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们从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白消安 (BU)和环磷酰胺 (CTX)组成的预处理方案行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myeloablativestemcelltrans plantation ,NSCT)治疗 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均实现供者造血细胞植入 ,且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见表 1。 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因年龄因素、脏器功能不良或HLA配型不合而选用NSCT。其中移植前经化疗达到缓解的 4例 ;处于慢粒慢性期 1例 ;处于全血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地中海贫血的唯一方法.观察应用强免疫抑制剂及胸腺球蛋白与减量的消胺为预处理方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移植后效应以及降低并发症的特点.方法:选择2002-11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11岁患者.出生时即诊断为纯合子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经患者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患者实施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妹妹,血型相同,HLA配型全相合的杂合子轻型β-地中海贫血.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35 mg/(m2·d),马利兰 4 mg/(kg·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00 mg/d.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μg/d×7 d;于移植前1 d至移植后1 d连续3 d采集细胞总量为:CD34 3.22×106/kg,单个核细胞4.52×108/kg,CD3 T细胞22.33×107/kg,当天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环孢素A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并渐减量,甲基泼尼松龙在2个月内停药.采用骨髓细胞的XY/XX的荧光原位杂交和微卫星法DNA指纹图检测植入证据.结果:血小板和白细胞在移植后10,14 d最低值为:1.26×109 L-1, 28.8×109 L-1;移植后30 d,血小板> 50×109 L-1,血红蛋白> 60 g/L, DNA指纹图为混合性嵌合体,性染色体示供者细胞占96%.移植后44 d,血红蛋白< 45 g/L,XY染色体占94%,行动员供者干细胞输注,输注CD34 1.02×106/kg,单个核细胞1.20×108/kg,T细胞(CD3 )2.2×107/kg,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移植后75 d供者嵌合体占40%,停用环孢素A,供者嵌合体上升至96%,移植后120 d,仍然为混合性嵌合体状态.无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病、出血性膀胱炎和感染的发生.结论:以氟达拉滨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强烈免疫抑制剂、减量马利兰为基础预处理方案,实施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可达到造血细胞在患者体内的迅速植入,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伴肾功能损害患者传统药物治疗与新药治疗情况,以提高对本病药物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MM伴肾功能损害住院患者36例,将其分为新药治疗组及传统药物治疗组,其中22例患者接受VAD方案的传统化疗方案,14例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新药化疗方案.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结果 36例患者中,分型以轻链型最多见,占33.3%,IgA型占50%,IgG型占16.7%,传统药物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为9.1%,部分缓解(PR)率为63.7%,微小反应(MR)率为9.1%,达最佳肾脏反应的中位时间为42 d,总生存期(OS)中位数为19个月,治疗失败时间(TTF)中位数为14个月;新药治疗组CR率为42.9%,PR率为28.6%,MR率为14.3%,达最佳肾脏反应的中位时间为26.5 d,OS中位数为25个月,TTF中位数为21个月.结论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新药化疗方案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MM患者高效、安全,同时能够快速逆转其肾功能损害,传统药物化疗方案对部分伴有肾功能不全的MM患者能够逆转其肾功能损害,但不良反应大,骨髓瘤易进展.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82岁,因发现三系减少2个月,反复气促10 d于2014年4月22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因排尿困难入住我院泌尿外科发现三系减少,入院血常规:WBC 2.08×109· L-1,Hb 78 g/L, Plt 11×109· L-1。患者拒绝骨髓穿刺等检查,入院3 d后签字出院。10 d前因气促、双下肢水肿再次入院,血常规:WBC 1.59×109· L-1, Hb 53 g/L, Plt 12×109· L-1。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瘀点瘀斑未见,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双肺可及湿啰音,肝脾无肿大,双下肢中度水肿,指凹征(+)。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余,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长期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Plt(40~50)×109· L-1]病史2年余。其余个人、婚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常规检查生化全套:血肌酐120μmol/L,尿酸387μmol/L,总胆红素15.5μmol/L,间接胆红素7.10μmol/L,直接胆红素8.4μmol/L,总蛋白66.4 g/L,白蛋白28.2 g/L,乳酸脱氢酶203 U/L,碱性磷酸酶98 U/L,谷草转氨酶9.2 U/L,谷丙转氨酶3.6 U/L,总钙1.94 mmol/L;叶酸11.27 nmol/L,维生素B12325.1 pmol/L,铁蛋白748.7 ng/mL;结合珠蛋白2.16 g/L;Ham′s酸溶血试验阴性;Pro-BNP( S)465 pg/mL;自身抗体全套阴性;体液免疫6项:C30.822 g/L,C40.185 g/L,IgG 14.6 g/L, IgM 0.298 g/L, IgE 57.67 ng/mL, IgA 3.54 g/L,Lam 221.0 mg/dL,Kap 341.0 mg/dL;腹部B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血液专科检查:骨髓穿刺(髂后):取材一般,骨髓增生减少,红系占26%,相对升高,中晚幼红可见病态造血。组化:PAS个别幼红弱阳性。血片:白细胞减少,见有核红4个。免疫分型:粒系41%,单核8%,淋巴42%,有核红2%,未见显著异常抗原表达。核型分析:46XY+1,der(1,7)(q10;p10)[7];Jak2基因突变(+);骨髓活检:造血面积占5%~30%,可见三系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免疫组化:CD3、CD5、CD20、CD79α均阴性, CD117散在阳性,MPO部分阳性,CD61巨核细胞阳性,Ki-67阳性率20%,Ag染色:网状纤维丰富。考虑:骨髓纤维化。结合患者病史及目前检查讨论后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相似文献   
5.
Ring和YY1结合蛋白(RYBP)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转录抑制因子,目前认为是多梳(Polycomb group,PcG)蛋白家族成员,与白血病、淋巴瘤、宫颈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1-3].我们在前期实验中发现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和白血病细胞系HL-60、SHI-1和K562细胞明显地高表达RYBP,且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时骨髓MNC RYBP表达量明显下降,复发时再升高[4].说明RYBP基因的表达异常与白血病的发生、预后等有关.我们试图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HL-60细胞RYBP表达,观察HL-60细胞增殖与凋亡,进一步探讨RYBP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该院1998-06~2015-09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4例,按有无加用CTX及输注脐血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均采用兔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环孢素A(Cs A)+环磷酰胺(CTX)+脐血输注的方案:ATG 3.5 mg/(kg·d)D1~D5,Cs A 3~5 mg/(kg·d)。CTX总量75 mg/kg,D2~D3,脐血在ATG使用后第3~5天(其中1 d)输注。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ATG+Cs A的方案,ATG 3.5 mg/(kg·d)D1~D5,Cs A 3~5 mg/(kg·d)。结果治疗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6(7~28)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为46(12~132)d,感染发生率60%,感染病死率13%。经过中位28(1.2~176)个月的随访,总生存率为77.0%,无病存活率为66.7%。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时间为21(3~42)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为56(12~102)d,感染发生率67%,感染病死率17%。经过中位20(0.9~118)个月的随访,总生存率为70.8%,无病存活率为62.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联合脐血输注,与标准ATG+Cs A方案相比,骨髓空虚期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缩短,治疗相关副作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未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基因预后模型并探索其与骨髓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TCGA-AML基因表达谱以及临床资料数据.通过LASSO分析筛选构建预测模型的免疫基因,模型预测精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来量化,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评估不同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rhTPO上市后的2项临床试验中,选择年龄≤18岁的ITP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自31家医院的87例儿童ITP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5例,女40例,2例性别信息缺失。中位体重47kg,中位年龄12岁,中位ITP病程4个月。其中39例(44.8%)为新诊断ITP,21例(24.1%)为持续性ITP,27例(31.0%)为慢性ITP;31例为初治,56例既往接受过rhTPO或其他改善血小板的药物治疗。87例患儿接受rhTPO单独治疗或rhTPO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接受rhTPO治疗的中位用药次数10次;基线期中位血小板计数为10.40×109/L,给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停药后第14天中位血小板计数分别达35.00×109/L、56.00×109/L、80.00×109/L和120.00×109/L,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和停药后第14天,总有效率分别达57.5%、58.8%和85.7%。治疗前55.2%患儿有皮肤/黏膜出血,治疗后第14天降至6.1%,停药后第14天无一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未观察到与rhTPO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rhTPO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儿童ITP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行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30例(30眼),年龄为22~30岁,平均(25.2±1.3)岁。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的单眼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和单眼调节灵敏度,收集数据并将不同观察时间点的各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单眼调节幅度术后3个月与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相比,单眼调节幅度增加(F=57.909,P<0.05)。单眼调节灵敏度术后3个月与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相比,单眼调节灵敏度增加(F=18.663,P<0.05)。正负相对调节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C-ICL的植入不会对调节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术后3个月单眼调节幅度以及单眼调节灵敏度有所增加,对正负相对调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分析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34例血液病患者,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15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TM)1例,肿瘤性血液病18例;进行无关供者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11例,同胞供者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7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16例.移植前采用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者氟达拉滨强效免疫抑制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GVHD的预防采用短程的甲氨蝶呤(MTX)联合环孢素A(CsA).观察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特点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相关因素.结果 NST的植入率为91.2%.移植后7例肿瘤性血液病患者形成了供、受者造血细胞混合嵌合体(MC),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2~9次后,例由MC转变为供者造血细胞完全嵌合体(FDC).随访12(3~96)个月,共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5例,GVHD 15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大的肿瘤性血液病患者经以ATG为基础的NST后,再给予DLI,其cGVHD的发生率高,且合并感染,对治疗的反应差;而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NST患者发生cGVHD后治疗反应较好.移植100 d前后患者分别死亡3例和5例,其中3例死于广泛性cGVHD.结论 患者的年龄大、有合并症、以ATG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肿瘤性血液病是NST后患者并发cGV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