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医防合作模式下连云港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获取2015-2020年连云港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连云港市卫健委每年下发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督导通报,获取抽查的医疗机构传染病数据,依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和《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南京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2年南京市戊肝报告病例信息,分析戊肝发病特征;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报告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利用FlexScan空间扫描分析探测区级戊肝空间聚集区域。结果 2010-2022年南京市共报告戊肝2 3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10万;2010-2020年、2020-2022年报告发病率APC分别为-8.54%(95%CI:-11.74%~-5.23%)、51.63%(95%CI:-3.97%~139.43%);2010-2022年AAPC为-0.50%(95%CI:-7.18%~6.65%)。0-19岁、20-39岁、40-59岁,60-79岁、≥80岁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09/10万、1.01/10万、3.09/10万、5.01/10万、3.30/10万。离退人员、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7...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CYP1B1基因突变及其分布情况。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CYP1B1基因突变筛查研究文献。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文献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运用Freeman-Tukey双反正弦变换法对基因突变率进行合并计算,收集并获得我国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CYP1B1基因突变谱。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434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其中69例存在CYP1B1基因突变,合并突变率为15.2%(95%可信区间11.8%~19.0%)。共发现43种突变,基因突变谱分散,以7990C>T(L385F)、8006G>A(R390H)、4124C>G(L107V)三种突变频率最高,比较发现L107V是中国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人群CYP1B1基因特有的变异位点。结论中国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CYP1B1基因突变率较低,提示该人群中存在除CYP1B1基因以外的其他致病基因。收集获得的CYP1B1基因突变谱可为今后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人群基因突变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索中国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文献,并运用R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共21项研究23 564人纳入分析。大学生总健康素养水平为12.08%(95% CI:7.44~17.65),健康知识与观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依次为25.69%(95% CI:19.49~31.89)、9.96%(95% CI:6.82~13.62)、52.20%(95% CI:43.72~60.67)。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慢性病预防、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依次为70.96%(95% CI:63.53~78.39)、48.20%(95% CI:38.48~57.92)、5.24%(95% CI:2.09~13.13)、31.30%(95% CI:21.88~40.72)、27.33%(95% CI:18.40~36.26)。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文科生,文科生高于理工科生;生源地为城镇者的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高于生源地为农村者。结论 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高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2009-2018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情况,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连云港市2009-2018年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 PCR 方法进行检测分型。结果 2009-2018年连云港市共累计报告60236例手足口病例,年发病率在69.26/10万~179.73/10万之间。通过趋势卡方检验的分析方法发现发病率与发病年份存在线性趋势,Z=334.747,P<0.05,具体呈现为隔年爆发的波浪线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4-6月,次高峰在10-11月,83.33%报告病例集中在1~4岁。实验室检测3685份,阳性率80.60%;病原型别EV-71型占53.97%,CoxA16占22.90%,其他肠道病毒占23.13%,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为主,但近两年其他肠道病毒的比例有增高趋势。 结论 连云港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具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地区特征,应针对散居、幼托及1岁组等重点人群开展EV-A71免疫接种及健教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肠道病毒占比有增高趋势,应加强其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连云港市2020年发生的11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描述,计算代际间隔和家庭续发率.结果 截至2020年11月,连云港市共报告11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1-2月,共涉及18例确诊病例和11例无症状感染者.每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报告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海州区发生8起(占72.73%),灌南县2起,赣榆区1起.男女比为0.93∶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6.00 (IQR:31.00,54.50)岁.家庭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的代际间隔为8.00(IQR:4.00,11.00)d,10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引起家庭接触者续发,家庭接触者续发率为41.03%,首发为无症状感染者续发率(62.50%)高于首发为确诊病例(26.09%) (Fisher检验:P=0.046);配偶感染率(77.78%)高于子女和父母关系(32.00%) (Fisher检验:P=0.025).结论 新冠肺炎易发生家庭聚集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占比和家庭续发率较高;有效防控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对防止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15~49岁女性人群戊型肝炎(戊肝)疫苗不同免疫接种策略的成本和效用,从而为戊肝免疫接种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Markov决策树模型,评价15~49岁女性人群戊肝疫苗接种策略:100%接种策略、筛查后易感人群接种策略和不接种策略,评价指标为增量成本效用比,并进行敏感性和阈值分析。结果 从社会角度看,同不接种策略相比,筛查后接种策略和100%接种策略,人均分别增加0.10个健康生命年,增量成本效用比为5 651.89元/质量调整生命年和6 385.33元/质量调整生命年。敏感性分析和阈值分析显示,当疫苗价格均<191.56元时,100%接种策略优于筛查后接种策略;当疫苗价格均>191.56元时,筛查后接种策略优于100%接种策略。接种依从率均<23%时,100%接种策略优于筛查后接种策略;依从率均>23%时,筛查后接种策略优于100%接种策略。随着易感者年感染率的增加,筛查后接种策略和100%接种策略的增量成本效用比下降,但是筛查后接种策略依然优于100%接种策略。结论 15~49岁女性人群筛查后接种戊肝疫苗是最优免疫策略,但会受到价格和接种依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引起的家庭二代续发率(HSAR)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7月南京市报告一起Delta变异株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南京市的病例235例, 分布于171个家庭, 筛选出存在家庭密接接触者(家庭密接)的家庭及家庭密接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家庭首发病例和家庭密接相关信息,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HSAR及影响因素。结果 103个家庭共报告家庭密接234名、家庭续发病例64例, HSAR为27.4%(95%CI:22.0%~33.4%), 家庭规模2~3、4~5、6~9人的家庭分别占64.1%(66个)、26.2%(27个)、9.7%(10个);共报告家庭聚集性疫情35起, 占34.0%(35/103)。103例家庭首发病例中, 男性占27.2%(28例), 年龄M(Q1, Q3)为49(9, 56)岁;234名家庭密接中, 男性占59.0%(138例);年龄M(Q1, Q3)为42(20, 55)岁;暴露时间M(Q1, Q3)为3(1, 3)d。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首发病例为机场工作人员(OR...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