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讨MACC方案和ABM预处理ABMT的相关毒性,11例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接受了治疗观察。按Bearman等制定的毒性分级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RRT总体发生率81.8%,毒世较轻、无Ⅲ-Ⅳ毒性和移植相关疾病死亡;各脏器RRT发生以胃肠最常见,占9例,肝脏3例,口腔2例,膀胱1例,无心、肾、肺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毒性多发生在预处理后和移植后1周。此外还有4例出现一过性SGPT增高<2倍。11例病人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得到重建。通过本研究认为MACC和ABM预处理方案ABMT是安全的,RRT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5例白血病BMT后近期复发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同基因异体BMT,4例为自体BMT,2例诊断为CML,3例为ALL。结果提示CR至BMT时间短和预处理弱导致了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增多,这是BMT后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同基因BMT及异基因BMT治愈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各1例。例1经各种基因标志分析识别其与孪生兄弟为同卵双生,故采用单纯输注骨髓辅以GM CSF,使其治愈,已逾4年。例2经HLA血清学、细胞学和DRBPCR/printing配型证实与其弟HLA基因型相合,以Cy+ATG为预处理方案,移植骨髓细胞及外周血干细胞,用CSP+MTX预防GvHD,移植物于+14d植活,+61d其RBC抗原由MN转为NN供者型,现正在康复之中。  相似文献   

4.
报告8例恶性肿瘤自体骨髓移植(ABMT)结果。其中淋巴瘤4例,乳腺癌2例,睾丸癌和急性白血病各1例。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环磷酰胺、足叶乙甙加全身照射或马法兰等。ABMT后全部患者造血功能获得重建,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1例。  相似文献   

5.
裴仁治  马俊霞 《宁波医学》1998,10(4):151-153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晚期肺癌(ALC)的疗效。方法 5例急性白血病(AL)、1例霍奇金病(HD)和1例晚期肺癌(ALC)用AHSCT治疗。其中6例接受自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ABMT)。AL和HD均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移植,ALC患者在化疗后获部分缓解后移植。AL、HD和ALC分别用MAC方案、MeVEC方案和MeVAM方案预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身照射(TBI)加足叶乙甙(Vp16)作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的预处理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诱导治疗缓解的中高度恶性NHL进行AHSCT,其中23例为首次缓解,1例为第3次缓解。自体骨髓移植(ABMT)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4例,采用TBI800(700~850)cGy/Vp16757(323~1140)mg/m2作为预处理方案。结果中位随访22.5(2~92)个月,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者AHSCT后的1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67%(13/15),3年、5年、7年DFS均为800%(12/15),诱导治疗达部分缓解者移植后667%(4/6)获长期无病生存,AHSCT前复发者无长期生存,全组无移植相关死亡。APBSCT较ABMT可使造血功能快速重建。结论首程诱导治疗缓解的中高度恶性NHL行AHSCT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TBI/Vp16是NHL患者APBSCT的一个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情感性障碍与单胺氧化酶基因的遗传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单胺氧化酶(MAOA)和MAOB型基因多态性与情感性障碍(双相型和单相型)间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研究132例情感性障碍患者的MAOA(CA)N,MAOB(GT)n和MAOB(TG)n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结果 在132例患者中观察到MAOA(CA)n,MAOB(GT)n和MAOB(TG)n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8,12和9个  相似文献   

8.
测定14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脂及载脂蛋白。结果表明:各型SMI血脂及载脂蛋白均有异常,以Ⅱ和Ⅲ型更为显著。患者ST段下移程度与血清TG,TC,LDL,ApoB100,ApoB100/ApoAⅠ,Lp(a)呈正相关,与ApoAI,HDL-C,HDL2-C,HDL-C/TC呈负相关。提示血清TG,LDL-C浓度以及ApoB100/ApoAⅠ值升高和HDL2-C浓度降低是S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毅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4):523-523,519
测定3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含量及血脂含量,并与37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AMI患者ApoA1、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及HDL/总胆固醇(TC)比值较健康人为低,而ApoB、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ApoB/ApoA1比值较高,差别均具显著性(P<0.01)。表明测定血清载脂蛋白与脂类含量对AMI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各单项指标对AMI的预告价值方面,ApoA1、ApoB及TC是较敏感的易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观察雷公藤单体T_4对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将PBMC与不同剂量的T_4(10、20、30和40ng/ml)在PHA刺激或不刺激下共同孵育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发现,T_4可显著抑制正常人经PHA刺激或不刺激的PBMC增殖;对经PHA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亦有抑制作用,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提示T_4通过抑制PBMC增殖可能用于RA的治疗。其对RA患者PBMC增殖的双向作用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观察雷公藤单体T4对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A)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将PBMC与不同剂量的T4(10、20、30和40mg/ml)在PHA刺激或不刺激下共同孵育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发现,T4可显著抑制正常人经PHA刺激或不同刺激的PBMC增殖;对经PHA刺激的PA患者的PBMC增殖亦有抑制作用,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提示T4通过抑制PBMC增殖  相似文献   

12.
袁瑞香  陈重福 《上海医学》1996,19(10):570-572
采用局部温热并热敏性阿霉素微脂粒(HT-Ts-Lip-ADM)治疗20例乳腺癌患者,以10例CAF方案治疗作对照。HT-Ts-Lip-ADM组CR+PR17例,总疗效为85%,无1例病变进展:CAF组CR+PR10例,总有效率40%,病变进展1例,两组比较,HT-Ts-Lip-ADM组疗效明显提高(P<0.01),而毒性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与脂蛋白及红细胞膜脂质含量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外加底物法铡定48例脑梗塞病人和36例健康人血浆LCAT括性,并检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和B(apoA-1,apoB)、红细胞膜胆固醇(RBCM-CH)和红细胞膜磷腊(RBCM-PL)的含量变化。③结果脑梗塞病人血浆LCAT活性、HDL-C,HDL2-C及apoA-1含量明显降低,血浆LDL-C,apoB,RBCM-CH及RBCM-CH/RBCM-PL比值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4-3.25,P<0.05,0.01),血浆LCAT活性与HDL-C,HDL2-C及apoA-1呈正相关(r=0.384,P<0.01;r=0.298,P<0.05;r=0.319,P<0.05),而与LDL-C,RBCM-CH呈负相关(r=-0.290,-0.323;P<0.05)。④结论脑梗塞病人脂质代谢异常与血浆LCAT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冠心病(CHD)、恶性实体瘤(MPT)病人和正常对照(NC)者血浆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显示,CHD组(19例)Lp(a)水平(mg/dl)为22.07±12.65,MPT组(26例)为23.28±11.80,两者均显著高于NC组(40例)的16.65±7.61(分别为P<0.05,P<0.01)。CHD组TG、TC和ApoB均高于NC组者,ApoA-I则低于NC组者。MPT组TG、TC、ApoA-I和ApoB均低于NC组者。作者结合文献分析认为,Lp(a)在CHD的发生发展以及MPT的增殖与转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标记R-S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5种单克隆抗体LeuM1、BerH2、LCA、L26和UCHL1对43例何杰金病的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T、B细胞淋巴瘤各15例作对照研究。结果:非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病的R-S细胞对LeuM1的阳性率为64.3%,对LCA、L26和UCHL1呈阴性反应;而非何杰金淋巴瘤,LeuM1仅偶在T细胞淋巴瘤呈阳性(6.7%),LCA、L26和UCH  相似文献   

16.
94例冠心病,93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和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对94例CHD、93例CHD+NIDDM患者及100例正常人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分析对比,并对ApoB与CHD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CHD组及CHD+NID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血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G、ApoB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其它项血脂(P<005);CHD+NIDDM组与单纯CHD组比较,TG、ApoB有显著性差异(P<001);ApoB与CHD发病危险呈密切正相关(OR=1961,95%可信区间16831~22422,P=00057)。结论:在CHD的发病因素中,脂质代谢异常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TG、ApoB对于CHD的判别价值优于其它项血脂,且NIDDM患者CHD发展加速的机制与TG、ApoB也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对CHD、NIDDM患者TG、ApoB的监测,并及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以降低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48例与年龄,BMI相当的18例对照就血脂TG、TC,脂蛋白HDL─C、LDL─C,VLDL─C,载脂蛋白APOAI,APOB水平进行比较。NIDDM组TG、TC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查HDL─C和AMAI水平较对照组低,LDL─C,VLDL─C和APOB是NIDDM较对照组高。由于HDL─C降低,抗动脉硬化因素下降,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升高,这是NIDDM病人脂代谢不正常,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大的原因。用APOAI/APOB和LDL─C/HDL─C比值较单项测定结果的差别更显著,是判别NIDDM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更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自体骨髓移植(ABMT)目前已成为急性白血病(AL)和恶性淋巴瘤(ML)缓解(CR)后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2],其疗效优于化疗,且具有不受供髓者限制,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发症轻及患者年龄界限较宽等优点。预处理方案是决定骨髓移植(B...  相似文献   

19.
付建斌  郭素娟 《中原医刊》1996,23(10):10-11
为了探讨载脂蛋白水平与NIDDM管血并发症的关系,本文测定了28例NIDDM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A_1,载脂蛋白B_(100)、HDL-C、LDL-C、TC、TG等,并与健康人和NIDDM无血管并发症者进行对照,提示载脂蛋白A_1水平、载脂蛋白A_1/B_(100)比值与NIDDM血管并发症呈负相关,载脂蛋白B_(100)水平则呈正相关,它们对NIDDM血管并发症的辩别力优于其他血脂成份。  相似文献   

20.
忻丁贵  毛卓汉 《浙江医学》1995,17(3):129-130
应用VAC方案及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晚期恶性淋巴瘤(ML)1例,达完全缚缓解(CR),提示本疗法对常规剂量化/放疗耐药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