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通过藏药手参肾宝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观察其毒性反应。方法观察藏药手参肾宝胶囊对小鼠灌胃,测定最大耐受量的毒性反应;长期毒性以1g/(kg.d)、0.5g/(kg.d)、0.25g/(kg.d)(临床用量的100倍、50倍、25倍)每天灌胃wista大鼠,连续给药90d,观察大鼠外观、行为、毛色,检测体质量、摄食量,给药第45天、90天及停药15d后血液生化指标、血象指标及主要脏器系数及病理。结果测定小鼠一日最大耐受量为17.25g/kg,药后观察14d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异常;各剂量组动物给药90d及停药15d外观、行为、毛色、无明显异常;摄食量、体质量、血象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脏器病理学检查无明显药物性病变。结论藏药手参肾宝胶囊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无明显毒性,在临床用量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止消保肾宁颗粒对小鼠、大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不同剂量(33.0、29.8、26.9、24.3、21.9、19.8 g/kg)止消保肾宁颗粒,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及死亡数。给大鼠单次灌胃止消保肾宁颗粒13.2 g/kg,观察大鼠的急性毒性。在长期毒性实验中,给大鼠连续灌胃低、中、高剂量(3.1、6.2、12.4 g/kg)180 d,观察大鼠的体重、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止消保肾宁颗粒对小鼠的LD50为26.0 g/kg。长期毒性实验中,第24~26周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慢,第27周恢复。中、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与用药有关的组织病理学异常。结论:止消保肾宁颗粒的拟定临床剂量(190 mg/d)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使用风痛宁丸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低、中、高剂量(1g生药·kg^-1,4g生药·kg^-1,8g生药·kg^-1)组及蒸馏水对照组,每组20只,灌胃给药,qd,连续给药3个月,检测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连续3个月对大鼠灌胃给药及停药2周,与灌胃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给药对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和重要器官重量系数,均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病理学检查大鼠心、肝、脾、肺、肾、胸腺、肾上腺等器官组织均未发现有明显毒性损伤变化。结论:风痛宁丸较大剂量和较长疗程服用毒性甚低,服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脑脉舒安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艳玲  李洁  林霞  张强  于人江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2):1939-1942
目的:观察脑脉舒安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16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脑脉舒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100,50和25g·kg~(-1))及空白对照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每日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饮用水,连续给药180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和给药90,180 d及停药后15d大鼠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脑脉舒安颗粒100 g·kg~(-1)组大鼠在给药45~90 d期间,一般状况欠佳,给药90~180d时,血清胆固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15d后血清胆固醇值恢复正常,但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异常。停药恢复15d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重、摄食量、生化指标检查、脏器系数、病理学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均无差异。结论:脑脉舒安颗粒100g生药·kg~(-1)是大鼠的中毒剂量,25g生药·kg~(-1)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5mg.kg-1)诱发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维生素E(20mg.kg-1)与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1)组,另将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d。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日饮水量、日进食量,测定血糖(GLU)、血肌酐(Scr)、尿素(Urea),取一侧肾脏匀浆后测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另一侧肾脏做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组日饮水量、日进食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GLU、Scr、Urea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GSH-PX活性显著减弱(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改善。结论:石榴皮鞣质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反应,有保护肾脏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连续静脉给予参丹芎注射液对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参丹芎注射液342、228、152mg生药·kg^-1(高、中、低剂量)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30天,整个实验期间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测定体重和摄食量,分别于给药30天及停药后14天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鼠未发生因给药而引起的异常症状,各给药组大鼠体重增长和摄食正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给药30天时,高剂量组导致大鼠WBC、GR%、Urea、CR、TBIL和肝脏系数、肾脏系数、肾上腺系数明显增高,中剂量组GR%、CR、TBIL显著增高和LY%显著降低(P〈0.05),停药恢复14天后,除CR和肾系数之外,高剂量组其他指标均恢复正常,中剂量组所有指标恢复正常。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出现不可逆性病变,中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出现可逆性病变。结论中剂量静脉注射参丹芎注射液30天,可导致SD大鼠出现肾脏功能及病理组织学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盆炎消灌肠液连续给药后对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盆炎消灌肠液分别按照50g.kg-1、25g.kg-1和12.5g.kg-1的剂量连续给药12周,停药2周,测量受试大鼠的体重,计算重要器官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盆炎消灌肠液对大鼠的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液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盆炎消灌肠液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按临床拟用剂量服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关木通水煎剂(AMK)致大鼠肾毒性及DNA损伤机制。方法用健康雄性SD大鼠经灌胃AMK(50 g/kg),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指标有:肾组织形态学变化、体重、肾脏系数、血尿素氮(BUN)及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彗星试验检测肾组织中的DNA链断裂程度;利用免疫组化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情况。结果给药组动物的肾组织形态学变化、体重、肾脏系数、BUN及MDA含量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彗星试验结果显示,AMK引起明显的DNA迁移,其中尾矩变化最明显。对照组、给药3、5及7 d组肾组织的彗星尾矩分别为1.52±1.10、12.77±16.05、97.97±17.85及111.77±16.65。给药组肾组织8-OHdG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AMK经口给药50 g/kg连续3 d,即可引起肾损伤。AMK可致肾组织活性氧增高,进而引起DNA氧化性损伤,这可能与AMK的肾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冰甲乳膏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将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和受试药高剂量组(3.00 g·kg-1)、中剂量组(1.50 g·kg-1)、低剂量组(0.75 g·kg-1),每组20只,每天皮肤涂抹一次,每周6 d,连续给药13周,停药恢复2周。观察一般状况、体质量及进食量。同时检测大鼠的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各剂量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等无明显异常,体质量、摄食量增加正常;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出现任何异常改变。结论:复方冰甲乳膏对SD大鼠皮肤涂抹给药13周,未出现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五加双参片对顺铂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顺铂组、五加双参片组和五加双参片 顺铂组,连续ig给药10d后采样,分别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皮质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红细胞SOD活性和血清MDA含量,并观察肾脏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顺铂组血清Scr、BUN明显升高,红细胞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肾皮质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五加双参片 顺铂组血清Scr、BUN降低,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MDA明显降低,肾皮质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酶组化和病理切片显示肾脏结构较顺铂组明显改善。结论 五加双参片可减轻顺铂肾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顺铂所致血液和肾皮质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托管"模式是否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医药费用支出、更好地让利于民,以及是否有利于医院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医院药房托管"模式可能导致医院药品经营新垄断出现、导致"新型医药代表"的产生、形成新"利益共同体"、更有利于医师开"大处方",同时从价格链上也并未对药价"虚高"构成威胁,反而可能导致医院监管难度加大、药品质量下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结果与结论:在目前这种医疗技术和劳务收入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以及药品供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医院药房托管"不可能使医院从繁杂的药事事务中解脱出来,也不一定能降低"虚高"药价、减少患者医药费用支出、更好地让利于民。  相似文献   

12.
Effect of detergent on "promiscuous" inhibito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term "promiscuous" inhibitors has been coined for compounds whose inhibition mechanism involves the interaction of aggregates of many compound molecules with the target protein, rather than the binding of individual molecule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promiscuous inhibitors can be differentiated from classical 1:1 inhibitors by the judicious use of detergents, making it possible to configure assays tha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is undesirable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assay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研究养阴益气胶囊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正常动物和糖尿病模型动物进行养阴益气胶囊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研究。结果:养阴益气胶囊对正常小鼠和链脲霉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均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作用与剂量有关。糖尿病大鼠给养阴益气胶囊0.5h后即出现明显降血糖作用,并可维持12h以上。养阴益气胶囊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也有明显降血糖作用。结论:养阴益气胶囊对正常动物与糖尿病模型动物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医院药房托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亦民  杨大锁  张明  陈磊尧  刘振志 《中国药房》2008,19(31):2401-2403
目的:进一步探讨药品流通环节改革——"医院药房托管"对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医药费支出、促进医院的管理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方法:结合我院"药房托管"工作实践,针对《中国药房》杂志2007年5月第18卷第13期《对"医院药房托管"的思考》一文作者提出的9种"可能"失之偏颇的观点进行分析与论述。结果与结论:目前南京实施的"医院药房托管"是药品流通环节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在限制"虚高"的药价、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等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提高肠胃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同一薄层板及展开剂对组分中功劳木、黄连须、葛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肠胃适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为0.78~0.79 mg/g,加样回收率为97.4%,RSD=1.9%(n=6);精密度RSD=1.5%(n=5);稳定性RSD=0.5%(8 h内);回归方程:y=3662296.7x+5672.9,R=0.9999,线性范围是0.02~0.79μg.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肠胃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提高肠胃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同一薄层板及展开剂对组分中功劳木、黄连须、葛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肠胃适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为0.78~0.79 mg/g,加样回收率为97.4%,RSD=1.9%(n=6);精密度RSD=1.5%(n=5);稳定性RSD=0.5%(8 h内);回归方程:y=3662296.7x 5672.9,R=0.9999,线性范围是0.02~0.79μg。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肠胃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吴振华  周本宏 《中国药房》2006,17(14):1052-1053
目的探讨扩大我国中药出口的措施。方法结合相关资料,介绍中药进出口情况及中药出口的国际环境。结果与讨论我国中药出口水平低,一些“洋中药”已进入我国市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中药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有一定困难,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20.
Three large U.S.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researching the prevalence of comorbid psychiatric illness and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are reviewed: the Epidemiological Catchment Area Study, (N=20,219);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N=8098), and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Alcoho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N=42,862).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morbidity is highly prevalent but that longitudinal information remains limited limited--which restricts understanding of its "natural history," stability, common risk factors, and causal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