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药浓度监测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用以评价疗效或确定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达到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本研究旨在介绍监测甲氨蝶呤、亚叶酸钙血药浓度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中的进展,为血液科医生提供血药浓度监测相关的信息和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和腺肌瘤中的灌注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4例子宫肌瘤和29例腺肌瘤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造影剂选用SonoVue,剂量为2.4ml,以团注方式由肘部浅静脉注入。绘制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各病灶的造影剂灌注特征。结果 64例子宫肌瘤中有62例表现为瘤体周边首先增强,形成一个特征性的半环状增强影,1例表现为周边和瘤体内部同时增强,1例表现为瘤体中心首先增强;达峰后60例瘤体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边界。29例子宫腺肌瘤均表现为瘤体内部首先增强,出现散在短线状的增强影,继之整个瘤体迅速增强;达峰后,所有瘤体强度均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无明显边界。造影后子宫肌瘤和腺肌瘤峰值强度、始增时间、达峰时间以及增强时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肌瘤和腺肌瘤实时超声造影不同的灌注模式和特征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不同放疗模式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探讨不同预后评分下补量放疗的最佳获益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634例。按照不同放疗模式分为无放疗组330例、单纯全脑放疗(WBRT)组127例、全脑放疗+局部补量(WBRT+Boost)组177例。Kaplan-Meier法计算iPFS、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位iPFS期为6.9个月,中位OS期为9.0个月。无放疗、WBRT、WBRT+Boost组1年iPFS率分别为15.1%、16.3%、40.2%(P=0.002),1年OS分别为33.7%、38.2%、48.1%(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放疗模式是影响iPFS和OS的独立因素。脑转移数目1~3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时WBRT+Boost组1年OS、iPFS均优于WBRT组(P=0.026、0.044),无靶向治疗时WBRT+Boost组1年OS、iPFS均优于WBRT组(P=0.036、0.049);脑转移数目≥4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无靶向治疗时WBRT+Boost组1年iPFS优于WBRT组(P=0.019、0.012),GPA评分0~2分、有靶向治疗时WBRT+Boost组1年OS、iPFS似乎优于WBRT组(均P>0.05)。结论 放疗能显著改善NSCLC脑转移患者的iPFS和OS,Boost可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脑转移数目1~3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无靶向治疗时Boost可能提高iPFS和OS;脑转移数目≥4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无靶向治疗时Boost可能仅带来iPFS获益;GPA评分0~2分、有靶向治疗时Boost可能获益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增强CT图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的局部控制情况。  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218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放化疗且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53例)和验证组(65例),提取训练组患者的增强CT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并验证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效能。采用ROC曲线、C-index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不同模型的性能。  结果  在训练组筛选出6个有意义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放射学标签。训练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和0.728;C-index为0.709和0.695;以放射学标签得分?0.22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学标签构建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的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75和0.740;C-index分别为0.722和0.707;以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得分0.55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  结论  成功构建预测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弹性绷带在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洁  马斌  施兆祥 《西南军医》2005,7(2):35-35
腮腺手术在颌面外科是常见手术,传统的术后头部十字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很容易受活动的影响而松动,给病人带来很大不便,而弹性绷带既能有效压迫固定,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鉴于以上原因我科采用弹力绷带对比传统的十字绷带在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斌  刘玉柱  孔洁 《人民军医》2007,50(6):343-344
目的:评价奥硝唑碘甘油明胶海绵局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智齿冠周炎85例,随机分为奥硝唑碘甘油明胶海绵组(观察组)56例和碘甘油组(对照组)29例。两组均常规冲洗盲袋后,观察组局部应用奥硝唑碘甘油明胶海绵,对照组单用碘甘油,5天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4%和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4%和82.8%(P〈0.05)。结论:奥硝唑碘甘油明胶海绵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程短,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朱丹溪将《黄帝内经》的五郁理论进行推广,创立了六郁学说。认为"郁"是内伤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从病证结合的角度探讨《丹溪心法》对郁证的诊治思路,认为六郁主要以消化系统的疾病为主。因此朱丹溪提出治郁当以"调中为法,顺气为先",尤其重视对气郁的辨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食管癌放化疗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0例,放疗前后均行MR-DWI检查。Kaplan-Meier并Logrank法计算生存率,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完全缓解(CR)组放疗前、放疗后ADC值均高于部分缓解(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0、-3.689,P<0.05)。肿瘤区域放疗前低ADC值组(≤1.60×10-3mm2/s)和高ADC值组(>1.60×10-3mm2/s)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21.9%、10.9%和73.3%、50.6%、39.2%(χ2=9.879,P<0.05)。肿瘤区域放疗后低ADC值组(≤2.50×10-3mm2/s)和放疗后高ADC值组(>2.50×10-3mm2/s)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23.6%、14.2%和75.9%、44.1%、32.4%(χ2=5.455,P<0.05)。将放疗前低和高ADC值组按ΔADC大小分为4组,疗前高ADC值组ADC值上升较好,其生存情况最优,而疗前低ADC值组ADC值上升不佳,其预后最差,其他两组生存情况有交叉(χ2=13.096,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放疗前ADC分组为预后独立因素。结论 MR-DWI ADC值能有效预测食管癌治疗反应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肺癌耐药性形成机制,已成为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耐药的原因较多,肺癌耐药机制复杂。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BP)是近年发现的肿瘤耐药相关基因,在肺癌耐药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RP、MRP在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非靶器官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否存在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ER、PR与肿瘤的关系,方法:146例手术切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按WHO肺癌组织学分类标准进行光镜诊断;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进行石蜡切片的ER,PR检测 结果:ER阳性检出率58.9%,PR阳性检出率69.1,双阳46.6%.提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将其作为激素辅助治疗的一个指标,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