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心室血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心脏肿瘤较为少见,尸检中发生率0.0017%-0.27%,其中良性肿瘤占75%,而50%系黏液瘤,血管瘤仅占2.8%。1893年Uskoff首次报道心脏血管瘤,中英文文献报道不超过100例。现将我们发现的临床体征—外周性发绀及术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室血管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欧洲评分Ⅱ是否能够有效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夹层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探索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共24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纳入研究。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计算所有患者的欧洲评分。欧洲评分的区分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校正能力采用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结果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院内总体病死率为10.0%(24/240),术后平均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为17.0(12.5,56.0)h。共74例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欧洲评分Ⅱ的区分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52)及校正能力(Hosmer Lemeshow,P〈0.05)均不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2.88, P=0.00]、脑卒中病史(OR=1.04,P=0.0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R=3.19, P=0.00)、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OR=3.68,P=0.001)、体外循环时间(OR=1.96,P=0.02)为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大于48.5岁(OR=3.85,P=0.00)、术前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3.5×109/L(OR=4.05, P=0.00)、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OR=3.75, P=0.002)是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超过13.5×109/L、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是孙氏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欧洲评分Ⅱ不能有效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孙氏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前及术中采取措施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轻炎性反应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主动脉手术脏器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观察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的运动能力特点。方法纳入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术后行早期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3个月内行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40例,以手术日至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日的天数将患者分为出院组(术后30 d内,20例)、术后1月组(术后30~60 d,10例)和术后2月组(术后60~90 d,10例),探讨不同时段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特点;另将20例出院组按手术类型又分为大血管组(9例)、搭桥组(6例)和瓣膜组(5例),并进一步观察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出院时(术后30 d内)的运动能力,即观察不同时段和不同手术类型的所有患者从静息开始运动到无氧阈强度时的心率变化、收缩压变化,以及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无氧阈值以上的心肺运动试验,未发生运动意外等不良事件。①不同时段患者的运动能力:出院组达到无氧阈时的心率上升(8.8±7.1)次/min,显著低于术后1月组[(17.0±5.9)次/min]和术后2月组[(18.3±10.5)次/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组的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分别为(8.0±1.5)和(11.0±2.9)ml/(kg·min),显著低于术后1月组[(11.2±3.1)和(15.6±4.2)ml/(kg·min)]和术后2月组[(11.9±2.6)和(15.7±2.8)ml/(k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月组与术后2月组的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收缩压变化值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0 d内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的运动能力:大血管组和搭桥组术后患者的无氧阈[(7.2±1.3)和(7.8±0.7)ml/(kg·min)]及峰值摄氧量[(10.4±2.9)和(9.4±1.3)ml/(kg·min)],分别明显低于瓣膜组[(9.6±1.5)ml/(kg·min)及(14.2±2.3)ml/(kg·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在术后30~60 d显著提高,而大血管术和搭桥术患者术后30 d内的运动能力明显低于瓣膜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根部病变外科治疗的经典和非经典术式的适应证和前景,总结经验教训。方法:2003年至2006年在8例新术式的基础上,我们对2000年至2004年北京安贞医院75例连续经典Bentall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或重建术的适应证原则,即瓣环直径<28mm且瓣叶无明显病变,计算其潜在的应用百分率。结果:75例Bentall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4.0%。4例改良Bentall术和4例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无手术和住院死亡,1例Yacoub术后第8个月因继发主动脉瓣返流而行2次瓣膜置换术。75例Bentall术中理论上适合进行瓣膜保留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者有18例(24.0%)。结论:经典Bentall术依然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和升主动脉扩张的标准术式,改良Bentall术理论上可能延长机械或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更适合儿童马方综合征患者;尽管Yacoub术和David术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复发的缺点,但是对主动脉瓣正常的根部病变是一种理想术式,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LSCA)-左颈总动脉(LCCA)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14例主动脉弓远端病变行支架象鼻植入联合LSCA-LCCA转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69(52±14)岁。术前合并高血压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5例,陈旧性脑梗死1例。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Bentall术1例,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1例。结果无院内死亡。同期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21±7)h、(43±19)h。胸骨哆开再固定1例;以支架象鼻为锚定区,胸降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1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失访,其余患者无死亡,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支架象鼻术联合LSCA-LCCA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可同期处理主动脉近端病变和封闭主动脉弓远端病变,获得满意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接受杂交手术(Hybrid arch repair,HAR)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远期预后结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共87例患者因主动脉弓部疾病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HAR治疗,男76例,女11例;年龄(62.2±9.6)岁。2例为0区,46例为1区,39例为2区。结果:5例(5.7%)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白介素血清浓度变化,.方法 随机采集4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患者血清样本.健康对照组15例.测定血清样本血清IL-6,8,10,19浓度,并进行血气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行秩和检验和t检验.结果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组较非急性肺损伤组患者ICU时间和呼吸机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IL-6,8,10和19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损伤血清浓度高于非急性肺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介素-6、8、10和19可能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病理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主动和被动改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效果,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改转的原因和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因各种原因被迫放弃OPCABG改转为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患者23例(OPCABG组),同时选择ON-PUMP CABG病例23例(ON-PUMP CABG组)作为对照。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肌梗死史、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舒张末期容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搭桥支数基本配对,对其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ICU监护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及围术期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与ON-PUMP CABG组比较,OPCABG组术中低血压、心室纤颤明显增高,手术时间、ICU监护时间明显延长,术中输血量、IABP使用人数也明显增多(均P〈0.05)。OPCABG组术中改转的原因:持续性低血压11例,心室纤颤6例,低血压并心室纤颤4例,为追求完全血管化2例。改转组围术期死亡人数高于体外循环组(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主动体外循环相比,被动改转体外循环患者手术风险和医疗费用明显增加,改转的主要原因是术中为充分暴露靶血管搬动心脏导致的低血压和(或)心室纤颤,因此在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差的患者进行OPCABG时,如何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和处理恶性心率失常对于术者和麻醉医师非常重要,也许主动采用体外循环更为安全,尤其在刚开展或经验较少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主动脉退行性变、主动脉夹层、马方综合征等可出现主动脉根部扩张,尽管其瓣膜本身未存在或只有轻微病变,最后均可导致主动脉瓣膜反流。对于瓣膜和瓣环本身无或只有轻微病变者,按照传统的手术观点和方式,大多采用带瓣人工血管移植术(Bentall术或Cabrol术),但带瓣人工血管置换改变了正常的生理结构及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治疗结果的性别差异。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共405例患者因A型主动脉夹层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包括广泛性主动脉修复术(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支架象鼻置入术)和局限性主动脉修复术,男295例,女110例;年龄(48.9 ± 11.7)岁。所有计量资料以 ± s或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采用 Student t检验分析变量或非参数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和 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通过 logistics多因素回归进行分析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女性TAAD患者与男性TAAD患者相比,年龄更大[(53.3 ± 12.4)岁对(47.1± 11.0)岁, P<0.001],术前合并糖尿病(9.1%对4.1%, P=0.047)和既往脑血管疾病史比例(11.8%对5.8%, P=0.038)更高,接受全主动脉弓替换联合支架象鼻置入术比例更低(64.5%对82.7%, 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168.0(144.8,201.5)min对190.0(163.0,217.0)min, P<0.001]和CPB时间[99.0 (79.8,118.0)min对107.0(91.0,126.0)min, P=0.006]更短,术后肺部感染比例(14.5%对5.8%, P=0.004)和卒中发生率(15.5%对8.1%, P=0.030)更高。女性和男性TAAD患者术后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对7.8 % )。 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是TAAD术后发生卒中( OR=2.574,95% CI:1.198~5.531, P=0.015)和肺部感染( OR=2.610,95% CI:1.180~5.772, P=0.018)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性别对TAAD修复术后死亡比例并无显著影响,但是女性TAAD术后发生卒中和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