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枪弹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与创伤并发症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犬颌面枪弹伤后血中不同时间点TNF-α、IL-6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枪弹伤后尽管犬未出现严重的创伤并发症,但血中TNF-α呈一过性高表达,表达高峰在伤后2-6h;不同的犬表达水平浓度差别较大;无需治疗可逐渐恢复正常。同时未检测到血中IL-6。结论:创伤后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是机体对创伤的正常免疫应答,表达水平高低可能反应创伤的程度,但一过性的高表达并不能显加重创伤的全身反应,创伤后血中TNF-α的浓度作为一种监测伤情变化的指标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颌面创伤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8年12月因颌面部创伤的58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创伤发生的年龄、性别、职业、致伤原因、伤情特点等.结果颌面部创伤中,患者高峰年龄为17~39岁,男女发病比为2.51:1;患者的职业特征是以工人、农民居多,学生次之.致伤方式是工伤意外居多(43.44%);交通事故次之(24.13%);再其次是运动损伤(15.17%).伤情特点是颌面软组织损伤占68.28%;颌骨骨折占19.14%;牙和牙槽突损伤占12.41%;颞下颌关节脱位占0.17%.结论颌面创伤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等方面具有明显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爆炸伤与枪弹伤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颌面部火器伤的损伤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将实验犬分为A(爆炸致伤)组及B(枪弹致伤)组,分别采用KTY-04型雷管及M16步枪发射5.56mm弹丸致伤犬左面颊部.创区均采用游离皮瓣一期移植修复.结果两组犬左颊部软组织均呈洞穿性缺损.A组创口入口口径大于出口口径;B组则为出口大于入口.两组犬伤后伤口均感染,2次清创后感染率差别明显;而血管吻合口的病理改变及皮瓣成活率相近.结论颌面部爆炸伤与枪弹伤伤情均较重,损伤特点有所差异.两组犬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伤后3d行早期修复都是可行的.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是有效而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660例颌面创伤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梁鑫  梁尚争  范治国 《重庆医学》2008,37(24):2826-2827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四川南部地区颌面创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了解该地区颌面创伤病例构成、发病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660例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时间、骨折特点、好发部位、神经损伤及合并损伤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颌面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4∶1,发病高峰年龄为20~35岁.在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居首位.颌面损伤以多发性骨折为主,颌面部骨折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其次为上颌骨和颧弓;颌面部神经损伤以眶下神经和面神经损伤最为常见.颌面部骨折常伴其他部位骨折,如颅底、四肢等.结论 近年来颌面创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伤度加重,伤情复杂,交通事故伤呈上升趋势,创伤患者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牙髓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6组,以质量0.26 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24 h,3、7 d,24、周处死动物,分别观察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髓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牙髓损伤较重,但最终没有发生不可逆性坏死改变;右下颌第二前磨牙牙髓损伤相对较轻;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髓仅有轻微的一过性损伤。结论犬下颌骨撞击伤导致的牙髓间接损伤损伤范围较广,损伤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损伤一般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6.
犬脑枪弹伤模型建立及相关生理、病理指标观察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封亚平  章翔  费舟  吴景文  武弋  宋少军  顾建文 《医学争鸣》2002,23(23):2145-2148
目的:建立犬脑枪弹伤致伤模型,检验该模型用于颅脑枪弹伤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14只,随机分成脑贯通伤(PCI)组(n=7)和脑切线伤(TBI)组(n=7),采用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按上述分组要求致伤。测定弹丸致伤参数,观察实验犬伤后相关生理与病理指标改变。结果:TBI组和PCI组的弹丸撞击能量基本一致;TBI组的组织对弹丸吸收能量较大(P<0.05),且实验犬伤后存活时间也较长(P=0.0013)。两组犬均在伤后数分钟至1h内出现明显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颈动脉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或减慢、颅内压(ICP)逐渐升高。两组挫伤区病理表现为脑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环形出血、神经细胞轻度缺血、坏死及脑水肿。结论:上述模型均具有弹道伤恒定、重复性好、伤后动物存活时间较长等特点,尤以TBI模型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上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犬颅脑枪弹伤后脑组织BDNF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犬颅脑火器伤后脑组织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颅脑火器创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建立犬颅脑枪弹伤模型 ,制备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切片 ,免疫组化法染色 ,检测BDNF的表达 .与设立的对照组相比较 ,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损伤组脑组织BD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动物的伤情相对愈重 ,表达愈明显 .在 2~ 4h为表达高峰期 ,不同组织间亦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 ) ,以海马及挫伤区含量高 .结论 :颅脑枪弹伤后不同部位脑组织BDNF随时间的变化出现不同表达 ,提示BDNF在颅脑枪弹伤的早期修复中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9.
胸部火器伤致伤参数对家兔实验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家兔胸部火器伤模型建立的影响及致死原因 .方法 分别用 3个档次速度 [V1 =( 35 0± 2 0 ) m.s- 1 ;V2 =40 0~ 5 0 0 m.s- 1 ;V3=70 0~ 80 0 m.s- 1 ]造成家兔右下胸穿透伤 ( n=2 8) ,每种伤型又分模型组与救治组 .结果  1V2 和 V3弹片伤组 ,无论救治与否 ,死亡率均为10 0 % ;V1 为枪弹伤组 ,致伤模型组与救治组死亡率分别为 :83%和 5 0 % . 2各组致伤瞬间动脉压、静脉压、气道压均骤然上升 ,分别高达伤前 3.5 ,9.0和 8.0倍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二氧化碳储留及混合性酸中毒 . 3大体解剖见有肋骨骨折、肋间动脉破裂、右下肺伤道周围肺挫伤和胸腔积血 ,积血量 3组分别为 32 .5 ,2 6 .5和 17.5 m L.结论 V1 枪弹伤适合于家兔胸部火器伤救治研究的实验模型 ;V2 和 V3弹片伤伤情重 ,出血速度快 ,均在伤后 1h内死亡 ,属致死性胸部火器伤模型 .并提示用家兔制造弹片伤救治研究的实验模型非常困难 .致伤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动物种属和耐量来定  相似文献   

10.
刘琳华  刘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254-254
目的 对颌面软组织损伤类型的早期处理及失败原因分析.方法 对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门诊2000年1月~2007年12月7年间1260例口腔颌面创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致伤原因、损伤情况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颌面创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颌面创伤患者以7、8、9月份较多,1、2、12月较少.以交通事故居首位,其他为暴力伤、工伤等原因所致损伤.以单纯软组织伤为多见,颅脑伤、四肢伤是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 迅速而及时地判断伤情并抢救患者的生命是外伤早期处理时关键.  相似文献   

11.
颌面部火器伤常伴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污染,仅靠切除清创术难以彻底消除。本实验观察了1%洗必泰碘络合物(简称CIC)对12只家犬下颌骨火器伤72h后感染创面的清创效果。结果表明:犬下颌骨火器性部分骨块缺损72h后,创面均有大量细菌生长。经常规清创后,12只犬中仍有10只细菌培养阳性。应用1%CIC后,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作者认为,1%CIC作为消创冲洗消毒剂,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创伤,尤其对污染严重的火器伤,可起到常规消创方法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犬穿透性胸部枪弹伤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 35只犬随机分为3组,A:胸部穿透伤组(对照组n=12),B:预扎肋间血管后致伤组n=16、C;颈扎肋间血管加人工气胸后致伤组n=7。以上3组分别用小口径步枪定点致伤右下胸,连续监测呼吸、气道压、动静脉压等,观察动物死亡情况。结果 A组死亡率为83%,B组死亡率为38%,C组无死亡,A、B组致伤后呼吸频率、气道压峰值立即明显增高,动、静脉压亦短暂性地显著升高,但仅一个波峰,随即恢复到正常水平,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胸部枪弹穿透伤由于心肺功能改变较重,迅即导致了循环、呼吸障碍,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失血性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致伤后动物组织损伤特点,判断组织损伤的程度及转归,旨在为这一特殊环境下 火器伤后软组织清创的时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 常湿(NE)组。分别于火器伤前、伤后0、4、8、12、24 h测定挫伤区、震荡区和震荡外区组织的ATP、ADP、AMP及能荷含 量。结果(1)ATP值:伤后 8 h,HHE组挫伤区明显较 NE组低(P<0.05), 12 h后进行性下降,较 NE组有更显著差异 (P<0.01);(2)ADP值:HHE组挫伤区伤后 8 h及震荡区伤后 12 h较 NE组低(P<0.05);(3)AMP值:伤后 12 h,HHE组 挫伤区明显高于 NE组(P<0.01);(4)能荷:伤后 8 h,HHE组挫伤区明显低于 NE组(P<0.05),伤后 12 h较 NE组降低 更为显著(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后肌组织能量储备匮乏且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处理应强调及早、 彻底的清创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将1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 高湿组、常温常湿组、热适应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l、3、4、6、8、10、14、18、24h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伤道骨骼 肌中HSP70含量。结果淋巴细胞中HSP70含量在高温高湿组的两个高峰分别为伤后4h和l4~l8h;热适应组3h达 到高峰,持续至6h;常温常湿组6h达到高峰。常温常湿组伤道骨骼肌HSP70含量在伤后l4~18h也出现一个增幅不 明显的高峰期。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HSP70含量的变化有其独特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用高速投射物致伤狗颌面部,研究颌面火器伤的颅脑损伤效应,了解投射物是否击中下颌骨造成下颌骨骨折与伴发颅脑损伤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致伤条件下,伴有下颌骨骨折的颌面部火器伤的颅脑伤发生率高于无下颌骨骨折的颌面伤。文中还对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高、中速钢球致伤犬下面部,结果发现:(1)颌面投射物在不同可同时伴有颅脑间接损伤,脑挫伤及颅底硬膜外出血是其主要表现,高速钢球致下颌骨折者损伤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2)脑挫伤好发于入射侧颞下回,颅底硬膜外出血常见于入射侧岩部附近;(3)组织吸收能量越多,局部伤情越严重,头颅振动加速度值越大,颅脑损伤发生率越高,程度愈严重。  相似文献   

17.
犬海水中火器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gunshot wound of dogs in seawater for exploring early treatment protocol. METHOD: Fourteen conventional Beagles models undergoing gunshot wound in seawater were used along with another 2 dogs receiving the wound on land to serve as control. After the dogs were rescued from the seawater, the respiration (R), heart rate (H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pulmonary arterial wedge pressure (PAWP), and cardiac output (CO) we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wound (53.62+/-12.19 min following injury), follow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emodynamic disturbance of the dogs receiving the wound in seawater was relatively severe during the first 15 min of the wound. The mortality tended to descend relevant to the position of the wounds, in the order of the head, chest, abdomen and limbs. CONCLUSIONS: Gunshot wound in seawater may cause severe hemodynamic changes, resulting in progressive dysfunction of circulation and high mortality rate. Early treatment should be targeted at hemodynamic stabilization in accordance to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wound.  相似文献   

18.
犬颅脑枪弹伤后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和c-Myc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犬枪弹伤后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和快反应蛋白c-myc的变化规律. 方法: 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 采用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致犬颅脑额叶切线伤(tangent brain injury, TBI).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伤后30 min, 2, 6, 12和24 h各不同时期弹道挫伤区、震荡区、海马及脑干神经元中HSP70和c-myc蛋白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脑神经元中HSP70和c-myc蛋白表达弱,枪弹伤组挫伤区、震荡区、海马及脑干神经元中HSP70蛋白2 h开始增加(P<0.05),6 h时明显增加,12 h达高峰(P<0.01),24 h开始下降. c-myc伤后30 min开始增加(P<0.05),2 h达高峰(P<0.01),6 h开始下降,24 h同对照组. 且2种蛋白距伤道越近,表达越明显. 结论: HSP70和c-Myc蛋白在弹道挫伤区、震荡区、海马及脑干神经元均有表达,两者在脑组织中表达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但c-Myc先于HSP70表达.  相似文献   

19.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细菌学定量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弹道细菌定量变化及发生感染的时限,为这一特殊环境下火器伤软组织清创时 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于火器伤后0、4、6、 8、12、24 h进行大体观察及细菌学定量变化的检测。结果伤肢肿胀、组织坏死和动物死亡时间,HHE组均较NE组 严重和提前。细菌学定量检测HHE组火器伤伤道细菌数在同一时间点比NE组高,随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长趋势。 NE组12 h细菌数目可达引起感染的临界数值,而HHE组8 h时细菌数即达临界数值,较NE组明显提前。结论高 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后细菌繁殖快,感染时间提前且严重,强调及早、彻底的清创。  相似文献   

20.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犬软组织损伤修复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应用于犬软组织创面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其促进软组织修复的作用.方法 杂种犬4只,随机选择每只犬的一侧后腿的大腿内侧分别制作2个直径为4 cm×3 cm椭圆形创面.创面深及皮下筋膜层.随机选择1个椭圆形创面为实验创面,以PRP凝胶覆盖创面,对照组创面任其渗血在创面凝固,两组均用3M愈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