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卟啉病的诊断体会(附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卟啉病是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特异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卟啉代谢紊乱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光敏性皮肤损害、腹痛及神经精神症状三大主征[1].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又无特异性,文献报道极易误诊,早期诊断率更低[2].现报道1例不典型症状病例,并复习近15年来有关血卟啉病的相关文献,分析深色尿的出现对诊断血卟啉病的意义,希望对该病的临床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大脑海马区TGF-β1变化。方法将8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40只、模型组4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观察时间点为术后1、2、4、8周。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解剖心脏,计算心肌质量指数[心质量/体质量(HW/BW)和左室质量/体质量(LVW/BW)],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脑海马区TGF-β1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LVEDd、IVSd、LVPWd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且呈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P〈0.01)。模型组心肌质量指数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TGF-β1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大脑海马区TGF-β1表达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男,5 5岁。因双下肢疼痛、乏力0 .5 a,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0 .5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从后腰部以下至双下肢经常出现牵拉样疼痛,尤其在早上睡醒时更明显,严重时象刀割样,弯腰、下蹲可以诱发或加重疼痛,平卧休息可稍缓解,同时伴双下肢乏力,初起尚可独自行走、上楼梯,但行动缓慢,近2个月自觉双下肢疼痛加剧,需扶杖才能勉强行走,当地医院腰椎CT示:腰椎退行性变,L4 / L5椎间盘变性并轻度膨出,左侧隐窝变窄。起病以来无头痛、头晕、腰部束带感,无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无大便困难,体重下降5 kg。10 a前曾患肺结核,2 0 0 0 - 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获取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并在Fmrl基因敲除小鼠(脆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上观察柴胡桂枝汤挥发油的抗癫痫作用,及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将30只30日龄的Fmrl基因敲除小鼠(KO)和30只30日龄的野生型小鼠(WT)分别分成两组(KO空白组和KO用药组,WT空白组和WT用药组),按1.7ml/kg的剂量腹腔注射柴胡桂枝汤挥发油,观察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小鼠旷场行为的影响,并取不同部位的小鼠脑组织制成1:10(重量体积比)的组织匀浆,测定SOD活性及MDA、NO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用药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总路程、穿过各区的次数减少:脑组织中SOD活性增高,而MDA、NO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探索性、兴奋性、运动性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癫痫作用与清除自由基、阻止过氧化物生成,减少NO的神经毒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6.
抵克力得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克力得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梁利安李少明黄庆晖抵克力得(Ticlid,TP,力抗栓)是法国Sanofi公司提供的广谱血小板聚集抑制剂。80年代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血栓性疾病中。但该药所致粒细胞缺乏症毒性反应国内未有过报道,现报道1例。临床资料患者,男,7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及海马区GSK-3β的变化。方法:将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l、2、4、8周应用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心肌重量指数[心重/体重(HW/BW)、左室重/体重(LVW/BW)];免覆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脑海马区GSK-3β和P-GSK-3β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LVEDd、1VSd、INPWd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且呈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P〈0.01),模型组心肌重量指数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心肌和海马组织p-GSK-3β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大脑海马区p-GSK-3β表达量明显增高,GSK-3β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一种民间常用的治疗感冒的具有民俗特色的中药。为了检测臭灵丹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体外的中和杀伤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和抑制实验和增殖抑制实验,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培养法观察臭灵丹萃取物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观察2种实验中臭灵丹萃取物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效价的影响,同时采用Real time RT-PCR定量检测流感病毒的拷贝数,比较臭灵丹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臭灵丹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作用72 h后,中和实验组H1N1病毒血凝效价下降了8倍,而增殖抑制组,H1N1病毒血凝效价也分别下降了2倍和4倍;Real time RT-PCR的检测结果表明,臭灵丹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和H1N1病毒的抑制率为72.5%,而增殖抑制组的抑制率为25.3%,石油醚萃取物中和H1N1病毒的抑制率为60.2%,增殖抑制组为81.4%。由此可以得出,臭灵丹乙酸乙酯萃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及直接的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导师制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规范化的住院医生培训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导师制逐渐被引入到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教育管理中来。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导师制能保证住院医生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培养质量,最终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基本功扎实、并具有一定科研思维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容量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高潮气量组(HCL+HV组)和盐酸+低潮气量组(HCL+LV组),每组10只。两个模型组麻醉后均从气管注入0.1 mol盐酸。HCL+LV组通气容量为6 ml/kg体重,通气末正压为3 cm H2O;HCL+HV组通气容量为15 ml/kg体重,通气末正压为0 cm H2O。各组大鼠连续通气6 h后处死,行肺泡灌洗并取肺及脑海马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的相关指标。对照组麻醉后无需特殊处理即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可见肺组织中ARDS病理改变,海马组织中间质血管轻度扩张充血。与对照组比较,HCL+HV组和HCL+LV组的脑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S-100β及IL-6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HCL+HV组相比,HCL+LV组脑组织中MIP-2、IL-6及S-100β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HCL诱导的ARDS大鼠在机械通气情况下有远隔部位脑损伤的表现,低容量机械通气对ARDS大鼠的脑损伤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