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胆囊癌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93年至2004年收治的53例60岁以上原发性胆囊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4例(45.3%),女29例(54.7%),男∶女=1∶1.21。合并胆囊结石26例(49.1%)。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发生率相对较大,与结石相关。  相似文献   
3.
M蛋白病 (MG)是由于单克隆浆细胞无限产生均一单克隆蛋白所导致的一组疾病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多发于老年人 ,发生率随年龄增大有增高趋势[1] ,且死亡率高达 4 0 % [2 ] 。在我国日趋老龄化的同时 ,快速、准确地诊断MG显得日趋重要。我们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MG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和轻链κ、λ并计算κ/λ比值 ,以探讨其在MG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 临床确诊为MG患者 5 0例 ,包括多发性骨髓瘤 4 7例、巨球蛋白血症 3例 ,其中IgGκ型MG2 7例、IgGλ型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第l组:对照组;第2组:单纯梗阻性黄疸5 d组;第3组:梗阻性黄疸术后5 d,行胆总管再通,并游离门腔静脉、结扎肝总动脉:第4组:梗阻性黄疸术后5 d,行胆总管再通,并行门静脉动脉化.对大鼠的一般情况、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及肝脏微血管的影响进行为期1mo的观察.结果:大鼠在胆总管结扎5 d后,胆红素(T-BIL、D-BIL)、转氨酶(ALT、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显著增高(141.7±10.6vs6.7±2.1.68.16±7.6vs3.25±1.7.132±22vs53±8.160±38vs73±16,285±60vs148±4l,均P<0.01).胆总管结扎5 d后的大鼠行胆管再通+门静脉动脉化手术后1 mo,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铸型标本显示肝窦略变粗,较正常更为充盈,虽有一定的变形,但仍呈放射状分布在中央静脉的周围.结论:门静脉动脉化后1 mo对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和肝脏的微血管不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肝脏功能和结构可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中小学生中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与健康者在个人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情况、搭乘交通工具情况、疫苗接种、预防性服药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其可能的感染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密云县5所中、小学校的50例甲流确诊病例,并采用1:2匹配从病例所在班级抽取100名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在校情况、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情况、搭乘交通工具、疫苗接种、预防性服药、病例接触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甲型H1N1流感患者50例,对照100例。其中病例组男性34例,女性16例,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31例,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感染甲型H1N1流感与个人课间活动范围大小(OR=0.570)、打喷嚏后是否立即洗手(OR=0.333)、是否经常用手揉眼睛(OR=3.821)、每日参加体育活动时间长短(OR=0.515)、9月以来所在班级是否出现过甲型H1N1流感病例(OR=83.018)、是否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OR=0.024)等因素有关。结论中小学生感染甲型H1N1流感与个人课间活动情况、卫生习惯、体育活动、病例接触史及疫苗接种史密切相关。应当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接种疫苗等有效措施应对甲型H1N1流感在中小学生当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晚期小肝癌(SHCC)的临床预测因素及其对肝切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5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肝切除的110例S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估计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时间差异;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晚期SHCC与9个常见临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10例SHCC患者中,晚期SHCC 31例,占28.2%,中位存活时间为48.8个月(95%CI 29.2 ~ 68.4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78.6%、61.6%、38.5%,早期SHCC 79例,占71.8%,中位存活时间为98.0个月(95%CI 73.8 ~ 122.2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8.7%、83.8%、74.8%,早期SHCC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晚期SHCC患者(x2=13.29,P=0.000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FP阳性是晚期SHCC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RR=14.45,95%CI4.05~51.64,P<0.001).结论 晚期SHCC患者预后不良,AFP阳性是晚期SHCC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关键技术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37例),A组施以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关键技术方案,B组施以针刺推拿为主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58%VS 62.16%,χ~2=0.053,P=0.818);针刀治疗疗程结束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87.50%VS 70.27%,χ~2=3.877,P=0.049);总疗程结束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B组(97.92%VS 86.49%,χ~2=4.161,P=0.041)。结论: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关键技术方案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门静脉完全动脉化(PVA)后门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对肝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PVA组和对照组,PVA组大鼠行肝总动脉与近肝段门静脉端侧吻合,远肝段门静脉与腔静脉侧侧吻合,建立大鼠门静脉完全动脉化模型,对照组开腹后行肝门部游离后关腹。观察两组术后1及6个月门静脉血流量、横截面积以及术后6个月门静脉压力及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及6个月PVA组门静脉横截面及血流量增加(P<0.05),术后6个月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门静脉压力以及血清白蛋白、胆汁酸盐、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PVA组大鼠血清GPT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肝中门静脉及其分支壁扩张增厚、胶原含量增加。 结论:未采取限流措施的门静脉动脉化可导致门静脉横截面积和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分支扩张、管壁增厚,但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以及胆色素和胆盐的代谢未受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