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2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264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476篇
口腔科学   208篇
临床医学   1522篇
内科学   565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4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39篇
综合类   1995篇
预防医学   908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731篇
  9篇
中国医学   875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50例居家规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微信网络技术实施管理。出院前腹膜透析专职护士为患者建立随访管理档案和进行相关宣教。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点评、填充统计、提醒等功能激励患者持续进行自我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各项治疗随访管理,给予患者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随时关注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情况。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高效、低投入的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设计研发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自动分装注射系统,以实现精准药物活度注射,简化注射流程,降低职业照射。方法 选择钨合金作为屏蔽材料,采用基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技术,设计机械驱动模块、管路系统、控制软件。制作设备及相关配套装置。测量防护效能和性能。结果 自动分装注射放射性药物时间约60 s,设备50次稳定性测试空白试验的成功率100%。系统整体注射活度的分装误差≤3%;设备箱体屏蔽40 mmPb,台面屏蔽60 mmPb,隔离防护屏蔽15 mmPb,内置钨合金原液罐50 mmPb。距离运行中设备30 cm处平均剂量率为1.44 μSv/h。操作人员肢端辐射剂量较使用注射器防护套注射操作降低99%以上。结论 自动分装注射系统操作简便,分装精度高,重复性好,防护安全,达到设计功能和放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4.
田润  李咏  鲜燕  王英  汪倩  文翔   《四川医学》2022,43(11):1084-1090
目的 系统评价308 nm准分子光/激光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308 nm准分子光/激光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白癜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按GRADE标准评价证据质量。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样本量共889例。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有效率[RR=1.31,95%CI(1.15,1.49),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0,95%CI(0.26,0.62),P<0.01)]、瘙痒率[RR=0.44,95%CI(0.21,0.93),P<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红斑、灼热、水疱、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08 nm准分子光/激光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可提高白癜风治疗有效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小RNA-942-5p(miR-942-5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保存的73例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942-5p的表达。分析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Transwell小室检测干扰miR-942-5p表达后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StarBase V3.0网站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预测分析miR-942-5p的下游靶点,并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miR-942-5p表达量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390 vs. 1.764,P0.05)。miR-942-5p表达量与HCC患者肿瘤数目、血管浸润和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miR-942-5p高表达HC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iR-942-5p低表达HCC患者(19.535%vs. 53.873%,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后,肝癌HCCLM3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扣针蛋白5(FBLN5)是miR-942-5p的直接下游靶点(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导致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FBLN5表达增加。结论:miR-942-5p在HCC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并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miR-942-5p抑制FBLN5表达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取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HIF-1α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0.29±0.03)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1.45±0.16)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8.54%)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70.7%)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TGF-β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下游细胞因子TGF-β、VEGF及E-cadherin的表达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肾虚薄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造模组20只,通过羟基脲灌胃建立肾虚合并着床障碍型子宫内膜大鼠模型。随后将20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肾助孕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均灌服蒸馏水10 mL/kg;补肾助孕方组灌服中药0.3 mg/kg,均1次/d,持续3个动情周期(15 d)。在第3个动情期后处死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动脉血中雌二醇、孕酮的水平。取子宫标本,光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脉血雌二醇、孕酮的水平减少;子宫内膜腺体稀少,上皮变薄,间质致密,血管少;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均减少;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减少。补肾助孕方组较之模型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补肾助孕方可改善肾虚合并着床障碍型状态大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可能与提高血中激素水平,增加内膜中整合素a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区别"自己"和"非己"的能力,对非己抗原能够发生免疫应答,对自身抗原则是处于无应答或微弱应答状态,时刻处于"免疫激活-免疫耐受"的动态平衡状态。然而,如果正常的免疫耐受被打破,将"自己"识别成"非己",处于非正常免疫激活状态的T细胞就会持续迁延的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结果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ADS)的发生。因此,"无效"的免疫识别和免疫应答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的主要致病机制。免疫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作为连接抗原递呈细胞(APC)和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的重要纽带,有研究已经证实,正性免疫共刺激分子的高表达和负性免疫共刺激分子的低表达都会导致自身免疫耐受的缺陷,进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依据中医药"纠偏","扶正"的治疗特色。本文通过对4种典型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则是以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代表;器官特异性则是以多发性硬化症(MS)和Ⅰ型糖尿病(T1DM)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依赖于这4种疾病发病过程中免疫共刺激分子对免疫识别与免疫应答的重要影响,并且依托于中医药对自身免疫平衡调节的作用,结合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免疫共刺激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探寻不同的免疫共刺激分子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病中的共性,并初探中药以PD1-PDL1为药物靶点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