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干预对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肠道准备效果及普通肠镜检查患者检查中疼痛感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两组患者预约时行一般情况调查,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预约时加入肠道准备微信护理群,护士根据预约时调查结果通过微信群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并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检查前心理状态、检查中疼痛感。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SAS评分、肠道准备质量、检查中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个体化干预可有效缓解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心理,提高肠道准备质量,减轻检查过程中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NE、5-5-H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1、2、3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NE、5-HT水平变化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失眠、乏力、口干及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血清NE、5-HT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木香顺气丸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方法:对木香、苍术、厚朴三种中药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对丸剂中厚朴酚、和厚朴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下的规范治疗,对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入选调查的59例门诊哮喘患者要求同时填写CES-D量表、ACT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在健康教育指导下规范治疗后复诊并再次填写上述量表,对前后两次所得量表的数据以CES-D评分按有否抑郁情绪排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有抑郁情绪的哮喘患者规范治疗前占40.7%(24/59),经规范治疗后降低为13.6%(8/59),配对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无抑郁情绪两组组间比较可见,规范治疗前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除活动受限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外的3个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后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除活动受限和心理因素外的3个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规范治疗前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规范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规范治疗前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及构成生存质量5因素中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和对刺激原的反应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与ACT评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其他2个因素则未见明显相关(P〉0.05),规范治疗后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除活动受限和心理因素外的3个因素皆呈显著差异(P〈0.05),且与ACT评分也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症状和对刺激原的反应是影响哮喘人群抑郁情绪最具共性的因素,心理因素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也影响哮喘人群抑郁情绪值得引起重视;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配合规范治疗、控制症状和减轻抑郁情绪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哮喘控制测试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表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4例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并闻及哮鸣音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GINA的治疗规范治疗2,3个月后,测定FEV1及FEV1%并同时填写5分制哮喘生存质量量表和ACT量表,并以生存质量量表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量表的趋同性和一致性,并用FEV1%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同时通过相关分析对两种量表进行相关度和可信度检验。结果5分制哮喘生存质量量表与ACT和FEV1%具有良好的趋同性和一致性,且生存质量量表与ACT量表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具显著意义(r=0.709,P=0.000)。结论ACT完全可在中国应用,尤其在乡镇基层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群和欠缺肺功能测定设备的卫生院,ACT不失为一种可信度高的哮喘控制评价工具。另一方面,哮喘控制良好与否与患者吸入气雾剂或干粉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将正确的吸入方法交授给支气管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7.
年龄和康复锻炼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复锻炼干预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muscular clystro-phy,DMD)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是否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有文献报告,12岁是DMD患者肺活量变化的分界线,12岁以前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3岁以后迅速下降[1]。本文拟通过65例DMD患者肺通气功能测定结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性胸水发生率为10.4%,其中位于右侧者82.4%,双侧者13.2%,左侧者4.4%。胸水性质多为漏出液。经治疗后胸水消退者35例,减少者11例,无变化或增加者22例,其中死于并发症16例(23.5%)。死因中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5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较常见,且多为右侧,其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空腹血糖受损(IFG)是糖尿病(DM)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增加[1],每年都有许多患者转化为DM新发病例.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2]建议将IFG切点由6.1 mmol/L下调至5.6 mmol/L.应用新的切点,人群中糖耐量受损和正常血糖间构成比将发生变化,而老年人IFG往往缺乏临床表现,老年DM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收集1500例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资料,并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1500例老年人IFG患病率ADA、WHO标准分别为47.7%及24.1%,进行健康教育后两种标准男女IFG患病率分别为28.5%和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老年人IFG患病率及其糖、脂代谢异常影响显著,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