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与DSA比较,评价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同时对4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DSA和3D-BB-MRI检查,比较两者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病变累及范围、破溃斑块检出的差异.结果 以DSA为金标准,3D-BB MRI判断颈动脉狭窄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65,以狭窄率70%为判断点,其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5.6%和阳性预测值为100%.3D-BB-MRI显示溃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3.9%、准确度为95.6%和阳性预测值为85.7%.3D-BB-MRI和DSA的病变累及范围分别为(18.4±8.2) mm和(14.0±6.2)mm,P<0.05.结论 3D-BB-MRI能较准确地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溃疡斑块,在显示病变累及范围方面具有优势,可辅助DSA为临床提供可靠、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模型中天冬酰胺内肽酶(AEP)的表达。方法将1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8只)和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通过手术损伤颈动脉内膜。术后两组均给予含镁高脂饲料饲养兔10周,每2周进行体质量称量及血脂检验,术后第5周和第10周末均行MRI观察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情况,术后第10周末收集标本后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EP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1只兔损伤颈动脉死亡。高脂饲养后,两组兔体质量、血脂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1)。模型组术后第5周和第10周末两次MRI示管腔狭窄率分别为(16±11)%和(53±20)%,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P0.01);假手术组两次MRI均未见管腔狭窄。模型组HE染色可见内膜增生,AS斑块形成,斑块内脂质沉积,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迁移浸润形成泡沫细胞;假手术组未见AS形成。AEP在模型组兔颈动脉组织中高表达,在假手术组中很少表达,吸光度值分别为0.072 0±0.028 0和0.002 0±0.000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P0.01)。结论通过损伤颈动脉内膜联合含镁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可以确切、可靠、迅速地建立兔颈动脉AS狭窄模型;AEP在颈动脉AS性狭窄病变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AS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7岁。因头痛加重14h并意识障碍13h,于2009年4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入院体检:血压为125/89mmHg,脉搏为86次/min,体温为38.9℃,呼吸为26次/min,血氧饱和度为0.8。意识处于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分,左侧瞳孔为1.5113111,右侧瞳孔为2mm,对光反射迟钝,颈项抵抗明显,双侧巴宾斯基征(+),克氏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猪SAH模型并研究其脑皿流灌注的变化。方法实验猪随机分为SAH组(n=5)和假手术组(n=4)。SAH组在右额颞开颅向鞍上池内注入自体动脉血制成SAH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4d后行SPECT—CT同机融合扫描并以大脑小脑比(corticocerebellar ratio,CCR)、相对离散度(relative dispersion,RD)半定量描述大脑半球血流量和血流分布离散度。7d后对海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CT证实血液积聚于鞍上池,造模成功。SAH组左右侧CCR(1.768±0.298,1,382±0.192)均较假手术组对应侧(2.131±0.246,1.988±0.346)显著下降(P〈0.05);SAH组两侧CCR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右侧RD(0.417±0.015)较假手术组右侧(0.389±0.015)显著增加(P〈0.05),SAH组左侧RD(0.406±0.023)与假手术组左侧(0.378±0.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两侧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SAH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异常。结论猪SAH模型符合SAH血管痉挛引起的异常脑血流灌注特征,为此类疾病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超声(IVUS)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IVUS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内壁病变判断,指导支架置入并观察血管内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形态学改变。并以8个正常患者的颈动脉管壁IVUS图像作为对照组。结果IVUS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精确测量血管狭窄程度。本组18例均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手术,成功置入支架18枚;经6-52个月随访(平均28个月),除2例于术后30d内TIA发作外,无一例脑梗死和再狭窄发生。结论IVUS比DSA更精确判断颈动脉病变性质、狭窄程度以及血管内支架术后的管腔变化,指导选择合适的球囊扩张管腔。IVUS引导支架置入可能有效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用a-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NBCA胶栓塞的脑动静脉畸形55例,70次栓塞101根供应动脉.结果55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或栓塞大于90%为16例(29.1%),栓塞70%~90%为23例(41.8%),栓塞50%~69%为9例(16.4%),栓塞<50%为7例(12.7%).无死亡病例,4例术后出现轻度或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NBCA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用a-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NBCA胶栓塞的脑动静脉畸形55例,70次栓塞101根供应动脉。 结果 55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或栓塞大于90%为16例(29.1%),栓塞70%~90%为23例(41.8%),栓塞50%~69%为9例(16.4%),栓塞<50%为7例(12.7%)。无死亡病例,4例术后出现轻度或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结论 NBCA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46例.结果治疗狭窄动脉共48根,技术上全部成功,狭窄程度由原来的(65.2±10.9)%下降至(9.6±4.6)%,无一例死亡,围手术期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6.5%),随访(8.0±6.1)个月,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