑电复杂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状态下脑电复杂度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5例健康状态基本正常的0~15岁儿童进行16导脑电连续24h监测,分析清醒睁眼、闭眼、NREM(非快速眼动期)睡眠Ⅰ~Ⅱ期(浅睡期)、Ⅲ~Ⅳ期(深睡期)及REM(眼速动期)睡眠共7种状态的脑电复杂度特征,并对复杂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全脑复杂度在睁眼状态大于闭眼状态,清醒状态大于睡眠期。NREM睡眠期随睡眠深度增加,复杂度逐渐减低。REM期复杂度高于深睡期,但低于清醒期。(2)全脑平均脑电复杂度在睁眼、闭眼及浅睡期与年龄呈正相关,在深睡期及REM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3)在清醒闭眼状态下各脑区脑电复杂度与年龄均呈正相关,睁眼及浅睡期则以旁中线区复杂度与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复杂度可用于研究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脑动力学特征及脑电活动与脑发育的关系,可作为评价脑功能状态及脑发育水平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