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 ,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 ,手术治疗的 5年生存率为 2 0 %~ 30 % [1] ,其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切除部位、腹膜、肝脏的复发和转移 ,而胃癌术后复发中50 %以上是由于癌细胞腹腔播散种植所致 ,因此 ,预防和减少癌细胞腹腔内播散种植是提高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试用于临床的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 (intraperitonealhy perthermicperfusion ,IPHP) ,不仅能将种植于腹膜和游离于腹腔中的癌细胞杀死 ,甚至还可以把漂浮的癌细胞冲…  相似文献   

2.
腹腔种植转移及复发是胃癌患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癌肿侵及胃浆膜者,即使实施了胃癌根治术,仍有50%会发生腹腔种植转移及复发,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腹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对于已经伴有腹膜种植与转移的晚期胃癌,即便手术切除也只是一种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当前,尽管外科技术在不断改进,而文献报告较好的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50%(单纯早期胃癌除外)。根治性手术后最常见的胃癌复发类型是腹膜播散,这可能是手术时脱落遗留在腹腔内、或早已存在的肉眼观察不到的游离癌细胞或腹膜播散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因此,进行胃癌腹腔脱落细胞检查,早期发现腹膜播散,对胃癌的治疗和预后估计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腹膜种植转移是胃癌术后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当癌浸出浆膜面时,脱落的癌细胞在腹膜表面着床、增殖而形成播种性的转移结节。对脱落种植癌细胞的治疗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52例进展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与腹腔脱落细胞的关系,探索确定和衡量腹膜播散的方法,为外科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无瘤术,预防癌细胞种植转移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1997~1998年完成的52例胃癌手术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行根治术47例,姑息手术3例,胃肠吻合2例。胃癌分期I期8例,II…  相似文献   

5.
胡晋太  陆纯华 《四川医学》2004,25(5):602-603
侵及浆膜的胃肠道癌腹膜种植复发和残留在腹腔内的微小癌灶是外科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多数复发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Sugarbaker等报告,胃癌术后腹膜种植复发约占50%。国内外对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疗法的研究表明,正常细胞加热到45℃以上才开始死亡,而肿瘤细胞加热到42℃-  相似文献   

6.
饶健章  唐令超 《四川医学》1994,15(5):282-285
胃癌腹膜播散的防治四川省肿瘤医院饶健章,唐令超近年来,由于早朗诊断,手术方法与综合性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已由20%提高到50%左右。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发生术后复发,其中腹腔内复发约占75%,因此防治胃癌的局部或区域性复发就成为胃癌...  相似文献   

7.
胃癌术后腹膜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8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了164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其中腹膜复发64例(39.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胃癌术后腹膜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患者中,单一腹膜复发者占46.9%(30/64),复合型腹膜复发者占53.1%(34/64);平均复发时间为21.6个月,3年内共有59例患者复发,占复发者总数的92.2%.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肿瘤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阳性淋巴结数目、手术切除方式、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穿透浆膜层、全胃或联合脏器切除及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是影响胃癌术后腹膜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肿瘤穿透浆膜、手术切除方式及早期腹腔内化疗是影响胃癌术后腹膜复发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E-钙粘素、β1整合素与胃癌腹膜种植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转移复发是其发生和演进过程中最危险阶段。随着人们对胃癌转移规律的深入了解 ,并由此开展胃癌扩大性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脏器切除术以来 ,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和局部复发率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但与此同时 ,胃癌术后因腹膜遭癌细胞种植而复发的严重性却日渐突出 ,并成为治疗中最大障碍之一。文献报道在胃癌术后复发的诸类型中 ,腹膜种植性复发约占 5 0 %之多 ,且系多数复发患者致死的直接因素[1] 。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 ] 。一般认为其途径是癌细胞浸润胃壁浆膜层并脱离癌组织母体进入腹腔 ,成为有生物活性的脱落…  相似文献   

9.
卡铂经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腹水的临床观察李政(哲里木盟医院)晚期胃癌,由其是溃疡,浸润型胃癌简称,Bolmann⒓Ⅲ、Ⅳ,多侵出胃浆膜层,并播散到全腹膜,以及富有淋巴网的横膈下面表层,并产生腹水,全身静脉化疗效果不满意。我院至1993年后,采取以卡铂...  相似文献   

10.
腹膜是胃癌常见的复发和转移部位,腹膜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作为腹膜转移的早期状态,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测是预测腹腔复发、估计预后、指导治疗的可靠指标.文章就胃癌腹膜游离癌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胃癌患者手术疗效虽有所改善,但术后腹膜的复发仍是难以预测的治疗难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的肿瘤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关系,为临床上预测腹膜复发及制订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加强对亚临床癌灶的处理努力提高胃癌的根治性   胃癌术中发现癌肿已浸润浆膜,腹腔脱落癌细胞(Exfoliated Cancer Cell,ECC)是术后腹膜复发的原因,发生率为50%左右,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引起学者严重关注,也更新了根治术的概念.陈峻青曾提出,胃癌根治术必须充分地切除原发癌肿,彻底清除癌周淋巴结,完全杀灭腹腔脱落癌细胞.1999年日本癌学会把胃癌腹腔ECC( )列入Ⅳ期的一项重要指标[12].   ……  相似文献   

13.
腹膜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的主要复发方式和死亡原因,有资料表明,胃癌穿透浆膜者,腹腔就有游离癌细胞存在的可能,为提高这些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院自1996年6月~1998年9月对107例胃癌进行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附素(E-CD)和β-链接蛋白(β-C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标本进行E-CD和β-CA表达情况检测,并同时行腹腔脱落癌细胞学检查。结果:胃癌组织E-CD和β-CA的表达降低或缺失率分别为78.75%(63/80)和61.25%(49/80);在浸润型、未分化型、弥漫状生长、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胃癌中,E-CD和β-CA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0.01);在浆膜分型中的腱状、多彩弥漫型和浸润深度中的se、si及腹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病例中,E-CD和β-CA表达亦明显降低或缺失(P〈0.05)。结论:E-CD和β-CA联合检测对评估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浆膜受侵及腹腔腹膜转移等情况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胃癌的疗效有所提高,但进展期胃癌,尤其浆膜有浸润者的预后未必理想。进展期胃癌复发率高,多为腹膜种植转移。腹膜广泛浸润者的腹腔内,多数都能查到游离癌细胞。为此,本文就浆膜癌浸润面积与预后关系作些探讨,报道如下。一、对象及方法以从1975年至1983年的9年间在本室作手术的360名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开腹后随即以50ml生理盐水冲洗道格拉斯氏窝(Douglas’s Pouch),取冲洗液作细胞  相似文献   

16.
胃癌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秋蒙 《上海医学》1996,19(6):366-370
胃癌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外科杨秋蒙综述朱正纲审阅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侵犯浆膜层的胃癌术后容易发生腹膜复发,预后较差,是胃癌治疗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Intrao...  相似文献   

17.
“无癌观念”是癌肿手术的一个新观念,目的在于堵绝癌肿手术过程中癌细胞各种形式的播散,对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癌肿手术后的淋巴、血液及种植转移,在短期内即可引起癌肿复发,影响病人生存率。有文献报告胃癌术后腹膜复发为60%,淋巴结复发为25%,其余为肝复发及残端复发。笔者曾碰到1例胃癌根治术后20天左右因粘连性肠梗阻等原因再次剖腹,发现腹腔中已有散在的粟粒状转移病灶(经活检证实),所以必须加强癌肿手术过程中的“无癌观念”。本文对胃癌根治术的过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胃癌腹腔灌注化疗适应证:①腹膜微小的种植病灶(肿瘤病灶最大径在5mm之内);②癌性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的病理学检查癌细胞为阳性者;③肿瘤侵及或侵出浆膜层及侵及周围邻近组织者;④有N:淋巴结转移者;⑤胃癌Ⅳ期姑息性切除术后。2001年2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静脉辅助化疔加IPC非随机治疗晚期胃癌术后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9—75岁,中位年龄54岁;均为胃窦及胃体癌;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2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价了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CA72—4在预测胃癌患者腹膜转移中的价值。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A72—4水平。在不同浆膜受侵面积组间,受侵面积10cm2~20cm2组与受侵面积大于20cm2组间冲洗液CA72-4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肉眼可见的腹膜转移灶的患者组与未伴有该转移灶的患者组间CA72—4均值具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壁受侵不同深度组间,浆膜层受侵组与肌层受侵组间CA72—4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腹腔冲洗液CA72—4测定可靠地反映了腹膜受侵状态,对于预测胃癌腹膜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胃癌病人腹腔冲洗液游离癌细胞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查70例胃癌病人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有无,并用苔盼蓝染色法估计游离癌细胞存活力。发现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为45.7%(32/70),与胃癌的TNM分期、浆膜浸润程度有明显关系;在癌肿部位、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在无肉眼腹膜转移的胃癌病人中,亦可发现一定比例的腹腔游离癌细胞存在。因此认为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的腹膜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