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外泌体miRNA-21、EGFR基因突变、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CEA、SCCA、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11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确诊NSCLC患者30例为实验组和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采集其外周血样本5mL,取血清样本进行外泌体提取;采用qRT-PCR检测血清样本中外泌体miRNA-21表达量;采用液态芯片分析系统检测血清样本中肿瘤标志物CEA、SCCA、CYFRA21-1含量;采用数字PCR技术检测血清样本中肺癌驱动基因EGFR突变情况。结果 NSCLC组外泌体miRNA-21表达量为119.6498.35,正常人组外泌体miRNA-21表达量为39.10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ROC曲线计算该指标对NSCLC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87.6%;NSCLC组EGFR基因突变率为43.3%,正常人组EGFR基因无突变,通过EGFR基因是否突变对NSCLC进行风险预测,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43.3%;通过绘制ROC曲线,CEA、SCCA、CYFRA21-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2.1%、65.0%、60.9%,诊断效能较低,但如果三项指标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显著提高至77.3%,但仍低于血清外泌体miRNA-21的86.7%。结论外泌体miRNA-21具有较高的NSCLC风险预测价值,而EGFR基因突变、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NSCLC风险预测价值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朱江  荣昊  何金涛 《华西医学》2014,(7):1325-132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在老年肺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对32例老年肺部肿瘤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胸腔镜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切口3 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手术。结果手术方式包括肺楔形切除、纵隔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活检)、胸膜活检及胸膜固定术等。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20~150 mL,平均50 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部分老年肺部肿瘤患者,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安全可行,能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适宜于肺部周围型病变的楔形切除、晚期肿瘤活检及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二尖瓣置换(MVR)加或不加三尖瓣成形术前后右房室径及房室环的变化情况. 方法纳入112例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施行MVR术的患者进入本研究.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按照最大三尖瓣环径/体表面积≥21 mm/m2的标准,112例患者被分为三尖瓣成形组(TAPG,n=56)和非三尖瓣成形组(NTAPG,n=56).TAPG在术中加做三尖瓣成形术.术后定期随访,两年复查超声心动图. 结果 11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04±5.04)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体表面积、心功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APG中伴有房颤的患者多于NTAPG(P<0.05).TAPG患者术后右房室径、最大及最小三尖瓣环径均缩小(P<0.05),三尖瓣环缩短分数变化不明显(P>0.05),三尖瓣返流(TR)程度构成比减轻(P<0.05).而NTAPG患者术后右房室径变化不明显(P>0.05),最大及最小三尖瓣环径增加(P<0.05),三尖瓣环缩短分数变化亦不明显(P>0.05),TR程度构成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术后出现5例(8.94%)中度及中度以上TR. 结论在术前右房室径及三尖瓣环径明显扩张的患者,MVR术中加做三尖瓣成形,将有利术后右房室径及三尖瓣环的明显缩小、TR程度构成比的显著改善.对于术前没有明显右房室径及三尖瓣环扩张的MVR手术患者也应仔细评估三尖瓣情况,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TR.  相似文献   
4.
CarboMedics瓣膜二尖瓣置换术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2年CarboMedics(CM)瓣膜的功能,并比较压力半降时间(PHT)法和连续方程(CON)法计算的有效瓣口面积(EOA).方法 49例应用CM瓣膜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进入本研究.置换的CM瓣膜为:25 mm 13例,27 mm 36例.术后2年行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及计算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输出量(SV),PHT,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 velocity),平均跨瓣压差(MG),二尖瓣人工瓣膜/左室流出道血流时间速率积分比率(TVIMVP/TVILVOT).以PHT<130 ms、E velocity<2.0 m/s及TVIMVP/TVILVOT<2.2为评价人工瓣膜功能正常的标准.结果 同时符合E velocity<2 m/s、TVIMVP/TVILVOT<2.2及PHT<130 ms者26例(53.1%).采用25 mm瓣膜或采用27 mm瓣膜患者的PHT、MG、TVIMVP/TVILVOT、EO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25 mm瓣膜患者的E velocity大于采用27 mm瓣膜患者的E velocity(P<0.05),采用PHT法计算的瓣膜的EOA大于CON法计算的相应瓣号瓣膜的EOA(P<0.05). 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后2年CM瓣膜功能是可以接受的,这表现在多数患者PHT<130 ms、E velocity<2.0 m/s及TVIMVP/TVILVOT<2.2;对于超过上述范围的患者应加强随访及复查.二尖瓣置换术后采用PHT法计算的瓣膜EOA明显高于CON法计算的瓣膜EO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预防与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未采取系统性预防措施的573例为对照组,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采取了系统性预防措施的867例为观察组,包括术中保护胃,胸胃固定,胃肠减压,抑酸减少胃壁张力,肠内营养支持,避免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内环境平衡等措施。回顾分析两组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的胃瘫病例采用非手术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防误吸,给予温盐水洗胃,持续肠内营养,营养管再置入困难给予全静脉营养,胃动力药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内环境平衡,监控血糖水平,胃镜下幽门扩张,中药管喂等措施。对照组未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回顾分析两组中胃瘫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573例患者发生27例胃瘫(4.71%);观察组867例发生22例胃瘫(2.53%)。采取系统性预防措施后,胃瘫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4)。观察组22例病例的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营养管留置时间平均48.35(17~69)天;平均住院时间53.23(19~71)天。对照组27例病例,误吸肺部感染死亡2例,吻合口瘘死亡3例,营养管留置时间平均50(20~71)天,平均住院时间54.71(24~78)天。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后胃瘫病例未合并致死性并发症,营养管留置时间(P=0.02)与住院时间(P=0.03)明显缩短,患者明显获益。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可有效预防,可通过非手术综合性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术前无或伴有轻度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AR)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术后的远期结果,探讨二尖瓣置换术时是否需要同期处理所伴有的轻度AR. 方法 将1999年3月至2004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前无或伴轻度AR)并随访5年或5年以上的8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其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否无或伴有轻度AR将患者分为两组,AR组:伴有轻度AR,35例,男7例,女28例;年龄49.26±11.87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4例,Ⅲ级26例,Ⅳ级5例.无AR组:无AR,53例,男7例,女46例;年龄48.59±10.22岁;术前NYHA:Ⅱ级7例,Ⅲ级39例,Ⅳ级7例.术后定期随访,术后5年完成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5~9年(6.39±1.26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NYHA 、心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0.841,0.960,0.732).AR组患者术后NYHA构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及增加(P<0.05);无AR组患者术后NYHA构成及LVEF亦较术前明显改善及增加(P<0.05),而术前、术后的LV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左室径(LV)、主动脉内径(A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术前、术后发生AR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AR组患者术前、术后发生AR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后5~9年术前伴有轻度AR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AR构成变化不明显,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不需要同期预防性处理所伴有的轻度AR.  相似文献   
7.
肖平  荣昊  庄翔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3):176-177,187
目的:评价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在高龄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7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分别行肠内营养及逆行胃肠减压.结果:31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4例,肺炎6例,术后鼻出血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高龄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癌根治手术与常规后外侧切口下的肺癌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情况,评价VATS肺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术前临床诊断为围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和常规开胸手术组,分别进行VATS微创根治性肺癌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和传统后外侧切口根治性肺癌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分别统计两组清除淋巴结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腔镜手术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手术,清扫N1淋巴结242个,N2淋巴结232个,N3淋巴结0个,阳性淋巴结数197个;开胸手术组清扫N1淋巴结243个,N2淋巴结238个,N3淋巴结1个,阳性淋巴结数198个,两组淋巴结总数无统计学差异(χ2=0.016,P=0.815),阳性淋巴结数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χ2=0.034,P=0.956).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在周围型肺癌患者中可以达到肺癌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其淋巴结的清扫数量和阳性淋巴结清除率与常规开胸手术无异.  相似文献   
9.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需要保留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尤其在功能性外科,对于功能美观的要求更是逐步提高,这同手术操作精细化、颜面部美观切口密不可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具备自由活动的机械臂、3D立体的可视化成像、精准可控的操作,与兼具美观的耳后发际线入路相结合,可探索出新形势下腮腺良性肿瘤达芬奇机器人切除新方式,2023年7月7日四川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口腔颌面外科完成1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耳后发际线切口入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科技查新报告编号:2023422),患者术后无面瘫等表现,出院后随访2周切口愈合良好,无涎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