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术前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患者(65岁及以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 围术期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76例年龄在65~83岁的OPCABG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分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AC 组)216例,单纯应用阿司匹林组(A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本资料,术中、术后情况;记录各组患者术中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血液制品使用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与手术出血量相关的因素.结果 两组术前临床资料中AC组比A组年龄稍小,AC组比A组血小板计数少,AC组比A组凝血指标稍短,但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与A组相比,AC组的手术中血浆用量少(P=0.000),术中血小板用量多(P=0.013).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移植血管数、术中失血量、红细胞用量无差异.术后情况,与A组相比,AC组引流总时间长(P=0.002),术后住院天数要短(P=0.005).两组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红细胞用量,24小时血浆用量,24小时血小板用量,24小时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后总血浆,术后总血小板用量,术后ICU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抗血小板治疗类型因素对术中失血量(r=-0.044,P=0.996)无显著相关性.手术时间因素与术中出血量低度相关 (r=0.262,P=0.000).结论 65岁及以上患者OPCABG术前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不增加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血制品用量,不增加手术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L6A2基因3′非翻译区(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congenital atrial septal defect,ASD)发病风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搜索PubMed及Hapmap数据库获得COL6A2基因3′-UTR区域中国汉族人群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05的SNP位点,随后通过miRNA-SNP功能网站预测SNP位点的功能情况并与本课题组前期AS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比对,研究SNP位点与ASD的发病关联,最后对可能的功能位点进行功能学研究?结果:rs1044598位点AA基因型较野生TT基因型显著减少了36%的患病风险?HEK293T细胞?H9C2细胞以及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实验证实,miR-4252与COL6A2基因rs1044598不同基因型表达质粒共转染后,荧光强度在3个细胞系中均有显著差异 (P < 0.05)?结论:COL6A2基因rs1044598位点的变异可能与ASD的发病风险相关?miR-4252可通过与COL6A2的3′-UTR区域发生有效结合而下调基因的表达,而rs1044598位点的变异参与这一机制并减少A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移植物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与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的血管功能,根据二者对血管收缩剂和舒张剂的药理学反应评估其痉挛特征及内皮功能。方法:将2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33支DBLCFA血管环和31支IMA血管环平衡于器官浴中。血管收缩性由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剂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栓素A2模拟物U46619检测。乙酰胆碱用于测试内皮依赖性舒张,硝酸甘油用于测试非内皮依赖性舒张。比较两种动脉的最大收缩或舒张反应,以及引起50 %最大收缩或舒张反应的有效浓度。结果: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和U46619引起的收缩中,DBLCFA的反应性均高于乳内动脉,分别为[(0.94±0.09)g vs.(0.57±0.08)g,P=0.012]、[(0.88±0.13)g vs.(0.24±0.05)g,P < 0.001]、[(4.95±0.57)g vs.(1.86±0.30)g,P=0.001]。转换成由100 mmol/L KCl引起的收缩力百分比时,两者无明显差异。由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50 %最大收缩反应的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由U46619引起的50 %最大收缩反应有效浓度,DBLCFA高于IMA。受体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在两种血管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动脉引起50 %最大舒张反应的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DBLCFA对血管收缩剂的药理学反应高于IMA,提示其更易发生血管痉挛。DBLCFA舒张反应与IMA相似,但DBLCFA更易痉挛,因而其血管功能次于IMA。但当IMA使用受限时,DBLCFA可作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管状胃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替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8年7月~2009年12月,87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41例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分别比较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7例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两组手术时间相仿(145±38?136±45 min),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对贲门旁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管状胃组较对照组更彻底(22.3±6.1?14.7±4.2枚),差异有显著性(P < 0.05),术后随访80例,随访时间1个月~1年,胸胃综合征发生率管状胃组明显少于对照组(0%?10.9%),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管状胃组优于对照组(2.4%?8.7%),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相比传统胃代食管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对腹腔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个体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近期结果和手术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1月,55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个体化全动脉CABG术。26例采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47.3%)作为移植血管材料,16例采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和双桡动脉(29.1%),11例使用原位左乳内动脉、游离右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20.0%),余2例使用原位双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3.6%)。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移植血管通畅率,考察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有2例患者术后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急性肾衰,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围术期和随访过程中无死亡,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随访的移植血管全部通畅,无再次血运重建手术需要。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全动脉CABG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基于个体靶血管解剖特点的个体化全动脉策略可实现完全再血管化,近期桥血管通畅率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合并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与术后抗凝治疗所致异常引流的关系,为术后抗凝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需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合并瓣膜置换术患者共72例,收集临床资料,根据术后5 d内总引流量的P75及抗凝相关出血事件将患者分为2组。结果:术前MPV和术前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11,P<0.001),与术后引流量呈正相关(r=0.300,P=0.013)。组2中患者的年龄、饮酒史、生物瓣膜使用率、术后血小板使用量均高于组1,术前MPV水平高于组1,术后血小板计数低于组1(均P<0.05)。年龄、合并饮酒史、术前MPV是患者术后异常引流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MPV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691,(95%CI 0.553~0.829,P=0.012),最佳截点10.75 fl,敏感性0.714,特异性0.617。结论: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合并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前MPV水平与术后抗凝治疗导致的异常引流具有明显相关性,且具很好的独立预测价值。对于术前MPV大于10.75 fl、高龄、合并饮酒史、置换生物瓣的患者,术后抗凝治疗应该谨慎,并注意凝血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上段食管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上段瘢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并后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非开胸食僻内番封拔脱术治疗上段食管癌35例,行胃食管颈部端侧吻合.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25例随访结果:术后已生存5年及以上者8例,3年以上者7例,0.5~3年者5例;术后1~5年内死亡5例(3例死于癌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 该术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食管上段早期病虫灶和心肿功能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预测系统(sino-system for coronary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SinoSCORE)对患者术前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根据SinoSCORE积分分为A组(低危)183例、B组(中危)223例和C组(高危)139例,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A组年龄(60.70±5.64)岁最低,C组年龄(73.85±5.65)岁最大,左室射血分数A组最高(64.36%±4.20%),而C组最低(59.80%±8.39%)。术中移植血管数A组(3.96±1.09)最多,而C组(3.15±0.89)最少。术中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量A组(1.49±1.63)U和(0.13±1.05)U最少,而C组(2.51±2.13)U和(2.37±4.38)U最多。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A组(909.43±691.47) min和(1741.91±1441.89)min少于B组(1310.00±2145.21)min和(2634.73±2241.27)min以及C组(965.06±279.34)min和(3122.27±4120.19)min。结论 SinoSCORE术前危险分层预测能力较好,对围手术期治疗决策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医患沟通和医疗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上段食管癌l5例、下段食管癌6例,行胃食管颈部端侧吻合.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16例,术后已生存5年及以上者4例,生存>3~<5年者5例,0.5~3年者3例;术后1~5年内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癌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 该术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上段、下段早期病灶及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但该方法技术要求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RIE)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手术治疗的22例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总结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体征?手术治疗方案?结果:22例因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理基础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内科起搏导线?电极感染1例?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复不规则发热和肺部感染症状?超声心动图检出右心系统赘生物15例(68.18%)?择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4例?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重建损毁的心内结构,同时矫治伴发的心血管畸形?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4.5%?术后早期并发低心排综合征4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室上性心律失常3例,经药物治疗后痊愈?1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术后并发永久性声音嘶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仍是目前国人RIE的主要病理基础,但后天获得性疾病所致RIE呈现增多趋势?外科手术是治疗RIE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