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椎间盘退行性变为慢性疾病,会导致脊柱承重不稳,进而损伤脊髓、马尾神经和神经根,60%的70岁以上老年人群会发病[1-2]。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生物力学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的治疗手段仅能减轻疼痛症状,不能完全消除疾病[3-4]。椎间盘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常用术式,但易造成脊柱生物力学的改变[5]。人工椎间盘可应用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但因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复杂,很难设计出理想的椎间盘假体来保持天然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理想的生物组织替代物应具有高强度、高柔性和高韧性[6]。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根本原因。腰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椎管狭窄,脊柱滑脱以及间盘源性腰痛的起因均与椎间盘的变性和损伤有密切关系。椎间盘作为脊柱椎体的连接部分具有支持、稳定、运动等多种功能。它的有效功能维持是椎间盘内部生物学改变与外界承重负荷的生物力学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中不仅要强调调整外界的负荷作用,如休息、肌肉锻炼、药物治疗、支具治疗,甚至手术切除间盘、脊柱融合和内固定等,更要从间盘本身的改变中去进一步了解间盘的退变机理,寻找预防和治疗间盘退行性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腰背痛患者数量增多,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作为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不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基础,而且是腰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复杂慢性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很高,可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的身心痛苦,甚至导致双下肢瘫痪。为避免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发生和延缓其发展,全面了解腰椎间盘解剖及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病因、诊断和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椎间盘生长因子注射治疗、转基因治疗和细胞注射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有望恢复椎间盘的高度和结构。椎间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仍需大量临床试验验证。该文就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Michael Shen对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研究发现,腰,椎体向后滑脱发病率为23.2%。椎体向后滑脱伴有后方退行性改变、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椎体终板改变分别是4.8%,16%和4.8%。在椎体矢状排列正常的个体中,脊柱向后滑脱与性别、年龄、种族、是否吸烟和受教育程度没有关系。随着年龄增加,终板退行性改变和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增加。脊柱向后滑脱伴随终板退行性改的个体更经常吸烟的和没有保险。脊柱向后滑的存在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后方退行性改变和脊椎终板改变的发生率没有关系。伴有退行性椎间盘改变的病人同没有退行性改变的患者相比有更重要的腿部疼痛。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及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中NGF及其受体P75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GF及其受体P75在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及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中表达。结果 NGF及P75均在椎间盘软骨细胞胞浆中表达,NGF及P75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5.8%和23.7%,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椎间盘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9.7%和38.7%,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NGF及P75阳性率高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0.05)。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中NGF及受体P75表达并无明显相关。结论 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椎间盘中NGF及其受体P75较椎间盘突出症表达更高,可能与退行性椎间盘患者腰痛较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更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内外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文献,对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分类和综合分析。结果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分为两大类:诱发性和自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其中前者可分别通过改变椎间盘生物力学环境、损伤椎间盘自身结构以及用基因技术改变动物的遗传性状来诱发退变。在各类建模方法中,以鼠或兔制作的诱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应用最为广泛。结论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是研究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发病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为退变椎间盘的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虽然目前报道的各类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动物模型和人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逐渐明确,其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研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人工髓核置换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方法,是治疗椎间盘疾病以及重建椎间稳定的理想方法之一。合适的人工髓核假体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归纳整理了人工髓核假体研究领域的文献,对人工髓核假体材料的特征、生物力学、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传统方法,目前仍被称为"金标准".然而,脊柱融合术改变了正常脊椎的生理形态和生物力学机制,造成邻近节段退变、脊柱活动度降低.因此,如何保持节段脊椎的活动度与稳定性,恢复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防止相邻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脊柱功能重建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体颈椎C4-C5-C6节段颈椎间盘退变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盘退变对颈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椎间盘材料特性和高度等参数,建立椎间盘轻度退变模型(LD)、中度退变模型(MD)和重度退变模型(SD)。在45 N垂直载荷下,分别对正常、轻、中、重度4种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4种模型之间各项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建立了C4-C5-C6节段颈椎间盘逐级退变三维有限元模型。45 N垂直载荷条件下,正常模型(ND)、MD、SD椎间盘轴向位移及向外膨出位移逐渐变小,LD椎间盘轴向位移及膨出位移比ND增大,四组模型纤维环轴向压缩应力逐渐增大,髓核内压力逐渐减小。ND、MD、SD关节突关节接触力逐渐减小,LD关节突关节接触力较ND轻度增大。结论椎间盘轻度退变时,颈椎稳定性下降。中、重度退变时,颈椎稳定性重新获得。从生物力学方面证明退变的椎间盘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体很多组织都具有再生功能,以此来抵御衰老,椎间盘也不例外.寻求椎间盘再生的策略和方法,将给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1].椎间盘再生疗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取代目前切除、融合和固定的传统治疗,使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不可逆性"变为"可逆性",从而延缓或阻止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椎间盘恢复正常生物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