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并验证急性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病情严重度评分及预后预测方程。方法:将200 例MODS患者的资料用于建立方程。验证部分:将17 例MODS患者和26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资料用于验证方程。选取反映各系统功能状况的常用指标58 个,将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有差异的指标作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能判别预后的指标。按照其贡献度的大小,结合临床,制订评分,建立预后预测方程。用APACHEⅢ评分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度评估。比较两者的符合率和误判率。结果:受损器官数、大便潜血、血清钾离子浓度、体温、总胆红素(T BIL)、呼吸频率(RR)、年龄、血尿素氮(BUN)、心率(HR)、血糖、尿量、动脉氧分压与吸氧浓度比(PaO2 /FiO2)、血小板计数(BPC)、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计数(WBC)、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和pH 值进入评分系统。评分系统总分为295 分,得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预测方程为:死亡危险性P= eβ/(1+ eβ),e= 自然对数,β= 2.183 9×受损器官数+ 0.651 8×大便潜血+ 0.040 9×年龄- 0.002 1×B  相似文献   

3.
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犬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采用连续HFJV基础上间歇叠加深吸气(HFJV+DI)的新通气方法,以期为ARDS的治疗寻找一种新途径。用油酸复制犬ARDS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HFJV+DI组(n=10):在连续HFJV基础上每隔10分钟加入1次深吸气;常规机械通气组(CMV,n=10),给予0.785kPa(1kPa=10.20cmH2O)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对照组(n=10),未予通气治疗。每隔1小时测定1次氧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共观察5小时。注射油酸后,动脉氧分压(PaO2)由12.400kPa(1kPa=7.5mmHg)降至6.560kPa(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未见明显变化。通气治疗后,CMV和HFJV+DI均使PaO2明显升高,PaCO2无明显变化(P>0.05),HFJV+DI的氧释放指数(DO2I)明显高于CMV组(P>0.05),心脏指数(CI)在CMV组及HFJV+DI组均明显减低(P<0.05)。提示:HFJV+DI时PaO2的提高大于CI下降所致的不利影响,在改善组织缺氧方面明显优于CMV时加用PEEP  相似文献   

4.
黄为  郭子Min 《急诊医学》1998,7(6):384-386
目的:探讨血浆P-选择素和IL-8的测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ARDS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IL-8,同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ARDS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IL-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P-选择素也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P〈0.01),死亡患者血浆P-选择素,IL-8及APACH  相似文献   

5.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 drome,MODS)或多器官衰竭 (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ICU危重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正确地评价MODS/MO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以便适时地预测预后 ,指导治疗 ,对于有效地降低和控制MODS/MOF相关的高病死率和医疗费用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比较MOD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在ICU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MODS评分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514MC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内血肿(ICH)和硬膜外血肿(EDH)共6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组)的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并与同期腰椎麻醉手术的20例非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DAI组CSF中MBP含量与IC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间血清MBP含量差异显著(P<0.01);EDH组CSF和血清MBP含量均低于DAI组和ICH组(P均<0.01),但稍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增高,其上升水平与脑损伤类型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分析范可尼贫血互补群 D2(fanconi anemia complementation group D2,FANCD2)突变与卵巢上皮癌(epithelial ovar ian cancer,EOC)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4 月至 2019 年 4 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 184 例 EOC 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穿刺活检组织并提取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患者 FANCD2 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 FANCD2 突变 与 NACT 治疗4 周后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FANCD2 基因突变率为42.39%。FANCD2 突 变型与野生型 EOC 患者的肿瘤病灶直径、ECOG 评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型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 0.024, 0.037,<0.001,0.00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 EOC 患者 (66.67% vs 83.96%,χ2 = 7.506,P= 0.006)。184 例 EOC 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 65.2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 2 年生存 率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32.07% vs 42.31%,log rank χ2 = 4.152,P= 0.042)。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显示,分化程度和病 理分型是 FANCD2 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运用 Kaplan Meier 法对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 = 0.031)、肿瘤病理分型(P<0.001)、分化程度(P<0.001)、突变型 FANCD2 的表达(P= 0.042)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和 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值分别为0.014, 0.035,0.036)。结论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 NACT 疗效相关,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 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酮体比值(AKBR)对判断感染性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病情轻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急性感染组(又分A、B、C3组)患者乙酰乙酸(AcAc)、β羟丁酸(3HB)及AKBR等指标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cAc〔(0.42±0.15)mmol/L〕和3HB〔(0.82±0.18)m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99±0.20)mmol/L和(1.40±0.25)mmol/L〕,P均<0.01;急性感染A、B、C3组的PaO2、乳酸、阴离子间隙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AKBR与APACHEⅢ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812,P<0.001);血清酮体水平与APACHEⅢ评分间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163,P>0.05);AKBR和PaO2与APACHEⅢ评分间有明显相关性(r=0.722,P<0.01)。结论:AKBR能更早期、直接、准确地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受损程度和能量代谢状态,可以作为评估感染性MO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在血透过程中的变化。方法: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别进行醋酸盐透析(AHD)、重碳酸盐透析(BHD)和无醋酸盐透析(AFHD),分别于各种方式透析时抽取透析开始时及透析15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和240分钟时的管路动脉端血标本,用比色法测定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水平。结果:AHD60分钟时NO呈一过性增高(t=6.26,P<0.001),而后降到透析开始时水平;BHD前120分钟NO水平无明显变化,240分钟时下降(t=2.53,P<0.05);AFHD时NO逐渐下降,至60分钟时达最低水平(t=4.76,P<0.001),而后稳定不变。AHD240分钟时ET达最高值(t=8.46,P<0.001);BHD240分钟时ET水平增高(t=2.70,P<0.05);AFHD时ET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F=1.43,P>0.05)。结论:醋酸盐尤其高浓度时能促进血透患者NO及ET的上升;NO能被透析清除;AFHD对NO及ET的影响优于BHD,BHD优于AHD。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尘螨过敏的发生状况,以及尘螨过敏对急性加重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常用的过敏参数和检测手段,对149例住院的COPD、支气管哮喘和非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分组检测,其中COPD59例,支气管哮喘30例,非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0例。测定痰找嗜酸细胞(EOS)、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血清IgE和屋尘螨(HDM)皮肤过敏试验。同时进行居住条件、不良卫生习惯和软家具设施调查。结果:与非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相比,COPD患者痰找EOS增加,外周血EOS计数增加,血清IgE增高和皮肤试验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而与支气管哮喘组相比,痰找EOS及皮肤试验阳性率无差异(P>005),虽COPD组外周血EOS计数和IgE浓度有增高比支气管哮喘者仍有差异(P<0.01)。COPD皮试阳性组较阴性组两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增多。结论:COPD患者存在着HDM暴露与过敏,HDM过敏对于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作用应值得重视;COPD患者HDM过敏的原因可能与居住条件不良和卫生习惯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2.
邱方  诸萍  王婵  江鹏  刘向东 《临床检验杂志》2021,39(10):748-751
目的 探讨汉族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 M2 亚型(AMA?M2)抗原表位分布情况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 Red / ET 重组技术制备 AMA?M2 抗原表位蛋白 PDC?E2、BCOADC?E2 和 OGDC?E2,建立相应的 ELISA 检测方法,对 374 例 PBC 患者抗原表位分布进行分析。 比较 AMA?M2 主要抗原表位组合模式间清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结果的差异,熊 去氧胆酸(UDCA)药物生化应答和不应答患者抗原表位分布的差异。 结果 374 例 PBC 患者血清与 PDC?E2、BCOADC?E2 和 OGDC?E2 抗原表位有反应率分别为 86.6%、88.0%和 35.0%。 与 PBC 患者血清有反应性的常见抗原表位模式( PDC?E2+ BCOADC?E2+OGDC?E2、PDC?E2+BCOADC?E2、PDC?E2 和 BCOADC?E2)间 ALBI 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CA 生 化不应答患者血清与 BCOADC?E2 的反应率( 89. 9%) 高于应答患者( 77.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与 AMA?M2抗原表位 PDC?E2、 BCOADC?E2 和 OGDC?E2 同时有反应性的 PBC 患者疾病预后不佳的风险较高, PDC?E2 和 BCOADC?E2抗原表位可能与 UDCA 治疗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13.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体外隔肌起搏(ED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结果:11慢性肺心病重度Ⅱ型呼衰者应用EDP后PaO_2无明显提高(P>0.4),PaCO_2明显降低(P<0.05)。26例肺心病轻度Ⅱ型呼衰者应用EDP后PaO_2明显升高(P<0.001),PaCO_2明显降低(P<0.001)。15例肺心病Ⅱ型呼衰者应用EDP加高频喷射通气(HPJV)后,PaO_2明显升高,PaCO_2增高不显著(P>0.05)。32例COPD者应用EDP治疗(30min/d)30天后,PaO_2、PaCO_2、肺活量(VC),每分通气量(MV)和6分钟步行距离(6MD)明显改善。表明EDP是COPD的有效康复疗法,但对肺心病严重Ⅱ型呼衰患者无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脂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0例,分为正常组(11例)、单支组(10例)和多支组(9例);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及其亚组分和SOD含量。结果:3组患者间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相近;多支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比值低于正常组(P<0.05)。单支组和多支组HDLC均低于正常组(P均<0.01),而LDLC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正常组SOD为(203.4±57.7)kU/L,高于单支组〔(129.4±71.6)kU/L,P<0.05〕和多支组〔(95.9±53.3)kU/L,P<0.01〕。SOD与LDL呈中度负相关(r=-0.448,P<0.05),SOD与HDL(r=0.696,P<0.01)和SOD与HDLC(r=0.399,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血脂、脂蛋白、脂蛋白亚组分及SO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联系,HDL、HDLC、LDL、LDLC和HDLC/LDLC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易患因子。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ETs)形成情况,探讨 METs 在 RA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RA 及创伤手术患者的滑膜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炎症浸润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 胞(F4 / 80+ )的表达、巨噬细胞极化(F4 / 80+CD86+ ,F4 / 80+CD206+ )情况、METs(F4 / 80+ H2A+ )形成水平。 分离滑膜细胞,用蛋 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滑膜细胞中 METs 瓜氨酸化组蛋白 H3(CH3)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 4(PAD4)的水平。 结果 与创伤手 术患者比较,RA 患者滑膜组织炎性浸润程度较重,炎性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总数和Ⅰ型巨噬细胞(M1)比例均显著增多(98± 7.09 vs 10±1.15,0.78±0.022 vs 0.13±0.011,P<0.001),两组间 M2 型巨噬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3±0.019 vs 0.18± 0.012,P>0.05)。 RA 组 METs 形成显著高于对照组(0.65±0.023 vs 0.18±0.012,P<0.001)。 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 RA 患者滑膜 PAD4 和 CH3 水平较创伤手术患者明显增多(0.82±0.018 vs 0.20±0.015,0.83±0.013 vs 0.40±0.012,P<0.001)。 结论 RA 患者 滑膜中巨噬细胞明显增多,且以 M1 型巨噬细胞为主,METs 形成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6.
APACHEⅡ对高龄外科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估高龄外科危重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作者对206例高龄危重患者进行了分析,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疾病的危重程度进行评分,并对前后两个阶段病例进行分组对照,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均值为20.3分,死亡患者(20例)的APACHEⅡ评分(26.3分)明显高于存活患者(186例)的APACHEⅡ评分(15.4分),差异有显著性。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死亡率亦逐渐增高。通过APACHEⅡ评分的动态观察,显示了对高龄危重患者治疗水平的变化,第一组患者经过两天治疗APACHEⅡ评分下降2.7分,第二组下降6.6分,两组病种及最初进入ICU病房的APACHEⅡ评分无差异,在ICU病房两组出现了不同的死亡率:12.6%与6.8%,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在高龄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工作中,APACHEⅡ评分系统作为评估其预后指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红细胞酶和同工酶谱改变的患病率,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CSH介绍的方法及PAGE电泳测定红细胞酶活性及PK和ADA同工酶,采用FPLC系统纯化ADA同工酶,分析酶蛋白的生化性质。结果:患病率:在229例白血病和MDS患者中,G6PD缺乏为43.1%,PK缺乏为27.8%。MDS患者中的酶缺乏患病率:PK缺乏为50.0%,G6PD缺乏为48.0%,PNP缺乏为39.1%;酶过多患病率:ADA过多为69.6%,ENOL过多为40.0%,ALD过多为30.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PK活性增高,而PK同工酶型均正常。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抗肿瘤抗生素后G6PD和6PGD活性减低(P<0.05)。MDS红细胞酶缺陷显著多于ADA2同工酶表达见于AML(M4和M5)的单个核细胞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红细胞,但ALL不表达(P<0.001)。ADA同工酶纯化分析示正常结构。结论:红细胞酶的检测可作为CML的预后参数,作为急性白血病抗肿瘤药物耐药预示指标,有助于MDS-RA和再障、CML与CMML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环孢霉素A和大剂量甲基泼尼龙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治疗的疗效,1990年以来,在雄激素常规联合方案基础上加用环孢霉素A(CsA)或大剂量甲基泼尼龙(HDMP)治疗成人SAA22例,并以单用雄激素常规联合方案的11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随访观察。结果总有效率CsA组为71.4%(10/14),HDMP组为62.5%(5/8),对照组为18.2%(2/11)。显示CsA组和HDMP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CsA组和HDMP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个别患者CsA须维持疗程长达3年,提示对CsA维持疗程与剂量的个体化应予一定的注意。认为在雄激素常规联合方案基础上加用CsA或HDMP治疗SAA,是较为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研究血尿酸(UA)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方法 纳入于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就诊的 MAFLD 患者 98 例。用 Spearman 相关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 UA 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 氨基转移酶(AST)间的相关性。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 UA 与 ALT、AST 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 UA 与 ALT、AST 呈 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56(P<0.001)和 0.46(P = 0.01)。高 UA 组相较于低 UA 组 ALT(OR = 3.58,P = 0.003)、AST(OR = 3.24,P= 0.005)水平增加。正向因果中,UA 每升高 1 标准差(SD),ALT 增加 0.07SD(P = 0.002),AST 增加 0.06SD(P = 0.03)。 而在反向因果中,尚未发现 ALT、AST 与 UA 间相关(P>0.05)。结论 UA 可导致 ALT、AST 水平升高,是 MAFLD 患者肝功能 受损潜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法测定了71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MLDL)浓度,对比分析了患者血OM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B100的浓度、变化及异常率,并分析了OMLDL浓度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VD患者血OMLD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浓度显著升高,apoAⅠ浓度降低,而TG、TC、HDLC及apoB100浓度无明显变化。除LDLC外,其余指标的异常率均显著低于OMLDL。OMLDL浓度与apoAⅠ呈等级负相关(rS=0.284,P<0.05),而与TG、TC、HDLC、LDLC及apoB100无显著相关性。作者认为OMLDL是目前脂代谢指标中最好的CVD危险因素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