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保肾颗粒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阳性药)组和保肾颗粒3.6,1.8,0.9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于禁食20 h后腹主动脉采血,分别测定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黏滞度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保肾颗粒3.6,1.8 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结论:保肾颗粒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降低其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课程对护士照护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死亡观、临终护理及死亡相关伦理与法律等,共11次课,21学时。对照组未进行培训。入组时及观察组培训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FATCOD)进行测评。结果入组时两组护士FATCOD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观察组接受培训后FATCOD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护士FATCOD得分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FATCOD得分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发现,对照组FATCOD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观察组FATCOD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培训后,观察组持正向态度的护士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5)。结论死亡教育培训能有效改善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助于在临床真正开展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长期给予藏药"佐太"对大鼠肾脏可能存在的氧化损伤,以期揭示藏药"佐太"长期用药对肾脏可能存在的过氧化毒性作用,为"佐太"制剂在临床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藏药"佐太"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对大鼠给予"佐太"混悬液90天、180天及停药恢复30天,对动物进行一般观察,检测大鼠肾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其肾脏系数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连续给药"佐太"90天、180天及停药30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藏药"佐太"各给药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及排便情况均无明显异常,各给药组大鼠肾脏中MDA含量、SOD活性、肾脏系数及肾组织病理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测长期使用藏药"佐太"对大鼠肾脏不产生明显的氧化损伤和肾脏毒性作用,但其安全性问题仍然需要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4.
枇杷花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枇杷花的化学成分、提取和精制工艺、药理效应和应用开发等方面,但存在有效性评价方法不系统和有效剂量不明确等问题。在综述枇杷花化学成分、提取和精制工艺、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研究思路:基于传统用药经验,应用经典、快速的动物模型确定有效剂量范围,整合多致病因素、多模型动物和多药理效应的药效学评价体系,引入模式识别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综合评价枇杷花的镇咳有效性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枇杷花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合水蛭丹黄汤治疗肝硬变10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一般资料 1.1 肝硬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判定均符合1993年11月洛阳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肝硬变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男74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25岁,平均42.5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为4.65年。 1.2 治疗组临床表现为腹胀、纳差(66%),乏力(61%),两胁疼痛不适(56%),大便溏薄(3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黄泻心汤对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用不同浓度三黄泻心汤及三黄泻心汤有效组分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结果:三黄泻心汤及三黄泻心汤有效组分可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并且其影响细胞因子释放作用与细胞毒作用无关。结论: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B2、B3可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荧光猝灭光谱研究了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以BSA为荧光剂,大黄酚为荧光猝灭剂,在激发波长278 nm下的荧光光谱,根据Stern-Volmer方程、位点结合模型和Lineweawer-Burk双倒数曲线方程,求出了大黄酚与BSA结合的结合类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等参数。并利用Van’t Hoff方程求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讨论了大黄酚与蛋白质的主要作用力类型。结果:大黄酚与BSA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BSA的内源荧光,且其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在25℃和37℃下大黄酚与BSA结合的结合常数分别为:4.923×104 L.mol-1和5.928×104 L.mol-1;结合分子数分别为:0.8551和1.0583。热力学数据表明大黄酚与BSA以疏水作用为主,同时也存在较弱的静电作用。结论:大黄酚在体内能够被血清白蛋白存储和转运,且结合时可能改变了BSA的构象。  相似文献   
8.
亲和软胶囊降糖及降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亲和软胶囊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方法:实验分别选用腹腔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和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法复制小鼠高血糖模型,采用腹腔注射75%新鲜蛋黄乳液复制小鼠高脂血症模型,采用灌胃10 mL/kg脂肪乳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了亲和软胶囊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结果:亲和软胶囊能显著降低两种高血糖小鼠模型的血糖值,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中TC、TG的含量和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LDL-C和MDA的含量,且大鼠血清中HDL-C的含量和SOD的活性也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亲和软胶囊具有一定降低血糖、降血脂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液内异常升高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少氧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女,48岁。一年前诊断脊索瘤,手术切除术后,近3个月发现切口处逐渐增大的肿块。查体:左臀部骶尾处扪及约8.0cm×3.0cm肿物,质软、活动度差、有压痛。CT提示:左侧坐骨直肠窝见7.8cm×3.0cm×2.7cm、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骶尾骨关系紧密。超声所见:于左侧臀部骶尾处见7.7cm×2.7cm×3.0cm实质性肿块,呈条索状、边界清楚、包膜不明显、内以液性为主,其内可见强回声骨块影(图1)。肿物下方可见2.7cm×2.3cm低回声两肿块相连,CDFI示肿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周边少许血流信号。膀胱、子宫双附件未见肿块内强回声骨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使用价值,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对提高HIE的认识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对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 CT诊断HIE轻度6例,中度19例,重度5例,合并颅内出血1例。颅内出血倾向随CT分度增高而增加,能明确HIE病变部位、范围,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结论螺旋CT能准确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类和程度,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