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中情志病的一般治疗规律.方法:查阅并分析《金匮要略》中关于情志病的相关记载.结果:《金匮要略》中涉及到情志异常的条文有很多,有些是出现在杂病过程中的异常情志症状,有些则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如百合病、虚劳虚烦不得眠、奔豚气、梅核气、脏躁等.《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的情志病应针对病因,辨证论治,提出了滋阴清热安神、平冲降逆、开郁降逆化痰、养心安神和中的治疗方法.结论:《金匮要略》中情志病的治疗规律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医临床研究以定性评价为主,并且评价标准过于宽泛,评价结果碎片化,难以体现中医治疗的整体调节作用。模糊综合评价(FCE)根据模糊数学方法,对多属性的评价对象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评价,在中医临床的疗效评价中可能具有独特优势。将核心指标集(COS)的概念引入FCE中,通过建立COS赋权指标、定义评语集、形成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和合成模糊矩阵算子等几个步骤,初步构建中医临床疗效FCE的流程,为FCE方法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内皮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lP、Wanfang Data、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7个数据库,查找关于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内皮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涉及1325名患者。经Meta分析发现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术后各内皮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具体为指标NO[MD = 9.57,95%CI(8.22,10.93),P <0.00001]、指标vWF[MD = -31.60,95%CI(-41.47,-21.72),P < 0.00001]、指标ET[SMD=-0.92,95%CI(-1.49,-0.35), P < 0.01]、指标ET-1[SMD = C-2.19,95%CI(-3.11,-1.27),P < 0.00001]、指标FMD[MD = 1.81,95%CI(1.26,2.37),P < 0.00001],各个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更能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的内皮功能。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且存在异质性较大问题,上述结论仍需通过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血必净注射液与3种抗生素并用对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肝脏荧光标记的斑马鱼为动物模型,设置对照组、抗生素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1 000 μg/mL、左氧氟沙星片800 μg/mL、阿莫西林胶囊400 μg/mL)组、血必净注射液(2.5、5.0、10.0 μg/mL)+抗生素组,连续给药72 h,每24 h更换暴露液,给药结束后,显微镜下拍照,统计肝面积、肝脏荧光强度。收集样品,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和血必净注射液的安全浓度范围内联合用药未发现斑马鱼死亡,未发现毒性加剧;在左氧氟沙星片和血必净注射液的安全浓度范围内联合用药未发现斑马鱼死亡,未发现毒性加剧;在阿莫西林胶囊的安全浓度范围内,联合应用10 μL/mL血必净注射液可导致斑马鱼全部死亡;联合应用5 μL/mL血必净注射液可导致部分斑马鱼死亡,剩余斑马鱼肝毒性加剧,与阿莫西林胶囊单用组比较,肝面积及肝脏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并用不会对斑马鱼的肝脏造成损伤。阿莫西林胶囊与血必净注射液并用时增加斑马鱼的肝损伤风险,应控制阿莫西林胶囊的处方浓度,并重点观察患者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用3年时间筛选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导致难以像化学药、生物制剂等直接简单地评估其多维度的临床价值;同类产品选择的评价指标有很大差异,使同类中药品种间疗效优势难以体现。前期在核心指标集和模糊数学基础上构建的中医临床疗效模糊综合评价法可能会解决以上问题。该研究以冠心病心绞痛为例,构建了冠心病心绞痛中成药临床疗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既往规范的研究,进行了数据完整和不完整时模型应用的验证。结果显示,数据完整的原始研究未能对不同干预措施的综合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显示原始研究仅在不同方面呈现了不同干预措施的优劣,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出3种干预措施的综合临床疗效等级均为Ⅱ级;数据缺失的原始研究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论相同,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符合逻辑,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突出具有整体临床疗效优势的品种,可能是中药品种筛选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病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辨识病机在中医临床诊疗中至关重要。通过梳理古今医家对病机理论的论述和发挥,总结了中医病机的内涵要素:病因、病性、病位、病症、病情、病理因素和病势。提出以病机为主导集成中医临床个体化信息、探索建立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病络是邪气侵袭络脉或正虚以及络脉本身的病变,导致络脉的形质改变或功能异常,造成相应脏腑组织器官损伤,引起疾病或病证的一种基本病机。通过分析病络与脑、心、肾疾病的相关性及脑、心、肾疾病从络论治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提出在病络理论指导下构建脑、心、肾一体化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的思路,以期指导病络理论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候类中药的研究是近几年中药创新研究的热点,但评价证候类中药的临床疗效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对证候命名达成共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制作合理、公认的证候诊断量表和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是研究客观化的前提;构建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是减少不同研究异质性的方式。采用基于注册登记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以证统病研究和病证结合研究,可以进行证候类中药主治优势病种的筛选及治疗特定证候最佳中药的筛选;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可以严格验证方-证-病-效的关系;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个体进行方证相应研究,及证候类中药新药和辨证论治比较研究,以探寻证候类中药的合理性及中医辨证论治的意义。最后,结合循证目标成就量表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构建以个体化评价为基础,证候疗效评价为主的综合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治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6例Ⅱ/Ⅲ期HER-2阳性乳腺癌意向人群分为两个队列,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治疗队列及单纯西医治疗队列。疏肝益肾方,1剂/d,服药至少3个月。西医按照NCCN指南给予标准化治疗。结果疏肝益肾方能显著改善患者总生活质量,潮热汗出及疲劳、失眠的发生率及程度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西药组低。结论疏肝益肾方能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