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项僵硬、功能受限以及上肢麻木、酸胀等。伴随电子产品的普及、工作模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环境的失衡,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甚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CSR中医治疗主要有针灸、推拿、中药、康复等。本文针对近年中医治疗CSR的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概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病案1则,探讨中西医结合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个共性问题。认为本病患者除呼吸道表现外,消化道症状同样较为突出。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价将肺部CT检查和病毒核酸检查综合分析;中期着重毒痰瘀,用药防肝损;晚期应肺肠同治;恢复期多健脾益肺,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3.
气虚证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风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不同强度的气虚证会引起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的改变,因此,心率变异性是评价气虚证患者症状的一个有价值的客观指标。本研究对不同针灸方法、不同选穴方法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从针刺对心率变异性的调节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和治疗方面探讨气虚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究气虚证和心率变异性的调节机制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以"双固一通"针灸法为核心,强调"正气"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标本配穴"法,并对"标本配穴"的中医理论基础和意义内涵、重点腧穴的配伍运用及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以期为针灸腧穴选择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丰富针灸腧穴配伍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结合《针灸学》的课程体系,从混合式学习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混合式学习下注重教学资源的创建和推广,以及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等方面,分析其应用于《针灸学》教学的可行性。混合式学习的开展,对丰富课堂文化、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师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0只。采用腹部皮下注射ISO制作心肌缺血模型。LY294002组和IGF-1组分别在造模当日给予LY294002溶液和IGF-1溶液注射,所有针刺组在造模前进行电针针刺预处理。试验结束后采用Evans Blue-TTC双染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指标IS/LV(梗死心肌面积/左心室心肌)和ARR/LV(危险心肌/左心室心肌),TUNEL技术测定心肌细胞AI(凋亡指数)。结果其他各组IS/LV、ARR/LV和AI均比正常组相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IGF-1组、内关组和标本配穴组IS/LV、ARR/LV和AI均比模型组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Y294002组和标本配穴+LY294002组的IS/LV、ARR/LV和A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IGF组IS/LV、ARR/LV和AI比标本配穴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关组、LY294002组和标本配穴+LY294002组的IS/LV、ARR/LV和AI高于标本配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在对大鼠慢性心肌缺血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上优于单取内关穴,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刺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取穴针刺对高脂血症脂类代谢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该法调整脂类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嘱予低脂饮食):药物组、针刺组、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脂蛋白(sp0)B/ap0AI]及NO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外,在调整脂类代谢方面,其他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AI方面,其他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组间比较,针刺组较药物组效果好(P<0.05);对血清NO水平的影响,治疗后其他两组在原低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组间比较,针刺组较药物组效果好(P<0.05)。结论:从脾论治取穴针刺调整脂类代谢疗效确切,可作为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AI有关。  相似文献   
8.
9.
择时针灸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时针灸是依据中医气血流注盛衰的规律,选择一定时间进行针灸的方法。现将近二十年来,有关择时针灸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临床运用临床上将择时针刺法运用于痛证、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如治疗痛证,司氏[1]、刘氏[2]通过近600例的临床观察表明:逢时开穴较一般的循经取穴的疗效更佳,若结合辨证则疗效最优。徐氏[3]对3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用徐凤《针灸大成》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时开穴,另设30例做对照,以循经取穴为主,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甲法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严氏[4]将纳子法与西药治疗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针刺30名健康人不同穴位,观察针刺前后胃电平均幅值、频率的变化,比较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结果:胃电振幅均值针刺后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与针刺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足三里要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优于阳陵泉、曲池、外关、内关(P0.05,P0.01);对于胃电振幅变化率,针刺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变化率明显,高于曲池、内关、合谷、外关(P0.05,P0.01),足三里要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高于阳陵泉(P0.05,P0.01),其它穴位间未见明显差异;针刺前后对胃电频率无影响。结论: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具有不同影响,不同穴位对健康人胃电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