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铁皮石斛材料的化学品质,研究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替代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定量测定,比较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铁皮枫斗、铁皮石斛胶囊中总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主要药用成分的差异。结果:多糖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多糖含量与铁皮枫斗相近,分别为25.31%和29.38%,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最低,仅7.51%,铁皮石斛胶囊最高,可达40.73%。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氨基酸含量达5.74%,高于铁皮枫斗(4.5%)和铁皮石斛胶囊(3.91%),低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15.35%)。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中10种微量元素含量与铁皮枫斗大致相近,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除Cu之外的其他9种微量元素高于其他石斛材料,而铁皮石斛胶囊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的质量与野生材料相近,可作为野生铁皮石斛的替代资源加以开发,也为铁皮石斛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GC-MS联用法对叠鞘石斛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叠鞘石斛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运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叠鞘石斛挥发油中分离出115种成分,鉴定出70种化学成分。结论:首次对叠鞘石斛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主要为烷烃类、醛类和醇类。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铁皮石斛主要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云南省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质量,为云南省铁皮石斛适宜产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铁皮石斛中醇溶性浸出物、多糖、甘露糖的含量,同时采用HPLC梯度洗脱技术建立指纹图谱系统,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云南省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在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上有一定差异。其中勐海铁皮石斛的醇溶性浸出物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3.65%和35.87%;德宏铁皮石斛的甘露糖含量最高,为24.96%,勐海居第2,为24.01%;而红河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含量最低。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在0.883~0.987之间,其中勐海与对照图谱间的相似度最低,为0.883,其余5个产地均在0.950以上。对6个产地铁皮石斛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总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发现,6个产地可分为两大类,勐海与文山为一类,思茅、德宏、红河和玉溪为一类。结论云南省内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内在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勐海铁皮石斛的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金钗石斛干鲜品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两者的差别,为金钗石斛干鲜品的区别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成分含量测定比较。采用比色法及试剂盒测定干鲜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抗氧化能力。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干鲜品粉末样品的全息化学特征谱进行比较。[结果] 金钗石斛鲜品的总生物碱和多糖含量及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干品。金钗石斛干品与鲜品的红外谱图相似,在1 630 cm-1、1 506 cm-1、1 243 cm-1处,贵州赤水的官渡、长期与红花3个基地的金钗石斛鲜品峰强均大于干品,各个产地金钗石斛鲜品的图谱与多糖对照品图谱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干品。[结论] 金钗石斛干品与鲜品在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离体培养时真菌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时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真菌AR-18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采用蛭石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果在琼脂培养基上,真菌AR-18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对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接菌的金钗石斛的鲜重较不接菌提高16%;真菌AR-18对金钗石斛干重的增加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接菌的金钗石斛的干重较不接菌提高21%.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配合使用蒸馏水极显著促进了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P<0.01),接菌的金钗石斛的鲜重较不接菌提高47%,真菌AR-18配合使用营养液对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真菌配合使用营养液或配合使用蒸馏水对金钗石斛干物质的积累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所以最佳处理组合为真菌AR-18配合使用蒸馏水.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控制真菌的适度生长是建立稳定的共生平衡系统和促进金钗石斛生长的重要条件.在人工栽培金钗石斛的过程中,使用真菌AR-18作为菌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鲜铁皮石斛茎、叶不同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的差异,探讨鲜铁皮石斛茎、叶成分的关联性,为铁皮石斛叶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HPLC色谱条件如下:Zorbax S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溶液(体积分数为0.2%),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结果】鲜铁皮石斛茎、叶分别标示出33、17个特征共有峰,同批次茎、叶的相似度为0.802~0.921,提示茎、叶特征成分具有一定关联性,但叶的部分特征共有峰面积远大于茎。【结论】鲜铁皮石斛茎、叶具有类似成分,有较高相似度,可考虑将铁皮石斛叶作为药用部位,以缓解铁皮石斛的资源紧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分析金钗石斛、鼓槌石斛和铁皮石斛中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并对这3种石斛的氨基酸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为石斛药材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3种石斛的基本氨基酸含量,应用相关的非生物学指标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结果:3种石斛均含有17种氨基酸,但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有所不同,金钗石斛、鼓槌石斛和铁皮石斛分别为33.42%、42.91%和32.55%。金钗石斛、鼓槌石斛和铁皮石斛的氨基酸营养分析的SRC值分别为74.00、51.21和85.44,氨基酸营养价值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结论:3种石斛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其中铁皮石斛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最高,金钗石斛其次,在保健品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金钗石斛超细微粉细胞破壁率及超细粉碎前后石斛碱含量。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以薄壁细胞为评价指标,测定金钗石斛微粉的细胞破壁率,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超细粉碎前后细粉与微粉石斛碱的含量。结果:金钗石斛细粉称样量与完整薄壁细胞计数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现显著相关,金钗石斛经超细粉碎后细胞破壁率为100%。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钗石斛超细粉碎前后细粉与微粉石斛碱含量分别为0.42%、0.35%。结论:此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准确地进行金钗石斛微粉细胞破壁率及石斛碱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五种石斛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建立密花、马鞭、短棒、鼓槌和金钗等五种石斛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UV/MS技术对五种石斛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建立了五种石斛的HPLC/UV指纹图谱,并对其中三种石斛HPLC/MS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进行了解析,共对15个谱峰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初步归属。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石斛指纹图谱的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及化学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黔产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海松二烯、对羟基顺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大黄素甲醚、β-谷甾醇。结论以上成分均为首次从贵州药材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金钗石斛原药材及两种提取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红外谱图进行整体分析。[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金钗石斛原药材、水提醇沉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进行结构分析及鉴别。[结果]金钗石斛原药材一维红外光谱图反映出2 923 cm-1、2 855 cm-1、1 738 cm-1、1 155 cm-1、1 081 cm-1、1 019 cm-1等特征峰,推测金钗石斛中含有脂类、芳香类和淀粉类成分。原药材二阶导数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果,同时出现了1 318 cm-1附近以及783 cm-1附近的草酸钙吸收峰。金钗石斛水提醇沉提取物和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红外谱图中均出现了脂类、芳香类和糖类的特征峰,且与原药材相比峰数、峰强都有改变。金钗石斛水提醇沉物一维和二阶导数谱中均出现了较强的淀粉特征峰,说明水提物中主要是水溶性多糖,且多糖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而无水乙醇提取物谱图更清楚的出现了脂类和芳香类的相关特征峰,且峰数与峰形和油类标准品比对,重叠性高。[结论]金钗石斛中主要含有多糖类以及脂肪类物质,多糖主要是以淀粉存在,且金钗石斛中的脂肪类含量较高。不同的提取溶剂所出现的谱图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完美诠释了"相似相溶"原则。红外光谱适合于金钗石斛的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查阅2010年至2017年国内外学者对金钗石斛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报道, 分析金钗石斛国内外研究进展.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倍半萜、联苄、芴酮、酚酸、苯丙素、菲、多糖、木脂素类化合物.近年来, 金钗石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随着分离技术以及提取工艺的进步, 将来可能会更倾向于相关制剂、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金钗石斛提取物对肾上腺素所致血糖升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和生物碱对正常小鼠及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小鼠及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引起高血糖模型小鼠,灌胃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血糖水平。结果金钗石斛多糖(100mg/kg、300mg/kg)和生物碱(80mg/kg、160mg/kg)对肾上腺索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和生物碱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中甘露糖的含量。方法:乙醇脱脂,沸水提取得到的多糖,用盐酸水解为单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RP-HPLC法测定多糖中甘露糖的含量。结果:茎和叶中多糖主要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茎中甘露糖含量比叶中高。结论: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中甘露糖含量有较大差异,应分别入药。  相似文献   

15.
铁皮石斛与玉竹抗疲劳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与玉竹及其配方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ICR小鼠25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单味铁皮石斛组、单味玉竹组、铁皮石斛复方组、玉竹复方组,每组5只,连续给药1周(7天)后进行游泳实验,小鼠休息2天后,灌胃相应药物30min后进行耐缺氧实验,记录数据,对比并分析各组的差异。结果小鼠体质量增长、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呈现复方铁皮石斛组[(8.60±0.69)g、(9.86±0.35)min、(28.66±1.28)min]复方玉竹组[(7.46±0.55)g、(9.02±0.45)min、(26.78±1.27)min]单味铁皮石斛组[(6.40±1.14)g、(8.78±1.00)min、(24.52±2.32)min]单味玉竹组[(5.60±1.20)g、(8.56±0.69)min、(23.38±2.21)min]对照组[(4.84±0.98)g、(7.44±0.91)min、(19.92±2.12)min],且复方组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铁皮石斛和玉竹均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单味玉竹的抗疲劳作用略亚于单味铁皮石斛,铁皮石斛复方的抗疲劳效果明显优于玉竹复方。  相似文献   

16.
11种石斛的总生物碱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试以生物碱含量作为石斛的质量标准,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11种石斛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钗石斛含量较其它品种为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以及消费人群的不断扩大, 石斛属植物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 因其良好的药理作用和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报道, 对石斛复方制剂、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鼓槌石斛、霍山石斛、细茎石斛和迭鞘石斛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的可行性以及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结果无论鲜重还是干重,铁皮石斛原球茎在液体培养基上均极显著好于固体培养基(P<0.001)。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培养天数为30d时,对于鲜重67-V极显著好于B5(P<0.01),B5极显著好于1/2MS(P<0.01),1/2MS显著好于MS(P<0.05);对于干重67-V与B5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5极显著好于1/2MS(P<0.01),1/2MS极显著好于MS(P<0.01)。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接种量影响最大,体积其次,互作最小,若不考虑互作,对于鲜重和干重,最佳处理为接种量6.194g/瓶 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对于干重,若考虑互作,接种量为6.194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接种量为3.102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接种量为1.693g/瓶时,应选150mL/瓶或50mL/瓶。结论液体悬浮培养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有利,获得了最佳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的最佳搭配方案,表明通过液体悬浮培养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真菌在罗河石斛和铁皮石斛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本实验证明,从兰科植物原球茎中分离的3种真菌对促进石斛种子萌发有显著效果,采用种子伴菌播种方法,罗河石斛种子发芽率达20%,铁皮石斛种子发芽率达64%,而无菌播种则无1粒种子萌发。对铁皮石斛种子接菌萌发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菌丝由胚柄侵入种胚,染菌的胚细胞器消失;菌丝被胚细胞质包围并加厚,菌丝逐渐被分解作为胚萌发的营养物质,邻近染菌细胞的未染菌胚细胞代谢功能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