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81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04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泼尼松龙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1例确诊为婴儿痉挛症的患儿分为泼尼松龙治疗组(泼尼松龙组,43例)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组(ACTH组,48例)。泼尼松龙组患儿给予静滴泼尼松龙磷酸钠酯2.0 mg/(kg·次),q12 h,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滴注。ACTH组患儿静滴ACTH 20 IU/d。比较两组治疗1、2、4周后的总体有效率、患儿智商(DQ)和智力指数(M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3年内病情复发率。结果 ACTH组治疗1、2、4周后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3%、93.75%、97.92%,高于泼尼松龙组(74.22%、83.72%、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治疗4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3年内复发率低于泼尼松龙组,而患儿的智商和智力指数评分高于泼尼松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H对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疗效优于泼尼松龙,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较泼尼松龙显著降低,提示ACTH能明显改善婴儿痉挛症的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全身不良反应较轻,且疗效与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结合病案1则,探讨中西医结合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个共性问题。认为本病患者除呼吸道表现外,消化道症状同样较为突出。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价将肺部CT检查和病毒核酸检查综合分析;中期着重毒痰瘀,用药防肝损;晚期应肺肠同治;恢复期多健脾益肺,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属于中医"胃痛""痞满""嗳气"等范畴,病因多样,但病机关键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阻滞,运化无力,容易引发饮食积滞,临床上使用理气消导法治疗脾胃气机失调,饮食积滞内生引起的慢性胃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颅颌面部骨纤维发育不良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图书馆和Cochrane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对颅颌面部骨纤维发育不良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研究,以未出现视力损伤患者为试验组,出现视力损伤患者为对照组,提取手术后出现视力损伤患者数合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未出现视力损伤时,进行手术治疗完全不会增加视力损伤的发生[OR=0.39,95%CI (0.18~0.86),P=0.02],各研究之间同质性良好[Chi2=8.63, df=9(P=0.47); I2=0%],且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手术治疗颅颌面部骨纤维发育不良并不会增加患者视力受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及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为治疗预防感染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96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1例;对照组产妇于术后回病房后开始给予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研究组产妇于术前30min时开始给予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对两组产妇的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最高体温、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产妇术前及术后1d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后感染率和产褥感染率分别为5.82%和0.21%,对照组产妇分别为9.56%和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最高体温和切口愈合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4.26±0.41)d和(7116.45±282.36)元,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术前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在术后1d时的血清PCT、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3.12±0.52)μg/ml、(8.15±1.51)mg/ml、(78.82±6.39)pg/ml、(53.18±5.64)pg/ml,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人们发现中药治疗可以在多种药效的共同作用下,一起针对疾病的靶目标进行综合治疗,进而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与治疗过程的药理学展开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中药药物在心血管治疗中的临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哮喘缓解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于每年贴敷结束时行肺功能检查,每3个月随访1次并记录患者每次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及每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随访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有效率为75.2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后第2年,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_1),FEV_1占预计值%(FEV_1%),呼气峰流速(PEF)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PEF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第3年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PEF均较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贴敷后第3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安全性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21例患者出现皮肤水泡,予以局部处理后水泡吸收,未影响下次穴位贴敷,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可以明显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治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明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12年10月至2020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22例8号染色体三体BD的住院患者,并检索中英文文献库中BD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的患者共46例,对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2例8号染色体三体的BD患者中,男5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45.6±11.4)岁。临床特点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100%),外周血细胞减少(100%),外阴溃疡(86.4%),皮肤损害(63.6%),针刺反应阳性(46.4%)和关节炎(27.3%)。所有患者均出现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异常,5例表现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22.7%),15例合并肠道溃疡(68.2%),1例(4.5%)头颅MRI发现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灶(约20 mm×15 mm)、灶周水肿,可能为低级别胶质瘤所有患者均无眼睛、心脏和血管受累。与文献检索的46例患者比较,我院收治的22例患者仅合并MDS的比例不同(P<0.001),其余表现均相符。5例患者表现符合MDS(22.7%),其余17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骨髓细胞形态异常,合并MDS与不合并MDS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比较,血红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发病年龄、性别、肠溃疡、白细胞、血小板、ESR、CRP等均无明显差异。与不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BD的患者比较,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的患者女性占多数(P=0.040),眼睛损害少见(P=0.033),肠溃疡多发(P<0.001)以及更易合并MDS(P<0.001),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外阴溃疡、关节炎、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病变、血管病变以及心脏病变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8号染色体三体的BD患者常见外周血细胞减少症和肠溃疡,在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别于典型的BD或MDS。  相似文献   
10.
陈姝宁  孔为民  罗丹 《安徽医学》2021,42(4):432-435
目的 观察宫颈癌手术(单纯手术、手术+放疗及手术+同步放化疗)后患者膀胱麻痹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99例经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截止至2019年6月.随访跨度为术后1个月~术后11年.计算患者治疗后膀胱麻痹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出现膀胱麻痹(阳性)进行分组,阳性组为35例,阴性组为6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分期、治疗方案和术后时间的差异.结果 ①本次研究中,患者平均随访32个月.宫颈癌术后膀胱麻痹的发生率为35.4%.②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分期和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和治疗方案(单纯手术、手术+放疗、手术+同期放化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宫颈癌分期(OR=18.569,95%CI:4.221~40.674,P<0.05)、术后随访时间(OR=0.308,95%CI:0.028~0.659,P<0.05)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癌术后膀胱麻痹发生率较高.其中临床分期和术后时间是膀胱麻痹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