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医院外科ICU 2013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低心排血量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6 h及72h后的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及心指数(cardiacindex,CI)。结果:治疗6h后常规组LVEF值及CI高于强化组(P<0.05),强化组治疗72 h时血清CK-MB、cTn-I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LVEF值及CI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低心排血量的脓毒症患者,急性期时(6 h)胰岛素的常规治疗能带来较好的心脏功能结果,而在后续治疗期(72 h),胰岛素强化组在达到目标血糖控制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肌损伤及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靶向大鼠核仁素的RNAi序列,构建6个RNAi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转染工具细胞筛选有效靶点.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核仁素序列,设计特异性siRNA序列,将模板序列克隆至pGCsilencerTMU6/Neo/GFP质粒中,通过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导入H9C2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GFP表达以判断转染效率,Western-blot检测靶细胞中核仁素蛋白水平的表达,筛选有效干扰序列.结果:经测序鉴定,克隆的RNAi打靶序列完全正确,无碱基突变.转染H9C2细胞36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检测到GFP标记的核仁素蛋白的表达,转染效率达75%以上.Western-blot结果显示3号核仁素干扰质粒(Ncl-3)能明显下调H9C2细胞的核仁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靶向核仁素RNA干扰载体,并筛选出效能最优序列,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破坏,主要表现为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牙周炎的患病率达到80%以上,其中10%~15%的成年人患重度牙周炎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核仁素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核仁素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将含有核仁素全长的质粒pCMV-Tag2B-Nuc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导入H9C2细胞,使核仁素在细胞内表达,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核仁素的细胞株;用双酶切、DNA测序鉴定质粒,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核仁素基因在靶细胞中的整合与表达.结果:经G418反复筛选的H9C2细胞株中,核仁素基因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表达均较野生型细胞及转空载体细胞升高.结论:用含核仁素全长的质粒转染H9C2大鼠心肌细胞,经筛选后可稳定表达核仁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肾脏病阶段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变化的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病科确诊的T2DM患者274例,其中单纯性糖尿病(SDM组) 151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A组) 38例、控制未达标(B组) 11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 76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CDN组) 47例;健康体检者(NC组) 70例。测定TEG参数、血脂指标、Hb Alc及ACR。结果与NC组比较,SDM组、EDN组、CDN组R、K、HDL-C均降低,Angle、MA、CI、TC、TG、L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DM组比较,EDN组、CDN组K降低,Angle、MA、C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DN组比较,CDN组K降低,Angle、MA、C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与A组比较,K降低,Angle、MA、C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R、血脂、吸烟、糖尿病病程为DN高凝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92、2.381、2.185、1.960,P=0.000、0.008、0.023、0.046)。结论 T2DM合并肾病患者血栓风险与蛋白尿、血脂异常、吸烟史、糖尿病病程等因素有关; TEG可作为监测T2DM患者肾脏病变、凝血功能紊乱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基因同源性,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共14例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不同部位标本,共分离出38株鲍曼不动杆菌。所有菌株按照统一的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eBURST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研究。结果38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均检测到OXA-23-like、OXA-51-like基因及ISAbal序列,OXA-23-like基因与ISAbal序列相关;MLST分型显示38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由ST195型(55.3%)、STn-2型(15.8%)及STn-3型(10.5%)构成。eBURST分析提示主要流行克隆为CC92,占86.8%。结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相同耐药基因,且菌株存在较高的遗传同源性,提示存在克隆传播,为降低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血流感染风险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以痰标本为主,占90.85%;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呼吸内科等科室;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14.5%~30.5%,对其他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呼吸道传染病在综合性医院中感染的主要因素,更好地指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整理某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为医院感染的6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影响其感染的各个因素进行统计对比,找出共性特征。结果影响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抗生素激素的使用、传染病接触史等。结论为更好地防控医院感染,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应当采取及时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与隔离,保护易感人群,规范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激素的使用,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Wnt/Wingless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重要基础.方法:以含有β-catenin的pcmv-βNS-FC质粒为模板PCR获得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构建阳性重组pAd track-β-catenin,并经PmeI线性化后在BJ5183细菌中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 Easy-1同源重组获得β-catenin重组腺病毒载体,再将PacI线性化的腺病毒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结果:PCR及酶切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正确克隆至腺病毒质粒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EBANK报道一致,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GFP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Ad-β-catenin腺病毒质粒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出重组腺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 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81株,革兰阳性菌324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48.7%,尚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保持高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分别为50.0%和62.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高达66.0%。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52.5%。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生率为12%。结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仍是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非发酵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因此,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