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苦蘵多糖的醇沉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经超声提取,除脂,除蛋白等工艺得到苦蘵粗多糖,并考察了醇沉条件(醇沉比、温度、pH、时间、浓缩比)对多糖沉淀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研究了苦蘵多糖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及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最佳的醇沉条件(浓缩比4∶1,温度-20℃,醇沉时间16h,醇沉比为1∶4,pH为7)下,多糖提取率为3.15%。多糖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可达80%,对·OH和DPPH也都有很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苦蘵果实中多糖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城市养老机构老年心理健康及自杀的状况,为更好服务老人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贝克(BECK)自杀意念量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17项)评定(HAMD-17)量表,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上海市徐汇区10家养老机构501例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自杀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16.8%的老年人存在抑郁情绪,5.6%老年人存在自杀意念。与无自杀意念人群相比,有自杀意念者HAMA(Z=-7.799,P0.01)、HAMD-17(Z=-8.491,P0.01)及BECK自杀意念评分无论在最近1周(Z=-9.443,P0.01)还是在最严重时(Z=-12.472,P0.01)均明显增高。自杀意念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AMD-17评分及有自杀家族史为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中心城区养老院的老人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相对突出,关注养老机构老人的心理健康能有效降低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和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对4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的45例产后抑郁症给予健康宣教等一般治疗,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DAS总分及脆弱性、完美化、依赖性及自主性态度等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干预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及脆弱性、完美化、依赖性及自主性态度等因子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t=6.37,P〈0.01)。治疗后两组的HAMD总分有极显著性差异(t=6.37,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对产后抑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抗抑郁药是目前治疗抑郁障碍的主要手段。抗抑郁药种类繁多,合理用药甚为重要,但目前临床上仍存在较多的抗抑郁药不合理使用情况。本文结合实例解析临床上常见的抗抑郁药不合理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城乡Alzheimer病家庭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和应付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家庭应付行为问卷(FCQ)对照料者(城市组103名,农村组100名)进行访谈.结 果:城市组存在的心理障碍明显高于农村组.GHQ的影响因素中,城市组偏重于患者方面的因素,农村组偏重于照料者自身的因素,两组FCQ的影响因素也不同.结论:解决痴呆照料者的心理问题和应付行为等需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特征.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05例,其中伴代谢综合征者(MS组)92例,无代谢综合征者(非MS组)113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MS组与非MS组的PANSS及TE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MS组的RBANS总分、即刻记忆因子分及延时记忆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MS组(P<0.05);两组在注意、视觉广度及言语功能因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会加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在即刻记忆和延时记忆方面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8月上海市11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饮酒史)及临床资料[首发年龄、病程、服用抗精神病药情况、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代谢综合征(MS)标准...  相似文献   
8.
9.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VA的发生与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密切相关,发病机制涉及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近年来,中医药在CVA治疗中的优势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尤其在调节免疫平衡缓解CVA患者咳嗽症状、减少复发次数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由CD4+ T细胞分化而来,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是CVA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热点,也是中医药治疗CVA的潜在关键靶标。Th细胞亚群生理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促炎细胞因子与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呼吸道免疫稳态。CVA发病阶段,未成熟的辅助T细胞(Th0)受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类型影响分化为Th1、Th2、Th17、Treg等细胞亚群,Th2细胞增殖引发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Th17细胞过度分化诱发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产生。Th1/Th2、Th17/Treg细胞在数量及功能上相互制约,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易加剧炎症反应的产生,恢复免疫平衡对CVA的气道抗炎治疗尤为重要。该文对Th1/Th2、Th17/Treg失衡与CVA发病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同时对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调控免疫失衡治疗CVA的最新研究进行梳理,为揭示中医药调节免疫平衡治疗CVA的科学内涵及CVA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与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完成全程治疗及随访的产后押郁症患者共110例,37例予认知治疗,38例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35例接受一般随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末分别对3组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及人际问题问卷(IIP)测试。结果认知治疗组和人际心理治疗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后的EPDS总分及HAM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治疗及人际心理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EPDS、HAMD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认知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EPDS总分、HAMD总分及DAS总分均明显低于人际心理治疗组(P〈0.05)。结论认知治疗和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均有疗效,但认知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