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前瞻性研究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并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选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胸椎后凸角,肺功能(VC、IC、RV、FRC、TLC、FVC、MVV)、局部后凸角、VAS评分,并于术后3 d、1月时分别再次测量以上指标.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月时肺功能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椎体后凸成形术后3 d患者FVC、MVV显著提高,椎体前、中、后缘高度恢复,骨折椎体局部后凸角明显改善,VAS评分降低.术后1月时MVV进一步提高,而其它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统计显示胸椎后凸角与VC、IC呈显著负相关.局部后凸角与所有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术后3 d时患者VAS评分的降低值与FVC、MVV提高的百分率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3 d患者疼痛显著缓解,脊柱矢状面排列改善,同时FVC、MVV亦有提高,这种提高与疼痛缓解有明显正相关.术后1月时,患者疗效巩固,且MVV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术后放疗与化疗对食管癌预后影响.将1990~1993年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及术后化疗组,每组60例.结果:术后放疗组一、三、五年生存率为90%、81.7%、71.7%;术后化疗组为86.6%、60.3%、50%.结论:食管癌术后放疗比术后化疗提高生存率明显.三、五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食管癌术后放疗应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假体再造乳房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硅胶假体植入法修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的疗效.方法 19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再造乳房.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积液、皮瓣坏死.18例患者美观效果满意.1例移位经后期修正后仍达到满意之美观效果.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未发现有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无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 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运用假体植入法行一期乳房再造,具有创伤小、安全、快速,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恢复期短等优点,再造后乳房美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吸氧,口腔、胃管、肛管及肛周、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24 h排气排便,拔除胃管、肛管者16例;术后48 h排气排便,拔除胃管、肛管者10例.全部病例术后72 h开始进食.术后48 h拔除腹腔引流管者18例.术后72 h拔除腹腔引流管者8例.本组术后住院时间7~10 d,随访时间6~12个月.26例排便功能恢复正常,无大便失禁、便秘复发;无小肠结肠炎、黏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此方法是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较好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50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术后病率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无差别.结论 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但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长.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经验的积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将越来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293例接受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等.结果 293例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无合并肩、肘关节功能障碍病例发生.结论 加强对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的护理,可减少皮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腹膜后间隙脓肿 腹膜后间隙脓肿多来源于腹膜后阑尾炎、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久治不愈的严重肾盂肾炎等.常有手术史或腹部及肋下疼痛史.原发性腹膜后脓肿是由远处感染血行播散所致,而继发性腹膜后脓肿源于邻近脏器感染. 腹膜后脓肿的临床症状一般较明显,包括发热、乏力等全身性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首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2006年2月至2019年3月128例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脂肪囊内肾蒂淋巴管结扎术72例(肾脂肪囊内组)、后腹腔镜下肾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56例(肾脂肪囊外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肾下垂发生情况。结果 1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肾脂肪囊内组平均手术时间(135. 6±11. 7) min,术后卧床时间(7. 5±0. 7) d,术后住院时间(9. 3±0. 5) d,术后疼痛指数(3. 8±0. 7)分;肾脂肪囊外组平均手术时间(92. 6±7. 3) min,术后卧床时间(3. 7±0. 8) d,术后住院时间(6. 8±0. 7) d,术后疼痛指数(1. 7±0. 6)分,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6个月,肾脂肪囊内组发生肾下垂2例、肾脂肪囊外组0例,无患者乳糜尿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肾下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手术方法和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预防措施、治愈率及术后妊娠情况.方法 将脱落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病变的20例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16例,CIN Ⅰ 4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切除组织标记后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占8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1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10%.术后1个月宫颈糜烂宫颈上皮覆盖者93.75%,宫颈肥大者100%缩小,宫颈息肉者100%愈合.术后2个月宫颈糜烂者100%愈合,宫颈肥大者90%完全恢复正常大小.术后半年无CIN复发.无术后宫颈管狭窄,无术中、术后大出血.术后妊娠1例,胎儿发育正常,无流产及异位妊娠.结论 LEEP是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掌握好手术方法,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饮食教育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便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剖宫产术后病人进食结构的影响,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将在我科行剖宫产术的120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于术后4小时及术后第二天分2次接受专门的饮食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记录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及术后前三天的进食种类、量.结果:1.术后第一日进食量均不足膳食最低标准.2.实验组术后前三天平均进食蔬菜、水果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5;3.实验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排出时间,经x2检验,两者P均<0.05.结论:对病人进行饮食教育,术后4小时早进食,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病人的便秘发生;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主要与术后水果、蔬菜量不足及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延长及进食量不足所造成的.所以进行饮食教育时,应加强术后适宜的蔬菜、水果量,特别应注意病人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及术后第一日的进食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开颅术后血肿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开颅术后血肿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3例开颅术后患者血肿的所在部位、发生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血肿患者死亡率高,感染率高,平均住院日长.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正确应用止血方法可预防术后血肿,减少术后血肿发生.及时发现术后血肿对治疗血肿及避免不良结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端与远端胃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近端胃切除和远端胃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1987~ 1999年间在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后出现各种症状就诊于消化科的患者共85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近端胃切除术后32例,远端胃切除术后53例,对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其治疗.结果吻合口炎与吻合口溃疡是近端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两组间无差别.近端胃切除术后消瘦及营养不良较远端胃切除术后更常见.反流性食管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分别是近端和远端胃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远期并发症.远端胃切除术后可发生倾倒综合征、输出袢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近端胃切除术后无此类并发症发生.近端胃切除术后可发生吻合口狭窄,远端胃切除术后无吻合口狭窄发生.近端和远端胃切除术后各有1例残胃癌.结论近端、远端胃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胃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全凭静脉组(n=40)与静吸复合组(n=42).观察患者的麻醉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的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吸复合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全凭静脉组.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和术后7 d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凭静脉组术后苏醒时间更短,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老年患者应用相对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颈胸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8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儿,均伴有后凸畸形.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10岁.临床表现为胸背痛,低热,盗汗及后凸畸形.术前脊柱后凸角为30~75°,平均52.1°.ASIA分级:B级1例,C级5例,D级2例.采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钉、钩、棒系统矫形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结核复发.ASIA分级:3例恢复2级,5例恢复1级.术后后凸角为10~26°,较术前明显改善,最后随访时后凸角为10~31°,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术后3月血沉均恢复正常;植骨融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 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后方植骨内固定矫形一期手术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颈胸段脊柱结核是矫正后凸畸形和预防晚期后凸畸形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路优泰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病人在进行为期4周的路优泰治疗.并分别于每周后应用HAMD、BPRS、TESS评定疗效. 结果 每周的治疗后都有显著的转好效果.结论 路优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好,反应轻微,药物的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将100例重度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PPH组、常规PPH组,每组5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果 改良PPH组与常规PPH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无显著差异,但改良PP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认为改良PPH手术可扩大治疗范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心脏重构近、中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结构与大小的近、中期变化.方法:观察3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房内径(LAd)和右室内径(RVd)大小及变化.结果:封堵术后第3天,LVEDD与LVEDV较术前缩小,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LVEDD与LVEDV进一步缩小.封堵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LAd较术前缩小,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后第3天RVd较术前增大,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能有效改善室间隔缺损患者近、中期心脏重构.  相似文献   

18.
黄日茂  罗万俊  李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80-382
目的 研究氨茶碱在体外循环中对肺功能的保护的作用.方法 36例体外循环患儿,随机分两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静脉注射氨茶碱和生理盐水.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尿量.分别测量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结束后1、6、8、24h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体外循环前,鱼精蛋白后1、2、5min,体外循环后60min气道峰压.结果 氨茶碱组术后24h尿量,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气道峰压高于氨茶碱组.结论 氨茶碱有良好的肺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45例妇科腹部术后患者,术后予基础治疗,无相关药物干预.以排气/排便时间为因变量行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钾、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贫血以及手术时间为其影响因素(P<0.05).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P<0.05.结论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注意补钾,适当控制抗生素使用的时间、缩短手术时间,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开腹式手术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行腰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病人外周血CD3、CD4、CD8、CD20、CD56、IL-2、IL-10、TNFα、INF-γ在不同时相的变化,以及讨论病人免疫系统所受影响及可能因素,从而指导围术期麻醉用药及管理.方法随机选取2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腰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病人,于麻醉前、术后1天、术后3天,采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仪测不同时相CD3、CD4、CD8、CD20、CD56、IL-2、IL-10、IL-12、TNF-α、INF-γ水平.结果CD3、CD4术后无显著变化,CD8术后显著减低,术后第3天最低.CD20术后显著升高.CD56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术后第3天降低较术前更为显著.IL-2、TNF-α术后无显著变化,IL-10术后第1天无显著变化,术后第3天显著下降,IL-12术后显著下降,术后第3天仍无恢复,IFN-γ术后无显著变化,术后第3天恢复,趋势明显.结论硬膜外麻醉行腰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病人术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无明显抑制,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