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管T型切除端端吻合在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2—2021年以来收治的胆囊癌行胆管T型切除端端吻合的13例病人资料,通过分析病人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分期、术后并发症及复查随访情况探讨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 13例病人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50~83岁,平均年龄66岁,合并胆囊结石10例,结石合并息肉1列,2例无结石或息肉,肿瘤位于胆囊管4例,胆囊颈部4例,胆囊体部3例,胆囊底部2例,CA19-9升高3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77(100~6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6~16)d,均未出现胆瘘。其中1例失访,其余12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8年,生存时间为1~9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目前生存病人为6例,生存时间为1~9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除去1例近期手术者,术后生存时间均在2年以上,最长8年。术后随访未见明确胆管复发狭窄证据,所有生存病人至随访终点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保证胆管切缘阴性,R0切除的前提下,对于部分病人可把胆管T型切除端端吻合作为胆囊癌根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总体发病率的60%~70%~([1]),早期诊断难、5年存活率低~([1-3]),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手段~([3-5])。2000-2016年,笔者团队在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共720例,其中完成根治性手术528例,并构建了其Nomogram预后生存预测模型~([3])。为求肿瘤根治性切除,笔者认为Bismuth-CorletteⅡ型以上肝门部胆管癌应遵循以下几个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3.
胰体尾癌早期诊断困难,多数就诊时肿瘤已明显增大,且多有淋巴结及周围脏器的浸润和转移,故手术切除率较低,约为5%-10%。我院8年来手术切除105例胰体尾癌,积累了一些诊治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侵犯胆管导致阻塞性黄疸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癌侵犯胆管导致阻塞性黄疸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48例胆囊癌侵犯胆管导致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48例患者分为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治疗1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17.39±3.98)、(3.75±0.5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患者中接受R0切除15例,R1切除7例,R2切除14例,R0、R1、R2切除的生存时间分别为(30.93±7.42)、(13.57±6.70)、(5.00±0.67)个月,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囊癌伴阻塞性黄疸患者预后较差,但外科手术治疗能部分改善单纯因胆囊侵犯胆管导致阻塞性黄疸患者的预后,对此类患者应当尽量行根治切除术,必要时还需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静脉切除重建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联合门静脉(PV) 和/或肠系膜上静脉(SMV)、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及其预后。结果:全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4/21),其中2例胃潴留,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切口裂开,无胆胰瘘并发症。围手术期(术后1个月内)病死率4.76%(1/21)。20例患者生存期为6~67个月,平均(20.38±9.36) 个月。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5.9%,16.0%和10.2%。结论:有选择的施行血管切除有助于提高局部较晚期胰头癌的切除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脑功能障碍的脱髓鞘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认识到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脑功能障碍存在脱髓鞘病理改变,检测脑脊液、血液髓鞘碱性蛋白以及头颅磁共振扫描有助于诊断脱髓鞘病变.重症急性胰腺炎脑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尚需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发病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录像在胆道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录像和胆道手术外科教学进行结合,选取60名胆道外科临床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实行对比性实验教学,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开展传统的手术录像教学,实验组接受改良后的手术录像临床教学;考核2组临床进修医生的教学效果,并调查2组临床进修医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通过腹腔镜联合摄像机录像视频教育,实验组临床进修医生对手术录像的理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进修医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录像应用于胆道外科临床教学中,通过两者的结合教学模式,可以使手术变得更加直观和易懂,极大的激发了临床进修医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术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治疗进展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3例进展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给予CHPPC治疗(CHPPC组),另57例给予常规静脉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CHPPC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4.78%(16/46),高于对照组的19.30%(11/57,P<0.05).CHPPC组治疗有效率为67.39%(31/46),高于对照组的40.35%(23/57,P<0.01).CHPPC组的AST、ALT、γ-GT、TB、ALP及CA19-9中位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HPPC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PPC组的生存时间为(12.00±2.47)个月,长于对照组的(6.00±0.80)个月(P<0.01).结论 CHPPC治疗进展期胆管癌临床疗效较常规静脉化疗显著,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下降,肝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时间延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theropy,HIPEC)治疗胆囊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胆囊癌合并腹膜转移患者,31例患者给予HIPEC联合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术后1个月全身化疗为研究组,53例给予细胞减灭术+术后1个月全身化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72±2.96)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4.93±2.09)个月(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损伤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PEC治疗进展期胆囊癌临床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肝门部胆管癌恶性程度较高,总体5年存活率40%~([1-2]),由于胆管癌对放、化疗不敏感,缺乏有效的肿瘤靶向药物方案~([1]),肿瘤根治性切除(R0切除)仍是目前其惟一可能治愈的手段~([2-4])。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涉及肝切除、胆管切除与胆肠连续性重建、血管切除重建和淋巴结清扫,是肝胆外科最具有挑战性的手术。目前,肝门部胆管癌依据解剖学特点、病理学诊断和解剖及临床信息存在多种临床分型、分期体系用于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