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糖蛋白 (E1E2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研究HCVE1E2蛋白属性及基因免疫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HCVE1E2区基因上、下游引物 ,分别引入BglⅡ及EcoRI酶切位点 ,以含有HCVH株基因序列的质粒pBRTM/HCV1- 30 11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HCVE1E2区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然后通过酶切和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 ;将此表达载体转化入表达菌BL2 1(DE3)pLySs诱导表达 ,并采用SDS -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经酶切及序列测定分析表明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HCVE1E2 ;SDS -PAGE显示目的蛋白大量表达 ,且呈非溶状态。结论 :HCVE1E2融合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 ,为HCVE1E2蛋白的制备及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创口净的抗菌作用及其机理,对创口净作了抗菌效价测定和常见病原菌的抑菌试验,并与常用消毒剂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创口净能有效地杀灭多种病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4μg/ml,绿脓杆菌为12.5μg/ml,大肠杆菌和少量常见病原菌均在1.6μg/ml左右。且在用药后2.5min就能杀灭绝大多数细菌,比75%乙醇、0.1%新洁尔灭和0.05%洗必泰更为优越。耐药诱导试验和临床试用证明,一般病原菌对创口净不易产生耐药性。电镜观察发现,创口净能破坏细菌菌膜,使其通透性增加,从而杀灭细菌,这可能是创口净抗菌作用的机理之一。因此,创口净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广谱抗菌剂,用于各种创伤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析了不同胎龄脾、胸腺细胞培养上清和血清sIL-2R的变化。结果显示:(1)胎儿脾、胸腺细胞体外在rIL-2和抗CD3刺激下,上清中可产生高水平的sIL-2R。并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显著增高(P<0.01);(2)胎儿脾细胞培养上清SIL-2R明显高于胸腺(P<0.01);(3)胎儿血清sIL-2R显著高于成人,并随胎龄的增大逐步下降.胎龄与sIL-2R水平呈负相关。结果提示:sIL-2R不仅是胎儿淋巴细胞活化的标志,还可能在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胎儿血清sIL-2R增高并随胎龄成熟而下降,推测可能参与胚胎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体内外研究了抗Thy-1McAb抗排斥的机理发现:(1)该抗体体外在补体参与下能够杀伤小鼠胸腺细胞,不依赖补体能够抑制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2)体内注射可以抑制小鼠脾细胞对ConA和PHA-P诱导的T细胞增殖,但不影响LPS对B细胞的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E2包膜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V E2包膜糖蛋白是HCV的结构蛋白之一,具有重要的受体结合位点和抗原表位,在病毒感染和宿主免疫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其分子和功能特性的研究对HCV作用机制及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E2蛋白在病毒的入胞作用,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及其在疫苗研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系DC2.4 TLR7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用RPMIl640完全培养液培养DC2.4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LPS刺激前后的细胞形态特征,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TLR7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LPS刺激前后,细胞中均有TLR7 mRNA转录.LPS刺激前,细胞较小而透亮,树突较少,无,TLR7蛋白表达;LPS刺激后,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粗增多,刺激后12 h、24 h、48 h,TLR7蛋白均有表达,且在3个时间点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结论:LPS可诱导DC2.4中TLR7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皮肤移植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终因机体的排斥反应,移植皮片不能长期存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是诱导同种排斥反应的主要因素,T淋巴细胞是介导排斥反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目前,抑制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根据机理可分为:(1)体外处理移植皮片,降低其免疫原性,如紫外线照射,FA或CSA预处理皮片,表皮细胞培养等;(2)抑制受体免疫功能,延迟排斥反应,如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淋巴结照射等;(3)联合应用。常用的全身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抗胸腺细胞血清(ATS)或抗淋巴细胞血清(ALS)都因特异性差,副作用大,限制了在烧伤临床皮肤移植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发现具有抗移植排斥反应的McAb有以下  相似文献   
8.
TH1/TH2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Th1/Th2变化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了20例正常人,35例慢性丙型肝炎,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中的IFN-γ,IL-2,IL-4和IL-6的水平。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Th2类细胞因子(IL-4,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类细胞因子水平IL-2也增高(P<0.05),然而,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比Th1类细胞因子水平高。结论 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增高以及由此引起的Th1/Th2比值下降可能与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程持续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清IgE水平检测及变应原皮试诊断Ⅰ型变态反应病的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检测变态反应病患者血清IgE的水平及变应原皮试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了150例正常人与223例变态反应病患者血清IgE水平。结果 结果表明:(1)正常人血清IgE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2)各年龄组(小于等于20岁,21-40岁和大于等于40岁)变态反应病患者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吸入性变态反应病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正常对照组(P<0.01),与皮试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血清IgE水平测定对变态反应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与皮试联合应用,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肝脏对调节机体糖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的障碍 ,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2 5例慢性肝病并糖尿病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  2 5例患者诊断为糖尿病前均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 ,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 2 2~ 70岁 ,糖尿病按 WHO1985年诊断标准 ,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 ,诊断糖尿病前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 .病毒性肝炎按 1995年 (北京 )第 5次全国传染病学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收稿日期 :2 0 0 0 -0 3 -2 0 ; 修回日期 :2 0 0 0 -0 5 -10作者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