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69篇
  免费   2557篇
  国内免费   1728篇
耳鼻咽喉   486篇
儿科学   476篇
妇产科学   389篇
基础医学   2369篇
口腔科学   522篇
临床医学   6695篇
内科学   4496篇
皮肤病学   403篇
神经病学   1081篇
特种医学   2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3766篇
综合类   15801篇
预防医学   7070篇
眼科学   999篇
药学   6186篇
  41篇
中国医学   6129篇
肿瘤学   1669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928篇
  2022年   874篇
  2021年   794篇
  2020年   963篇
  2019年   1141篇
  2018年   1078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929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2758篇
  2013年   1939篇
  2012年   2267篇
  2011年   2547篇
  2010年   2431篇
  2009年   2496篇
  2008年   2471篇
  2007年   2784篇
  2006年   2528篇
  2005年   2739篇
  2004年   2438篇
  2003年   2201篇
  2002年   1763篇
  2001年   1906篇
  2000年   1974篇
  1999年   1963篇
  1998年   1801篇
  1997年   1932篇
  1996年   1799篇
  1995年   1502篇
  1994年   1331篇
  1993年   996篇
  1992年   986篇
  1991年   883篇
  1990年   701篇
  1989年   633篇
  1988年   392篇
  1987年   353篇
  1986年   295篇
  1985年   249篇
  1984年   222篇
  1983年   183篇
  1982年   164篇
  1981年   115篇
  1980年   88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37篇
  1965年   26篇
  1963年   22篇
  1960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目前认为,椎间盘的运动学改变是其相关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椎间盘生物力学的改变会引起椎间盘的细胞代谢、营养供应、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协同作用、相互影响,进而造成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由于脊柱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复杂的发病机制,传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技术局限性和伦理局限性,因此学者们开始使用椎间盘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笔者对椎间盘有限元模型的种类、应用及各种模型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回顾,为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分析、治疗手段的选择、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3.
药用植物由于其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资源渐趋紧张。引种保护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引种分为就地引种、相似生态环境引种和不同生态环境引种。本文综述3种引种方式的探索、引种后药用植物的质量、引种后药理与原产地的差异、不同种源的鉴定和跨国引种5个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药用植物合理有序引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骼疾病,绝经后女性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骨折风险评价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是一款研究、应用广泛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近年来研究表明,虽然FRAX?尚不完美,但对女性人群的骨折具有合理的预测能力,结合其他骨折危险因素对该工具进行调整、改进的研究也多见报道。设立符合本国国情的FRAX?阈值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使用该工具和进行临床决策。美国设立了固定的FRAX?阈值,英国则是按年龄分层的阈值。国内对FRAX?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暂无特异的干预阈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工具在我国的推广使用。笔者回顾了国内外FRAX?对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能力、骨量异常的诊断能力、在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人群中的应用和干预阈值的研究等最新成果,为临床医生了解FRAX?的研究进展、探索针对我国人群干预阈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参芪夏芎汤治疗气虚痰瘀证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优甲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芪夏芎汤治疗。治疗12周观察并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甲状腺球蛋白(TG)、中医临床症状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T_3、FT_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SH、TG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TSH、TG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_3、FT_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SH、TG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H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BC、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夏芎汤治疗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气虚痰瘀证,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愈发暖和了,睡眠本该更加舒适。有些人却感觉自己越睡越困、越睡越累,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好。睡眠时间看似很长,然而睡再多的觉也无法缓解疲劳感,这种糟糕的睡眠状态实际上是睡眠质量并不高造成的。睡眠质量差又容易引起精神不振、头晕脑涨、浑身无力以及食欲不振等一系列问题,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这种不健康的嗜睡状态,很可能是湿邪侵犯人体所导致的,有必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