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回顾国内外文献关于移动网络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我国移动网络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移植物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与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的血管功能,根据二者对血管收缩剂和舒张剂的药理学反应评估其痉挛特征及内皮功能。方法:将2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33支DBLCFA血管环和31支IMA血管环平衡于器官浴中。血管收缩性由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剂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栓素A2模拟物U46619检测。乙酰胆碱用于测试内皮依赖性舒张,硝酸甘油用于测试非内皮依赖性舒张。比较两种动脉的最大收缩或舒张反应,以及引起50 %最大收缩或舒张反应的有效浓度。结果: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和U46619引起的收缩中,DBLCFA的反应性均高于乳内动脉,分别为[(0.94±0.09)g vs.(0.57±0.08)g,P=0.012]、[(0.88±0.13)g vs.(0.24±0.05)g,P < 0.001]、[(4.95±0.57)g vs.(1.86±0.30)g,P=0.001]。转换成由100 mmol/L KCl引起的收缩力百分比时,两者无明显差异。由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50 %最大收缩反应的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由U46619引起的50 %最大收缩反应有效浓度,DBLCFA高于IMA。受体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在两种血管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动脉引起50 %最大舒张反应的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DBLCFA对血管收缩剂的药理学反应高于IMA,提示其更易发生血管痉挛。DBLCFA舒张反应与IMA相似,但DBLCFA更易痉挛,因而其血管功能次于IMA。但当IMA使用受限时,DBLCFA可作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沈晓炜 《上海护理》2002,2(4):20-21
目的:探讨中西药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采用生理盐水100ml、甲硝唑0.8g、锡类散0.5g、地塞米松5mg、凝血酶500u配成灌肠液,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选择细小导管以每分钟40滴-50滴速度滴入,保留2h-4h。结果:20例中,显效5例,占25%,有效14例,占70%,稳定1例,占5%。结论:应用中西药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这一方法简便易行,灌肠方法得当,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在我国风湿病诊疗中的发展状况以及护士在MDT团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风湿MDT团队的近况以及风湿护士在MDT团队中的作用及地位。MDT团队可以执行多学科合作规程,跨学科整合资源,并有效地评估患者病情和确立诊断,医护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建立临床路径,并以患者治疗效果为标准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在风湿MDT合作模式中满意度和生存率显著提高,住院天数和住院平均费用明显下降,患者抵抗疾病信心和生活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且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有明显提升,结论 运用多学科协作(MDT)的模式能更有效地评估风湿患者病情和确立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满意度,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并且通过制订整体护理服务内容,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增加医护交流,提升团队合作,并能有效促进风湿科护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动态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更为适宜的护理干预方案和护理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在个体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应用DBLCFA行个体化全动脉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管吻合策略,围术期用药、引流量、血清肌钙蛋白T等相关指标以及近期随访结果,初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共15例患者取DBLCFA行个体化全动脉CABG,其中男12例,女3例,共获取DBLCFA 15支,平均长度(9.8±1.1)cm,平均直径(1.8±0.3)mm。全部患者采用左乳内动脉+左桡动脉+DBLCFA组合桥血管,左乳内动脉采用原位移植,远端与前降支吻合,桡动脉近端与升主动脉吻合。DBLCFA行复合动脉旁路移植,其中,近端与左桡动脉吻合13支,与左乳内动脉吻合2支。DBLCFA远端建立对角支4支,后降支10支,左室后支4支。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均使用地尔硫卓静脉泵入,防止血管痉挛,出院后至少口服地尔硫卓片6个月。术后无二次出血,无围术期心梗,围术期无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无心绞痛症状复发。出院后1个月、3个月复查心电图、胸片无明显异常,出院后3个月复查冠脉血管造影成像,所有移植血管全部通畅,无再次血运重建需要。结论:DBLCFA获取简便,术中可个体化建立不同血管吻合策略,近期临床疗效满意,DBLCFA可作为个体化全动脉CABG的备选桥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