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CHOP方案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例AITL患者应用硼替佐米(2mg/m2第1天)联合CHOP方案治疗,每21 d为1个疗程,对疗效、安全性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初治12例,难治2例.12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6例.14例患者3年预计生存率为5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4个月,3年预计无进展生存率为38%.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为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毒性均为Ⅰ~Ⅱ级,主要包括周围神经毒性(8例),恶心、呕吐(6例),腹泻(4例),感染(4例).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CHOP方案治疗AITL可在不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治疗缓解率,改善预后,可用于AITL的诱导及挽救治疗.  相似文献   
2.
bcr-abl阴性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随着JAK2基因突变的发现,研究者又陆续发现了许多新基因突变,使得对MPN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入,针对这些发病机制的新型药物也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BCL-6阳性的Raji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用台盼蓝染色法及MTT法分析Gen对BCL-6阳性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应用PI/AV双染法检测Gen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en对BCL-6和NCoR表达的影响,免疫共沉淀(Co-IP)法分析Gen对BCL-6和NCoR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Gen可时间和剂量赖性地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同时可诱导其凋亡.研究发现,不同剂量Gen对BCL-6和NCoR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BCL-6和NCoR的结合.结论:Gen对BCL-6阳性B淋巴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有可能成为联合利妥昔单抗和化疗为基础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同胞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行同胞全相合PBSCT,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或TBI/Cy方案预处理,予ATG+环胞菌素A(CsA)+霉酚酸酯(MMF)+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57例患者均达到稳定植活,急性GVHD(aGVHD)发生率为36.8 %,其中I~Ⅱ度aGVHD 31.6 %,Ⅲ度aGVHD 5.2 %,无Ⅳ度aGVHD发生。慢性GVHD(cGVHD)发生率为33.3 %,其中2例表现为广泛型。38.6 %患者在移植早期出现感染,50.9 %患者出现巨细胞病毒(CMV)血症。5年总生存(OS)率及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1.35 %和68.61 %。结论 同胞全相合allo-PBSCT预处理阶段加用低剂量的ATG可能降低GVHD发生率,患者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及机会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增加,但可能增加高危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伴EB病毒(EBV)感染的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4例伴EB病毒感染的淋巴瘤继发H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初诊为EBV继发HPS,4例患者最终均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临床共同特点为发热、脾大、全血细胞减少、铁蛋白升高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浅表淋巴结肿大不明显,3例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4例患者抗EBV治疗后EBV-DNA均无明显下降。4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依托泊苷或氟达拉滨治疗HPS,其中1例患者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复发,规范化疗后HPS得以控制。结论 伴EBV感染的淋巴瘤继发HPS易被误诊为单纯EBV感染继发HPS。临床抗病毒效果欠佳或治疗过程中出现HPS反复需要警惕潜在淋巴瘤可能,需要多次取材送病理检查,甚至进行PET-CT检查积极寻找原发病,此类疾病的治疗原则是在积极治疗控制HPS后立即开始针对淋巴瘤的规范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IPL1-PDGFRα阴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FIPL1-PDGFRα阴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FIPL1-PDGFRα阴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排除反应性和继发性因素,分为克隆性和特发性。临床表现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受累器官相应症状。以激素作为一线治疗。结论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伴个或多个器官损害的患者应警惕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FIPL1-PDGFRα阴性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足量使用激素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及探讨与治疗相关的髓系肿瘤及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13例治疗相关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于原发肿瘤确诊后均接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其中治疗相关髓系肿瘤(t-MN)9例,1例治疗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治疗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例患者疾病快速进展,治疗无效,余11例经过诱导达完全缓解。结论治疗相关的血液恶性肿瘤经传统治疗后预后较差,因其伴有高龄、脏器功能差、既往化疗蓄积剂量和不良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故需采用新药抗甲基化治疗或者采用较积极的自体或者异基因移植,可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伴有慢性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用药选择。方法同顾性分析23例伴有慢性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预防用药方案和效果。结果 23例患者巾22例选择了预防性抗HBV药物,其中1例因继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死亡,其余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治疗过程中ALT升高6例,其中1例换用恩替卡韦、5例继续应用拉米夫定ALT渐降至正常。化疗前HBV-DNA阳性的15例患者,其中5例至化疗结束始终阳性,10例化疗1~3个月转为阴性;化疗前HBV-DNA阴性的8例患者,其中4例至化疗结束始终阴性,4例出现HBV-DNA复制。结论伴有慢性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预防性选择抗病毒药物非常必要。对于初始选用拉米夫定的患者,如果HBV-DNA为阴性或者服药后在3个月内得到良好应答,可继续服用,但要密切进行监测HBV-DNA和ALT变化。如果患者条件允许,初始治疗即服用恩替卡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的15例MDS 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进展和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0.0%(9/15)。总感染率为40.0%(6/15),其中肺部感染率为26.7%(4/15),Ⅲ~Ⅳ度骨髓抑制率为73.3%(11/15)。患者经积极抗感染、刺激造血及输血等支持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15例患者均无严重肝损害,未出现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小剂量地西他滨单药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 MDS 有一定疗效,可延缓疾病进展,患者能耐受化疗不良反应,无化疗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尚鲜见报道,笔者治疗一例经激素治疗无效患者取得了近期疗效,报道如下。病史:患者女30岁,主因发热、全身关节痛、晨僵、面部红斑、双手皮损中药及激素治疗1年无效。查体:面部呈紫红色蝴蝶斑,双手红肿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