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大肠埃希氏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对12家医院1998~2003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的1646株大肠埃希氏菌和1175株肺炎克雷伯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21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只发现一株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在10%以下的抗生素分别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6.2%)、头孢他啶(6.6%)、头孢哌酮/舒巴坦(8.4%)和阿米卡星(8.3%),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在10%以下的抗生素只有头孢舭肟(9.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9.3%)。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在70%左右,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3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氏菌,在头孢西丁耐药菌株中这种差异更加突出。结论:5a监测中,两类细菌对临床常用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没有明显改变,但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各有特性,对本地区细菌进行系统、全面的耐药性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术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且行根治性手术的20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2年后的生存资料,化疗之前检测C-反应蛋白、清蛋白、癌胚抗原(CE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CEA、FIB、NLR分组之间以及肿瘤分期组间G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CEA升高(OR=2.255,95%CI:1.092~4.658),肿瘤分期越高(OR=7.750,95%CI:3.539~16.973),GPS评分越高(OR=2.911,95%CI:1.298~6.529),术后患者死亡或者复发风险越高。结论术前GPS评分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PS评分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杨英为 《海南医学》2005,16(1):142-142,153
目的 探讨和分析替考拉宁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本院2003年8月~2004年2月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536株,其中174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02株为表皮葡萄球菌,160株为粪肠球菌。按NCCLS推荐的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纸片扩散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替考拉宁等15种抗菌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1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1.7%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2株表皮葡萄球菌中86.1%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5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最高,葡萄球菌对呋西地酸、利福平的抗菌活性相对较高,而对四环素、红霉素等8种抗菌素活性偏低;肠球菌对呋南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的抗菌活性相对较高,对氯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的抗菌活性偏低。结论 替考拉宁对临床分离的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很高,对治疗葡萄球菌,尤其是肠球菌是一种更为高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耐头孢西丁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监测及其β内酰胺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对所产的β内酰胺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所选菌株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菌株粗提酶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和三维试验.结果⑴所测的13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100%敏感,其次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为20.6%,头孢噻肟的敏感性高于头孢他啶.⑵等电聚焦电泳发现:绝大部分菌株都有多条β内酰胺酶条带,等电点为5.4和7.8的条带多见.⑶三维试验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率为79.5%,AmpC酶(Ambler C型)的产生率为41.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产生率为35.9%.结论头孢西丁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部分菌株同时产两种甚至多种β内酰胺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此类菌株所产的β内酰胺酶特别是AmpC酶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ɑ1-微球蛋白(ɑ1-MG)、微量白蛋白(M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和30例健康人标本的尿液RBP、ɑ1-MG、MA、NAG和血清CysC进行测定,并分析单项指标及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尿液RBP、ɑ1-MG、MA、NAG和血清Cys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效率(92.1%)。结论尿液RBP、ɑ1-MG、MA、NAG和血清CysC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二维激光法和电阻法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德国拜耳ADVIA 2120(Bayer-2120,二维激光法)、美国雅培3700(CD-3700,电阻法)2台仪器及手工法分别对70份血液样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其中对照组30例、大血小板组(大血小板+++)20例、小红细胞组(平均红细胞容积〈60f1)20例。结果对照组检测结果为Bayer-2120:(172.9&#177;89.2)&#215;10^9/L,CD-3700:(165.8&#177;82.7)&#215;10^9/L,手工法:(169.8&#177;78.7)&#215;10^9/L;大血小板组检测结果为Bayer-2120:(70.0&#177;31.8)&#215;10^9/L,CD-3700:(30.9&#177;17.4)&#215;10^9/L,手工法:(65.2&#177;30.1)&#215;10^9/L。小红细胞组检测结果为Baye-2120:(150.6&#177;100.6)&#215;10^9/L,CD-3700:(194.8&#177;124.3)&#215;10^9/L,手工法:(144.6&#177;91.3)&#215;10^9/L。对照组3种计数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组:二维激光法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阻法与二维激光法和手工法比较,其结果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红细胞组:二维激光法与手工法结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阻法结果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情况下,3种计数方法呈高度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理情况下的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特别是临界值的血小板计数,电阻法结果差异较大,而二维激光法更接近手工法所检测结果,计数结果比较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76例CRF贫血患者分为RDW≥13.0%组(n=43)和RDW<13.0%组(n=33),用免疫学方法和生物检测技术测定CRF患者EPO、血色素、白蛋白、血清铁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DW≥13.0%组肾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较RDW<13.0%组相对低[O/P比值:(0.351±0.12)vs.(0.167±0.57),P<0.01],并且RDW与血清Alb、Fe水平呈负相关(r=-0.42,-0.37).结论 RDW可以作为监测CRF贫血患者EPO水平的预测指标,高水平的RDW提示CRF患者EPO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EDTA依赖性患者多种抗凝条件下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EDTA依赖患者在多种抗凝条件下的血小板计数.方法 将已诊断为EDTA依赖患者的血置于多种抗凝条件(EDTA-K2、EDTA-Na2、枸橼酸钠、草酸钾-氟化钠、EDTAK2-氟化钠、EDTANa2-氟化钠、肝素锂),观察不同时间段内在血液分析仪上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患者在多种抗凝条件下的血小板数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血片均可见血小板聚集,属于罕见的多种抗凝剂依赖.结论 本例患者对多种抗凝剂依赖,其原因及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33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院肺炎链球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2007年7月从临床分离的133株肺炎链球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青霉素等7种抗生素的敏感度,用E-test法检测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的MIC值.结果 青霉素的耐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TCY)、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63.2%、59.4%、51.9%,对青霉素(PEN)、氯霉素(CHL)、左旋氧氟沙星(LEV)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5.0%、12.8%、3.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的E-test检测结果以中介菌株为主,PNSSP的MIC值最高达到6μg/ml.结论 本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较为严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不断上升,有必要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耐头孢西丁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监测及其β内酰胺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对所产的β内酰胺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所选菌株对13种常用抗生索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菌株粗提酶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和三维试验。结果(1)所测的13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100%敏感,其次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为20.6%,头孢噻肟的敏感性高于头孢他啶。(2)等电聚:焦电泳发现:绝大部分菌株都有多条β内酰胺酶条带。等电点为5.4和7.8的条带多见。(3)三维试验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率为79.5%。AmpC酶(Ambler C型)的产生率为一41.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产生率为35.9%。结论头孢西丁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部分菌株同时产两种甚至多种β内酰胺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此类菌株所产的β内酰胺酶特别是AmpC酶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