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治疗不同损伤程度的双柱或三柱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依据骨折粉碎、分离移位的严重程度及软组织条件个体化选择适当的内固定进行治疗,其中30例患者应用单侧LCP固定;17例患者应用内、外双侧LCP固定;5例患者应用内、外、后侧三侧钢板支撑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依据骨折愈合的情况,指导患者行渐进性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评估按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对术后X线片采用Rasmussen 放射学评分进行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22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随访无骨折再移位及螺钉松动、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52例患者骨折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术后12~16周。4例患者术后3天出现切口渗液现象,细菌培养为阴性,考虑为脂肪液化所致,经换药治疗后渗液消失。1例发生慢性骨髓炎,后经换药、清创治愈。HSS膝关节功能评定疗效:优良率86.5%;术后Rasmussen 放射学评分为13-18分,平均16.3分。 结论 对于不同损伤程度的累及双柱或三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应明确骨折的损伤情况,制定良好的手术方案,突出治疗的个体化,利用单侧LCP、双钢板或三钢板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寰枢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6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16例,C2,3前路钢板内固定23例,齿状突螺钉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5例,齿状突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2例,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1例。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行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寰枢椎获得稳定。36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及5例齿状突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者,未植骨,齿状突骨性愈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病例: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齿状突ⅡC型粉碎性骨折并寰枢关节前脱位,齿状突及植骨未骨性愈合,但寰枢关节纤维连接无不稳定表现;1例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Ⅰ期前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Ⅱ期后路Brooks钢丝内固定后路植骨,寰枢椎骨性融合。其他病例均植骨并获骨性融合。结论:上颈椎不稳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及不稳类型,选择相应的前路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治疗髋臼双柱骨折早期站立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成年防腐保湿处理的全骨盆标本6具,保留韧带及髋关节囊,制作单侧髋臼高位双柱骨折模型,随机先后采用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B组)及常规塑形钛板加1/3管型钛板(C组)内固定,固定标本于ZWICKZ10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模拟站立位以400~700 N垂直加载,分别测定完整骨盆(A组)、B组及C组后柱内壁横向位移、髋臼顶纵向位移,并计算刚度.[结果]随着载荷增加,各位移值呈逐渐增加的线性关系,且A组<B组<C组;在生理负荷600N载荷下,横向与纵向位移值均为C组>B组>A组、刚度为C组>B组>A组,C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差异明显(P<0.05),B组与A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站立位下,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较常规塑形钛板加1/3管型钛板内固定即刻力学性能更为可靠,稳定性与完整骨盆接近,这表明早期站立并不影响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环经皮钛板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后环经皮钛板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18例,其中C1型3例,C2型5例,C3型10例。骨折复位评估采用Matta评价标准,功能评估采用Majeed评分系统。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复位评价:优3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72.2%;功能评价:优4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7.8%。结论后环经皮钛板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疗效肯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ustilo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并获得随访资料的55例Gustilo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27例采用清创,Ⅰ期应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伤口深部置管冲洗,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材料封闭,持续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期内固定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27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行一期清创,骨折采用髓内钉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伤口内置管冲洗,创面用VSD材料封闭,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7例患者中19例术后创面获得一期愈合,8例患者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获得愈合,25例患者获得随访,通过6~18个月的随访,23例患者如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无一例发生骨髓炎。结论: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下肢开放性骨折可以采用一期内固定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创伤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2]。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地塞米松联用预防FES作用强于单独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3],但尚无实验证实。我们以油酸静脉注射法建立FES动物模型[4],观察两药联用对FES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方法:雄性Wistar健康大鼠(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实验中心提供),体质量300~32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经尾静脉注射油酸(国药集团,0.2 ml/kg)加相应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武汉滨湖双鹤药业)20 ml/kg组(A组),地塞米松(湖北天药药业)35 mg/kg组(B组),地塞米松25 mg/kg及低分子右旋糖酐20 ml/kg联用组(C组),空白组(D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善目前国内上颈椎有限元模型质量,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以期应用于临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机进行0.5 mm薄层扫描,获得枕骨底C0到C3的体层图像数据并以Dicom格式保存.将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上颈椎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利用ICEM软件对C0~ C3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关节软骨面间隙为0.5 mm,终板厚0.2 mm,关节软骨面定义为滑动接触,摩擦系数设为0.1.再运用Hypermesh V10.0调整网格质量,加载韧带,初步建立上颈椎(C0~ C3)三维六面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随后进行材料赋值、边界约束,模拟模型产生前屈、后伸、旋转、侧屈运动,将数据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 6.11进行各椎体三维运动的计算分析.最后将模型的三维活动度(ROM)及各工况下的应力云图与体外实验及其他模型文献数据进行有效性对比验证.结果 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六面体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30 550个节点和41 909个单元,模型运动范围及应力分布与文献数据相符合.结论 建立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应用于临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15例闭合性距骨颈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Hawkins分型:Ⅱ型11例,Ⅲ型4例。术前常规行CT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类型和粉碎程度,择期行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加自体松质骨移植术。术后定期复查X片及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相关并发症,采用Hawkins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本组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m,,平均16.4m。术后外侧切口边缘部分坏死1例,经局部清创换药后治愈,无并发感染,骨折均在8~12w内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3w,无畸形愈合发生,距骨体部分坏死1例(Ⅲ型),轻度创伤性关节炎3例(Ⅱ型1例,Ⅲ型2例),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Hawkins评分:优7例(Ⅱ型),良5例(Ⅱ型4例,Ⅲ型1例),可2例(Ⅲ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术中可获得满意复位,牢靠的内固定可有效维持骨折复位,自体松质骨移植可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胫后动脉逆行皮瓣桥式交叉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胫后动脉逆行皮瓣桥式交叉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对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小腿皮肤大面积缺损,肌肉和骨质外露的病例,无法采用其他简单方法修复,采用健侧胫后动脉皮瓣制成桥式皮瓣交叉至患侧,修复患侧皮肤缺损、肌腱、骨质外露创面,皮瓣蒂部制成皮管,3~4周断蒂.结果 临床应用7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其外形及患肢功能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胫后动脉逆行皮瓣桥式交叉移植术是修复对侧小腿难以用简单方法修复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