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氟化物转化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化物的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探讨其诱变机理。方法:应用NaF诱导转化金鼠地鼠胚胎细胞(SHE),以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该细胞群中少数细胞凋亡,大部分细胞则已逃脱凋亡转化成恶性细胞。结论:氟化物对哺乳动物细胞可能具有诱变致癌性。  相似文献   

2.
电镜和荧光显微技术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荧光显微技术在检测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VP-16及化学毒物叠氮钠分别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死亡,用透射电镜和经Hoechst 33258染色的荧光显微镜对凋亡及死亡动态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HL-60细胞在VP16处理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核浓缩、染色质凝集、核碎裂等凋亡特征;而叠氮钠诱导的细胞死亡则出现核溶解、核染色质弥散,但无上述改变;两者电镜的观察与荧光显微镜的改变一致;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呈不同的形态特征。对处理的不同时间点细胞的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处理后4h核形态开始变化,有核浓缩的细胞比例在处理8h达高峰,然后下降,核碎裂细胞的比例在24h达高峰,约占80%,表明核浓缩发生在核碎裂之前。结论:荧光显微镜技术可明确观察判断细胞凋亡及坏死,并可进行动态及定量分析,是良好的凋亡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热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梅  张沥  张玲霞  王春梅  江梅  杨家骥  宋瑛 《医学争鸣》2005,26(14):1264-1267
目的:研究热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过热饮食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热水灌胃(55℃蒸馏水,2.5 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热水组于灌胃后24 wk,光镜见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表现.扫描电镜见胃黏膜细胞萎缩、腺腔增大并见出血现象;32wk时细胞萎缩加重,大量上皮细胞脱落、细胞破损、局灶性糜烂.透射电镜见腺体和腺细胞萎缩,胞质内细胞器减少,分泌颗粒减少并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并出现早期凋亡现象.32 wk时胞质内细胞器锐减,早期凋亡现象较前普遍.结论:长期过热饮食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并有超微结构的损害,可导致胃黏膜萎缩.  相似文献   

4.
扫描电镜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白血病、红细胞病变、细胞凋亡等游离细胞的临床诊断及基础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对人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5.
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雄性生殖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形态变化特征。方法 :用透射电镜对胚胎及生后不同发育阶段SD大鼠睾丸内凋亡生殖细胞的超微结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SD大鼠胚胎第 15 .5~ 17.5d睾丸原始生殖细胞即有凋亡出现 ,第 19.5d和生后第 1d原始生殖细胞基本没有凋亡 ;生后第 7d精原细胞开始分化增生时伴有较多凋亡 ;生后第 14d精母细胞第一次增殖高峰开始时 ,精母细胞凋亡率较高。此后至成熟均可见凋亡出现 ,主要是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电镜下生殖细胞退化时具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 ,最后被邻近的支持细胞所吞噬 ,既有单个生殖细胞发生凋亡又有同源生殖细胞同时凋亡。结论 :胚胎及生后不同发育阶段SD大鼠睾丸生殖细胞都有凋亡发生 ,多出现于增殖过程的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相似文献   

6.
氟化物的细胞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金黄地鼠胚胎细胞转化试验检测了氟化物的诱变致癌性。结果显示,1、4mmol/L氟化钠(NaF)受试组与对照存活约80天,未见转化发生。而2mmol/LNaF处理组(SHEF2)细胞逐渐出现类似阳性对照MNNG诱导的转化细胞特征;培养至110天有转化集落形成,接种培养150天的SHEF2于裸鼠腹部皮下有纤维肉。氟化物对哺乳动物细胞可能具有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金黄地鼠胚胎细胞转化试验检测了氟化物的诱变致癌性。结果显示,1、4m m ol/L氟化钠(NaF)受试组与阴性对照存活约80d,未见转化发生。而2m m ol/LNaF处理组(SHEF2)细胞逐渐出现类似阳性对照MNNG 诱导的转化细胞特征;培养至110d 有转化集落形成;接种培养150d 的SHEF2 于裸鼠腹部皮下有纤维肉瘤形成。提示氟化物对哺乳动物细胞可能具有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10)、脊髓损伤对照组(n=10)、高压氧处理对照组(n=10)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n=10)。脊髓损伤对照组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T8~T9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和脊髓损伤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不进行高压氧处理;高压氧处理对照组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每间隔24h进行1次高压氧处理,每天1次,连续14d。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脾脏标本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脾细胞排列整齐、规则,结构清晰,细胞核居中,呈椭圆形。脊髓损伤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网状细胞等实质细胞弥漫性减少,胞质密度不均匀。血管内红细胞淤积,脾细胞凋亡后被胶质细胞等替代。高压氧处理对照组大鼠脾细胞间隙增宽,胞浆、胞质均匀,细胞排列相对整齐、规则,结构清晰,细胞核居中,呈椭圆形。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脾细胞及淋巴细胞增殖旺盛.细胞核染色深,细胞排列致密且较规则,细胞间隙小。结论: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脾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鱼藤酮对PC12细胞Caspase-3, Fas和Fasl的作用及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检测不同浓度鱼藤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凋亡率的影响,并检测1.0 μmol/L鱼藤酮干预不同时段对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 对照组凋亡率为0.0199±0.0020,经0.1, 1.0, 2.0和3.0 μmol/L不同浓度鱼藤酮干预2 d,凋亡率明显增加其变换值分别为: 0.0305±0.0030, 0.0486±0.0073, 0.0313±0.0041和0.0285±0.003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2),实验组中以1.0 μmol/L作用最显著(P<0.01),当鱼藤酮浓度大于1.0 μmol/L时,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递减. 对照组Caspase-3, Fas和Fasl FI值分别为1.0±0.03, 1.0±0.02和1.0±0.04;经鱼藤酮干预3, 6, 12, 24和48 h,各组均有Caspase-3, Fas和Fasl表达,其中以鱼藤酮干预6 h时Fas/ Fasl表达最明显(P<0.01),而12 h 时Caspase-3表达最明显(P<0.01). 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不光滑,细胞突起减少,核质比小,细胞质空间增大,核周隙增大、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多、边集. 结论: 鱼藤酮可通过激活Caspase-3, Fas/ Fasl凋亡途径损伤PC12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3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在已建立的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模型基础上,选用鼠龄为24个月模型鼠进行试验。试验分为3组(每组6只)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老年小鼠组(A组)、HCMV先天性潜伏再激活感染老年小鼠组(B组)和正常对照老年小鼠组(C组)。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组凋亡细胞最少,A组凋亡细胞比率较C组有所升高,而B组凋亡细胞最多;检测结果经T检验分析发现A组、B组与C组各组间凋亡率差异均有显著性。透射电镜检测发现,同C组比较,A组和B组部分神经元细胞核染色体固缩,核物质碎片化,凋亡小体形成等特征性凋亡改变。结论HCMV先天性感染可致老年小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可用于凋亡的定量检测,但TUNEL法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透射电镜是凋亡定性检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氟保护漆和氟化钠增强乳牙抗龋性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氟保护漆和氟化钠的抗龋效果。方法 :选择离体乳前牙 1 2颗 ,分别采用氟保护漆涂布和 2 %氟化钠溶液浸泡 2 4 h,经乳酸脱矿液处理后 ,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结果 :涂氟保护漆组电镜下釉质完好无破坏 ,与正常乳牙釉质类似。氟化钠组和空白对照组电镜下显示明显的牙釉质人工龋 ,且空白对照组重于氟化钠组。结论 :氟保护漆具有较强的抗酸性 ,尤其适用于乳牙的龋病预防  相似文献   

12.
细胞转化试验研究源水及饮用水的潜在致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叙利亚地鼠胚胎(syrianhamesterembryo,SHE)细胞转化实验研究了G市自来水公司所属的4个水厂的水源水、自来水及2个新拟建的水源点水样有机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结果:4个采样点的水源水及自来水可不同程度地诱导转化灶的形成,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各点自来水的转化率与源水相比有增高的趋势;新拟建的2个水源取水点水样虽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无致转化作用。结论:水源水经一般的氯化消毒处理。可增加水中的致突变致癌物质;细胞毒性与遗传毒性并不成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活捡确诊了的低分化鼻咽癌进行光镜定位、电镜观察,根据其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分化程度,探讨其组织来源,作者认为癌可起源于鼻咽部各型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方法(unscheduledDNAsynthesis,UDS)评价厨房食用油在烹调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凝聚物的致突变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食用菜油、豆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凝聚物可使UDS的cpm值明显增加。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认为将UDS方法用于评价油烟凝聚物的致突变作用是可行的,该方法可展现出明晰的油烟凝聚物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菜油等植物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凝聚物可直接损伤DNA,造成非程序DNA合成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原代培养的人胚鼻咽上皮移植块和生长晕作原位包埋后观察,发现移植块的上皮大多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在复层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胞浆微丝和/或张力原纤维,表层细胞尤为明显;基底细胞的胞浆内除含张力原纤维外,尚有丰富的核蛋白体及少量扩张的内质网和数量不等的类粘原颗粒。生长晕的单层细胞形态多样,胞浆中多含数量不等的张力原纤维;有的同时含有扩张的内质网和类粘原颗粒。作者认为鳞状上皮化生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检测氟化钠诱变性。结果显示,氟化钠可使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微核率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高;但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氟化钠具有条件诱变性,是诱变剂。  相似文献   

17.
Etiological role of Alternaria alternata in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this paper, the mutagen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of 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ME), alternariol (AOH), and their relevance to the etiology of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were studied. These mycotoxins were produced by Alternaria alternata which was the main contaminating fungi isolated from the grain in Linxian County, an area with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1. AME and AOH might cause cell mutagenicity and transformation; 2. AME and AOH could combine with the DNA isolated from human fetal esophageal epithelium, activate the oncogens, c-H-ras and c-mys in it, and promot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fetal esophageal epithelium in vitro; 3.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fetal esophagus could be induced by AOH.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of AME and AOH mentioned above, we consider that Alternaria altern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tiology of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18.
对动物淋巴系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临床上某些疾病所造成的淋巴水肿的机理。对两栖类动物的淋巴囊进行了电镜观察,其细胞结构与哺乳类动物的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按国际标准建立的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微生物诱变试验方法对凝血酶样酶(蕲蛇酶)进行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研究。蕲蛇酶以每皿0.1,1,10,100和1000μg 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受试物的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菌落数之比均小于2且无剂量效应关系,即该酶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