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β防御素2(BD2)融合血管内皮钙粘附素(VE-Cadherin)胞外段重组质粒,以期探讨其免疫后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方法PCR扩增成熟BD2片段和VE-Cadherin胞外段。以连接肽连接成熟BD2片段和VE-Cadherin胞外段,通过重叠PCR构建融合分子。将所得三种片段插入到pSecTag2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T26肿瘤细胞,RT-PCR检测其表达。取转染COS细胞后的上清液做趋化实验,检测融合分子对树突状细胞(DC)的趋化作用。所得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后,皮下植入包裹CT26肿瘤细胞的藻酸盐微球,检测血管生成情况。结果测序证实三种质粒构建正确,能在真核细胞中顺利表达。BD2融合重组质粒和未融合的BD2质粒转染细胞后的上清液趋化DC的能力相近(P>0.05)。与其余各组质粒免疫相比,融合重组质粒免疫后能够显著抑制藻酸盐微球中肿瘤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P<0.01)。结论BD2融合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后的重组质粒免疫动物后能在体内有效地打破机体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注射液是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C41H68O14)]提取制成的注射用中药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降香水溶性提取物制成,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原儿茶酮、原儿茶酸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效.根据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气血相关理论,以及"治病求于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临床将黄芪、丹参配伍应用,发挥二药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现就二药联合在临床的应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济源市群体性并殖吸虫病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我省并殖吸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使用ELISA方法对被调查者血液进行并殖吸虫IgG抗体检测,使用改良加藤法和消化沉淀法分别对粪便和痰液样本进行并殖吸虫虫卵检测。使用双筛水沉法检测疫源地中间宿主(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使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1.56%的师生因感染并殖吸虫而患病,老师并殖吸虫病发病率高于学生(χ~2=13.870, P0.001),吃生的或烤的溪蟹的师生并殖吸虫病患病率(55.56%)要远高于未食用溪蟹的师生(2.86%)(χ~2=16.995,P0.001),且相关性很强(RR=19.44)。病例以肺部临床表现为主,多数病例(77.8%,7/9)潜伏期在并殖吸虫病一般潜伏期之内,从1例患者的血痰中发现了并殖吸虫虫卵;疫源地54.55%的第二中间宿主中检出斯氏并殖吸虫囊蚴。结论这是一起因生食半生食溪蟹而致的群体性并殖吸虫病感染事件,当地人群有较高感染风险,并殖吸虫病应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贫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实体肿瘤患者贫血发生情况争贫血类型.方法 对2007年2~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3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收治患者中有120例存在贫血,发生率59.7%,其中以消化系统肿瘤贫血发生率最高为74.5%,其他实体肿瘤66.7%,淋巴瘤58.8%.泌尿生殖系统肿瘤53.5%.呼吸系统肿瘤53.4%,乳腺肿瘤16.7%.在入院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贫血发生率为70.5%,曾经做过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为68.3%.做过放疗的患者中为60%,做过化疗的患者为63.5%,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为57%,未行抗肿瘸治疗患者为46.9%.结论 恶性实体肿瘤忘者贫血发生串高,同抗肿瘤治疗有关,而且以正细胞正色素贫血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及手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60-75岁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术前DP(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化疗结合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只用DP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一周期、两周期后、手术后7天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ometry,FCM)检测T细胞亚群百分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含量变化。结果:化疗一周期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无差异(P>0.05);化疗两周期后及术后7天,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应用于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可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化疗、手术耐受性及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脂蛋白a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我院12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同期122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血清脂蛋白a浓度,比较其差异。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异常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癌组患者中,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异常率IV期>III期>I~I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脂蛋白a可能与肺癌的分期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组21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连用2个周期后进行影像学检查、CA125评价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38.1%,恶心呕吐发生率17例(80.9%),神经毒性、感觉异常占13例(61.9%),白细胞下降15例(71.4%);血小板下降13例(61.9%);红细胞下降9例(42.9%)。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患者疗效确切,毒性反应低,耐受好,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配合放、化疗减轻脑转移肿瘤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 15例脑转移肿瘤患者入组,6例进入依达拉奉组,9例进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放、化疗,及脱水治疗,依达拉奉组同时给以依达拉奉14d。对两组患者的肝、肾功,KPS评分、影像学变化及ESS评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依达拉奉组没有发现该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且用药前后肝、肾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的脑水肿体积及ES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脑转移肿瘤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安全,并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色谱分析和计算机图谱解析,用RP-HPLC法建立了勒马回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Beckman U1trasphere OD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流速为1.0 mL/min.结果:勒马回注射液各成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主要峰可作为该注射液的指纹图谱,适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并对不同批注射剂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 本文建立了勒马回注射液主要峰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系统地反映了勒马回各主要成分的全貌,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勒马回注射液的鉴别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开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国和全球53个国家。该疾病的部分临床表现同恶性肿瘤类似,给及时发现感染患者,排除肿瘤患者带来困难。绵阳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肿瘤流行病调查发现高发肺癌和食管癌。我们根据川西北地区的疫情、肿瘤发病、治疗特点制定了鉴别诊断要点专家共识,以满足临床医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