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血小板膜微粒的制备及止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微粒(IPMs)的制备工艺,并对研制的IPMs的止血功能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方法用街头采集的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轻离心去除红细胞后,用生理盐水洗涤血小板并调血小板浓度为2×109/ml,置-80℃反复冻溶3次,再用生理盐水洗涤,然后置60℃、20h灭活病毒,用高压匀质机进行匀质化破碎血小板膜,即为IPMs。用粒度测定仪检测IPMs的粒度;应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检测IPMs的体外促凝血活性;将IPMs输入血小板减少症兔出血动物模型体内,观察IPMs止血效果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制备的IPMs颗粒均匀,大小为200~300nm;50μg/mlIPMs相当于250×109/L新鲜血小板的体外促凝血活性;将IPMs按2mg/Kg输入兔血小板减少症的出血动物模型体内,在输注2~12h内,兔耳出血时间和APCT均明显缩短,而其他凝血指标(PT、APTT、Fg、TT)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小板膜微粒止血效果好,输注IPMs并不影响凝血系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生物止血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latelet-derived membrane microparticles,PM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出PM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P的释放量,确定制备PMP时凝血酶的最佳应用浓度。以体外培养HUVEC为载体,通过噻唑蓝(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不同浓度的PMP对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2、1.5、1.0和0.5U/ml凝血酶激活血小板后PMP的释放率分别为28.7、47.7、50.1和43.9%;HUVEC的增殖与PMP呈剂量依赖关系。在培养液中添加40μg/mlPMP时,HUVEC增殖是空白对照组的1.8±0.3倍;10μl/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的HUVEC增殖是空白对照组的1.9±0.5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MP能抑制HUVEC的凋亡,40μg/mlPMP组的细胞凋亡率为(3.9±0.4)%,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9.4±0.5)%(p〈0.05)。VEGF(10μl/ml)对HUVEC细胞的凋亡无明显抑制作用,其凋亡率为(8.0±0.8)%。结论:用1U/ml的凝血酶刺激血小板释放的PMP较为均一,且释放量最大,可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利用兔动物模型研究了糖基化对4℃冷藏保存人血小板体内生存的影响。静脉输注棕榈酸乙酯(0.75g/kg)抑制兔网状内皮系统以建立兔动物模型;应用核素标记法检测血小板生存时间;取浓缩人血小板悬液(2×1012/L),添加5g/L的尿嘧啶二磷酸半乳糖(UDGGal),置4℃冰箱冷藏保存,尔后测定输入兔模型体内的冷藏人血小板的生存率。结果表明:添加UDGGal的人血小板,冷藏保存10天后输入兔模型体内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与新鲜血小板对照组相近(P>0.05);输注兔模型体内2小时时的血小板生存率在新鲜血小板对照组、冷藏糖基化血小板组和冷藏空白对照组分别为(68.9±8.5)%、(65.4±8.0)%和(5.0±2.6)%。结论:尿嘧啶二磷酸半乳糖能保护冷藏保存的人血小板,延长冷藏人血小板在兔模型体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与甲强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免疫炎性易栓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8例SLE患者经肾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予SLE活动指数(SLEDAI积分)评价病情活动程度;流式细胞术(FCM)监测B细胞清除、T细胞亚群及炎症介质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物(LA)水平;以磁珠法检测血凝常规、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等。结果随访第1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D19和CD20降至"0";至第3个月全组SLEDAI评分〈4分,Th1(IFN-γ)、Th2(IL-4)及CD11b、CD25水平均接近正常;随访至1年上述指标维持在正常值内。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UC-MSC所具有的靶向作用,能有效清除外周血致病性B细胞,恢复Th1/Th2免疫平衡状态,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促进机体免疫重建,恢复凝血-抗凝系统平衡,从而改善机体免疫炎性易栓状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指标,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该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黄疸、贫血、肾损害,乳酸脱氢酶、D-D聚体升高,诊断血栓性微血管病,停用环孢素、他克莫司,给予大剂量甲强龙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并发症,及早诊断和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是细胞的一种表观遗传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基因表达的机制.当DNA异常甲基化时会导致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沉默,促使肿瘤的发生[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IAG半量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收治的26例老年AML及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AG组13例及地西他滨组13例,CAG组患者按照CAG方案进行治疗,地西他滨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HAG/IAG半量预激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地西他滨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84.62%,总体生存期(36.2±11.8)个月,同CAG组相比具有明显治疗优势(P<0.05)。地西他滨组不良反应轻,患者没有肝肾功能的损害,在发生例数上明显低于CAG组。结论地西他滨联合HAG/IAG半量预激方案能有效治疗老年AML及高危MDS,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老年AML及高危MDS患者的有效,低毒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以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为添加剂的血小板冷藏保存方法。采集兔心脏血,按常规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PC),在悬液中添加UDP-Gal,放4℃冰箱储存10天。尔后观察血小板(Plt)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血小板促凝活性实验(PF3aT和APCT)和血小板凋亡(apoptosis)的变化。将冷藏兔血小板用Cr51标记后,检测输入兔体内后的血小板生存时间。结果表明加入UDP-Gal冷藏保存10天后的PC的Plt、MPV、PDW、血小板促凝血活性与新鲜PC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冷藏对照PC的Plt明显减少,MPV、PDW显著增大,血小板促凝血活性减低,与新鲜P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加入UDP-Gal的PC冷藏保存10天后的血小板凋亡率与新鲜PC相比有所增高(P(0.05),但明显低于冷藏对照组(P(0.01),其血小板聚集率(诱聚剂为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减低,但仍能保持在新鲜血小板的50%以上。添加UDP-Gal时冷藏保存10天的血小板与新鲜的血小板在体内的生存时间相近(P(0.05),输注兔体内72小时时的血小板存活率在新鲜对照组、UDP-Gal冷藏保存组和冷藏对照组分别为57.5%±7.2%、50.3%±6.3%和0.1%±0.5%。结论尿苷二磷酸半乳糖对冷藏保存的兔血小板有保护作用,并能延长冷藏兔血小板在体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衍生微粒(PMP)对脐血粒巨噬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促增殖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出PM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P的释放量,确定凝血酶的最佳实验浓度。应用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在含有不同浓度PMP的甲基纤微素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观察CFU-GM集落形成情况。结果表明:2.0、1.5、1.0和0.5U/ml凝血酶激活血小板后的PMP释放率分别为:28.7%、47.7%、50.1%和43.9%;CFU-GM集落产率与PMP呈剂量依赖关系,PMP为10、50、100μg/ml时的CFU-GM集落产率(个/2×105MNC)分别为:119.8±32.2、142.8±45.2、180.8±85.1。50、100μg/mlPMP组的集落产率与空白对照组(103.0±24.8)相比,P值均<0.05;而10μg/mlPMP组的集落产率略高于空白对照组,但P值>0.05。结论:用1.0U/ml的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的PMP较为均一,而且释放量最大。PMP可促进人脐血粒巨噬祖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