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是否能减少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感染及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发生。方法入选从2011年
9月到2012年10月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且住院资料完整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分为预防性抗生素组(PA
group)和非预防性抗生素组(non-PA group)。感染的判定由两位卫生副高级职称以上医生根据2001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为排除感染的术后体温大于37.5 ℃。结果共入组95例患者,
包括35例PA组和60例non-PA组。non-PA组一例发生感染相关的死亡,PA组一例患者出现支架近端逆撕形成Stanford A型夹
层并死亡(1.67% vs 2.85%,P=1.00)。两组间术后感染发生率(5% vs 2.86%,P=1.000),住院时间(9.30±7.21 vs 10.06±5.69,P=
0.094),感染相关的死亡率(1.67% vs 0%,P=1.00),术后发热发生率(70.90% vs 91.43%,P=0.20)。根据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手
术后不同时间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31,P<0.001),而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F=0.978,P=
0.326)。结论目前的数据不能证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和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但未使用预防性性
抗生素的患者发生的术后感染可能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三文治技术”在合并髂总动脉瘤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中保留髂内动脉血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们对1例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的肾下性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该患者由于腹主动脉瘤合并双侧髂总动脉严重扩张,覆膜支架覆盖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瘤的时需覆盖双侧髂内动脉开口,可能造成髂内动脉血流受阻而引起盆腔缺血。我们在进行左髂总动脉腔内修复时应用了“三文治技术”,以覆盖病变血管同时保留一侧髂内动脉血供。结果手术成功地对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瘤进行了覆膜支架的腔内修复,同时保留了髂内动脉血供。结论在复杂腹主动脉瘤髂内修复时,使用“三文治技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保留分支血管血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聚氰胺对孕鼠胎儿部分脏器的危害.方法 2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喂食正常饲料)和实验组(喂食掺入三聚氰胺的饲料,直至母鼠分娩后改用正常饲料喂养),每组10只.记录母鼠产幼鼠情况,并在母鼠分娩后5 d,脱颈处死幼鼠,解剖取心、肝、肺、肾,常规固定切片,并对其用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个器官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母鼠产子情况与对照组产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幼鼠肝脏出现了气球样变,对照组则无此现象,对照组与实验组幼鼠其余器官良好.结论 三聚氰胺能通过孕鼠对幼鼠的肝脏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烟囱”支架技术在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观察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17例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使用“烟囱”技术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6例,女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支架释放后即时血管造影显示破口封堵完全,“烟囱”支架血流正常.随访3-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无术后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患者出现左足乏力1例、头晕1例、胸闷痛2例、Ⅰ型内漏2例.无严重神经系统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未见移位、明显内漏及“烟囱支架”闭塞等异常.结论 对于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使用“烟囱支架技术”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