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脉显像评价Stanford不同分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左、右侧肾功能及总体肾功能受损程度,帮助临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8日至2019年7月19日,在本院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48例,评价患者双肾血流灌注、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分肾的GFR,比较Stanford主动脉夹层A型(简称A型)患者和主动脉夹层B型(简称B型)患者之间总肾功能及分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B型患者术后总GFR低于A型患者(67.5 vs.80.6 m L/min,P<0.05),其中以左肾功能受损为著(30.9 vs.40.3 m L/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动态显像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早期评价肾功能有重要价值。主动脉夹层B型患者GFR较A型减低,且左侧肾GFR减低更明显,临床可以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 总结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 胸主动脉夹层 4 9例 ,男 4 4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1 6± 1 8)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 ,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 支架置入全部成功 ,术后即刻造影 4 0例无内漏 ,9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 ,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例因支架置入位置过高 ,行外科升主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随访 :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 ,术后造影 9例有内漏者 ,无加重 ,4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 ,余者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欧洲评分Ⅱ是否能够有效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夹层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探索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共24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纳入研究。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计算所有患者的欧洲评分。欧洲评分的区分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校正能力采用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结果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院内总体病死率为10.0%(24/240),术后平均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为17.0(12.5,56.0)h。共74例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欧洲评分Ⅱ的区分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52)及校正能力(Hosmer Lemeshow,P〈0.05)均不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2.88, P=0.00]、脑卒中病史(OR=1.04,P=0.0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R=3.19, P=0.00)、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OR=3.68,P=0.001)、体外循环时间(OR=1.96,P=0.02)为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大于48.5岁(OR=3.85,P=0.00)、术前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3.5×109/L(OR=4.05, P=0.00)、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OR=3.75, P=0.002)是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超过13.5×109/L、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是孙氏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欧洲评分Ⅱ不能有效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孙氏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前及术中采取措施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轻炎性反应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主动脉手术脏器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合并主动脉疾病的孕产妇在围术期给予兼顾各主要系统功能和孕产妇需求特点的重症集束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合并主动脉疾病并行手术治疗的孕产妇,术后返回心外科监护室(ICU)的18例患者,术后给予集束化治疗。包括:①循环系统:维持心排、调整血管张力、根据容量状态失液成分调整补液速度与种类;②呼吸系统:抗炎性反应、减少肺间质渗出、循环平稳后翻身体疗、中低水平肺复张、拔管后氧合指数PaO2/FiO2<200者行无创正压通气至少6 h;③生殖系统:产妇予催产素、管理宫腔水囊、回奶等治疗,孕妇有分娩先兆与妇产科配合决定分娩方式等;④其他出凝血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治疗;维护肝肾功能,急性肾损伤(AKI)尽早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加强心理护理与ICU早期康复。结果:处理后与入ICU时(0 h)比较:①心率24 h时上升,48 h之后下降;平均动脉压(MAP)24 h时上升,48 h之后下降;乳酸:24 h时较0 h时有明显升高(P<0.05),之后下降,出ICU时明显减低(P<0.05);②呼吸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与0 h时比较PaO2/FiO224 h时下降[(235.6±45.7)vs.(167.3±27.5),P<0.05],48 h仍有降低[(235.6±45.7)vs.(186.6±23.2),P<0.05],72 h时无明显差异;③主要合并症:谵妄3例(16.7%),切口愈合不良3例(16.7%),二次气管插管2例(11.1%),肺部感染2例(11.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5.6%);④住院时间(15.0±4.4)d,ICU时间(5.6±2.5)d。结论:主动脉疾病围术期孕产妇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不稳定于术后24 h时高发,积极集束化处理可有效改善,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注意谵妄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综合制定围术期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观察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的运动能力特点。方法纳入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术后行早期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3个月内行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40例,以手术日至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日的天数将患者分为出院组(术后30 d内,20例)、术后1月组(术后30~60 d,10例)和术后2月组(术后60~90 d,10例),探讨不同时段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特点;另将20例出院组按手术类型又分为大血管组(9例)、搭桥组(6例)和瓣膜组(5例),并进一步观察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出院时(术后30 d内)的运动能力,即观察不同时段和不同手术类型的所有患者从静息开始运动到无氧阈强度时的心率变化、收缩压变化,以及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无氧阈值以上的心肺运动试验,未发生运动意外等不良事件。①不同时段患者的运动能力:出院组达到无氧阈时的心率上升(8.8±7.1)次/min,显著低于术后1月组[(17.0±5.9)次/min]和术后2月组[(18.3±10.5)次/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组的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分别为(8.0±1.5)和(11.0±2.9)ml/(kg·min),显著低于术后1月组[(11.2±3.1)和(15.6±4.2)ml/(kg·min)]和术后2月组[(11.9±2.6)和(15.7±2.8)ml/(k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月组与术后2月组的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收缩压变化值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0 d内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的运动能力:大血管组和搭桥组术后患者的无氧阈[(7.2±1.3)和(7.8±0.7)ml/(kg·min)]及峰值摄氧量[(10.4±2.9)和(9.4±1.3)ml/(kg·min)],分别明显低于瓣膜组[(9.6±1.5)ml/(kg·min)及(14.2±2.3)ml/(kg·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在术后30~60 d显著提高,而大血管术和搭桥术患者术后30 d内的运动能力明显低于瓣膜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经主动脉切口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经主动脉瓣口行二尖瓣手术16例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8~ 75岁,平均(40±10)岁。16例中Bentall+ MVR术12例,Bentall+ MVP术1例,Bentall+全弓置换+支架象鼻+MVP术1例,...  相似文献   
7.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total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tTAAAR)的手术方式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共完成41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其中27例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患者接受常温非体外循环tTAAAR治疗.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41.85 ±10.11)岁.手术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外入路,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建立降主动脉→双侧髂动脉旁路循环,然后采用分段阻断法,重建T6~T12肋间动脉及内脏血管.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降主动脉阻断(13.78 ±3.77) min.脊髓缺血( 19.19±3.93) min,内脏缺血(25.19 ±5.88) min.1例患者术中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术后永久性脊髓损伤2例,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结论 中国全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常温非体外循环下的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二例孙立忠谢涌泉常谦朱俊明⒇肺动脉瘤(PAA)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异常,国外统计尸检发生率为1/13696。我院1993年3月至1996年7月收治2例肺动脉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例患者,男女各1例。症状:均有活动后心悸、气促...  相似文献   
9.
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130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各种心脏瓣膜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 ,并报告 130例临床结果。 方法  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采用胸骨上段切口 ,其余手术均经胸骨下段切口。胸骨上段切口自胸骨上凹至第三肋间并向两侧横断胸骨 ,皮切口长度 5cm~ 7cm ;胸骨下段之皮切口自第三胸肋关节水平至剑突根部 ,长度 9cm~13cm ,自下而上纵行劈开胸骨至第二或第一肋间处向右侧横断。手术采用常规体外循环 ,共行二尖瓣置换 6 6例 ,主动脉瓣置换 2 0例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 32例 ,二尖瓣成形 11例 ,单纯三尖瓣成形 1例。同期行左心房血栓清除 2 2例及三尖瓣DeVega环缩 35例。 结果 无手术死亡。平均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和手术时间分别为 6 3分± 2 9分、92分± 32分和 191分± 4 7分 ;平均气管插管 12小时± 5 2小时 ;平均住院 14天± 6 8天。术后胸液量平均 345ml± 197ml(5 0ml± 170 0ml) ,有 82例患者 (6 3% )未输血。 结论 正中经胸骨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安全可靠 ,美观 (胸骨下段入路 ) ,创伤小 ,出血少 ,保留了胸廓的连续性 ,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AD)围术期肺损伤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对氧合与循环情况、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因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入院手术,围术期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将其随机(简单随机化法,使用RandA1.0软件实现)分为2组,每组28例,分别应用依达拉奉(30mg溶入0.9%氯化钠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返回ICU后即刻给予,2次/24小时,持续至术后72小时)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强化抗炎方案,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常规抗炎方案这2种处理 [年龄(岁) 46.7±11.2 vs. 47.3±10.7,p>0.05;男性71.4% vs. 67.9%,p>0.05;术后基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II) 23.0±4.5 vs. 24.4±4.7,p>0.05]。观察比较二个组别于术后即刻T0、术后6小时T6、术后12小时T12、术后24小时T24、术后48小时T48、术后72小时T72氧合指数、乳酸、心率、血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比较2种措施,发现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于T6、T12时的氧合指数有明显提高(174.0±45.2 vs. 150.0±63.1 ,p<0.05;183.2±56.3 vs. 156.0±47.5 ,p<0.05),于T12、T48、T72时的心率明显改善(96.5±22.3 vs. 115.9±15.8 ,p<0.05;101.5±19.4 vs. 120.3±17.9 ,p<0.05;107.0±17.1 vs.118.3±18.4,p<0.05),炎性细胞因子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 (Human Serpin E1)于T72时有所下降[8.2(4.0,16.7) vs. 18.5(14.4,20.1) ,p<0.05],人血管生成素-2(Human Angiopoietin-2)于T24、T72时有所下降[2190.3(1940.8,3326.9) vs. 4353.4(3459.0,9395.1) ,p<0.05;2696.4(2156.7,3784.6) vs. 3929.1(3513.9,4291.4) ,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于T6、T24时有所下降[264.5±258.0 vs. 434.4±227.2 ,p<0.05;323.2±231.2 vs. 569.1±406.1 ,p<0.05],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 于T12、T24、T72时有明显下降(2016.8±1069.4 vs. 2919.9±629.0 ,p<0.05;1915.4±970.9 vs. 2678.1±736.0 ,p<0.05;1709.1±874.1 vs. 2692.1±834.5 ,p<0.05),住院时间(d)缩短(14.8±6.1 vs. 17.9±5.0 ,p<0.05)。结论 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肺损伤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强化抗炎可改善患者氧合指数,抑制炎性反应使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缩短住院时间,但是对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