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相关感染(HA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 2017 年1月至2018年12月1 049例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 91例和非感染组95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8.67%。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民族、药物过敏、切口等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方式、手术等级、转科情况、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方式、住院天数是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5.173(2.738~9.774)、1.132(1.079~1.189)。结论:颅脑手术患者中HAI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HA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1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 21例患者中,7例(33.3%)行载瘤动脉闭塞术,8例(38.1%)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6例(28.6%)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本组2例(9.5%)死亡,1例(4.8%)重度残障,2例(9.5%)轻度残障,16例(76.2%)预后良好。所有患者进行6月至1年的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行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案,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术前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3月~2007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例接受PTAS治疗的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共放置支架20枚.术后1周复查全脑血管造影,并于术前及术后1周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经过治疗的血管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残余狭窄程度<20%.围手术期患者症状消失和改善17例(89%);术后同侧卒中2例(11%).患者NIHS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S可以明显改善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个体化的流固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不同血液特性对动脉瘤腔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对脑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首先采集3D数字剪影图像构建动脉瘤模型,通过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分析在相同边界条件下,不同血流特性对颈动脉瘤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最后对简化颈动脉瘤实验模型进行粒子图像测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实验,以验证血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结果不同血流特性的流固耦合模型,在1个心动周期内,在相同时刻,瘤腔内的低速区域面积、瘤腔流线分布、壁面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动脉瘤壁面变形有较大的差异。通过PIV实验发现,在瘤腔内涡流位置随速度变化而变化,与模拟分析结果流动趋势相一致。结论两种血液特性差异较小,但非牛顿流体更加接近血液真实状态,数值结果将更接近真实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狭窄是临床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导致颈动脉狭窄的病因较多,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夹层以及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多见〔1〕。有文献报道〔2〕,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不佳,2年的复发率高达  相似文献   
6.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病又称Lhemitte -Duclos病(Lhemitte-Duclos disease,LDD)[1],是一种罕见的小脑良性病变,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仅100余例.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归为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属于良性肿瘤(WHO Ⅰ级)[2].该病具有特殊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现报告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收集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外科20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头颈部彩超、头颈部CTA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同时选择同期在我神经内、外科住院的非颅外颈动脉狭窄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既往史,包括民族(汉、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患者于住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TC)、高密度脂蛋白(HDL-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间比较,对14个变量指标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控制混杂因素,结合专业判断,再将有统计学意义变量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变量赋值后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在这14个自变量中,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GLU、TG、LDL、HDL、CRP、HCY、Hb A1c这10个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其余4个自变量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糖尿病史(OR=0.128,95%CI:0.031~0.526)、高血压史(OR=32.154,95%CI:9.587~107.835)、LDL(OR=1.576,95%CI:0.374~0.889)、HCY(OR=1.235,95%CI:1.131~1.350)、Hb A1c(OR=3.218,95%CI:2.316~4.470)5种因素与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形成相关。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LDL、HCY、Hb A1c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具有相关性,是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在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讨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产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我科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0例,分析支架成形术后产生持续性低血压危险因素的原因。结果在40例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颈动脉狭窄超过70%,28例中术后产生持续性低血压有23例;12例患者狭窄低于70%,术后产生持续性低血压3例,术前有颈动脉狭窄大于70%患者术后产生持续性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狭窄低于70%患者(P<0.05)。结论若患者术前有低血压病史,术中操作不当时间过长,尤其是颈动脉狭窄程度严重,选取的支架直径大于颈动脉直径,术后则较普通患者容易发生持续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我国14个临床中心采用PED治疗的33例MC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33例共39个动脉瘤,使用37个PED。33例完成临床随访,30例(36个动脉瘤)完成影像随访;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0.6±6.3)个月;动脉瘤完全或近全闭塞30个(83.3%,30/36);相对于单纯PED治疗组(71.4%),PED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动脉瘤闭塞率更高(100%;P=0.031);预后不良(m RS评分>2分)3例(9.1%),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30例(9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33),术前规律服用双抗药物3 d以上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规律服用双抗药物的病人(P=0.033)。结论 MCA动脉瘤可以采用PED治疗,疗效较满意。对于直径大、形态不规则的MCA动脉瘤,可使用PE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以获得更高的闭塞率。术前、术后应规范应用双抗药物以减少缺血、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87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痿临床特点、MRI表现及其对硬脊膜动静脉瘘早期诊断的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已确诊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对其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硬脊膜动静脉瘘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程长,临床表现为下肢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MRI特点为T2像髓内高信号100%,T2像周围的低信号影97.70%,T2像、T1像脊髓表面血管流空影97.54%、74.71%.60.7%的患者有明确误诊.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造成本病误诊率高,但其临床特点及MRI表现对硬脊膜动静脉瘘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