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发酵桔梗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小鼠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咳嗽的作用研究。采用最大给药量(maximum dosage,MAD)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小鼠体征,14 d后行剖检、血液生化检查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酵桔梗药理学实验中将60只健康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喷托维林组(0.013 g·kg^(-1)·d^(-1))、发酵桔梗高剂量组(5.2 g·kg^(-1)·d^(-1))、发酵桔梗中剂量组(2.6 g·kg^(-1)·d^(-1))、发酵桔梗低剂量组(1.3 g·kg^(-1)·d^(-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BALB/c小鼠通过鼻腔滴入20μL 1×10^(6 )CCU肺炎支原体进行造模3 d,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7 d;引咳实验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咳嗽潜伏期及3 min内咳嗽总次数;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瞬时受体电位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1,TRPA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蛋白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base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阐明发酵桔梗对小鼠咳嗽因子TRPA1、CGRP、SP mRNA水平的变化。在急性毒性实验中无小鼠死亡,一般行为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等均无变化;与空白组比较,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酵桔梗药理学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发酵桔梗高、中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明显得到改善,结构清晰,组织形态规整。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发酵桔梗组细胞因子TRPA1、CGRP、SP表达降低。发酵桔梗可通过抑制肺组织TRPA1、CGRP、SP表达从而发挥抑制咳嗽作用,确定了药物作用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封堵左心耳对预防房颤患者中风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经食管超声观察左心耳形态、功能、测量左心耳大小。在TEE引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选用美国波士顿Watchman封堵伞。结果 2例住院心房颤动患者,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伞,分别选用的直径为24、27mm封堵器至左心耳根部,其位置正常,无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将成为预防房颤患者卒中治疗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背景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但关于其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变化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及炎性因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及高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比较不同海拔、民族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NT-proBNP、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随访3年,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3年生存率;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并绘制Kaplan-Merier生存曲线以分析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不同海拔、民族患者舒张压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水平及不同海拔患者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血清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海拔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R=0.02,95%CI(0,0.23)〕、TNF-α〔HR=6.45,95%CI(1.47,28.25)〕及海拔{3001~4000 m〔HR=0.23,95%CI(0.06,0.89)〕,>4000 m〔HR=0.31,95%CI(0.11,0.84)〕}是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水平<258 n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NT-proBNP水平≥258 ng/L者(χ2=7.824,P<0.05),血清TNF-α水平<32 n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TNF-α水平≥32 ng/L水平者(χ2=13.817,P<0.01);不同海拔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5,P<0.01)。结论青海高原地区海拔越高则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越高,且汉族患者高于藏族患者;高血清NT-proBNP、TNF-α水平及高海拔是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及内质网自噬对移植黑色素瘤模型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通路在其抑制作用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肾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福氏完全佐剂、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按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测定值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糖肾宁组(T组),格列喹酮组(G组)和正常组(N组)各8只,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24hU-Alb及肾功能。结果:M组空腹血糖、TC、LDL显著升高,INS、HDL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T组INS明显上升,TC、LDL显著下降、HDL明显升高,24hU-Alb减少,肾功能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G组。结论:格列喹酮和糖肾宁均可不同程度影响血糖水平,糖肾宁还可有效调节脂代谢。糖肾宁可能是通过调节肾组织糖代谢及血脂代谢,延缓了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发挥了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降蛋白及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藏汉世居成年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患病率与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青海省西宁、海东2个市和玉树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6个州共48个县(海拔1 800~3 000 m、3 001~4 000 m及4 000 m以上3个区间),且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进行体检的10 627例高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民族(藏、汉族)、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并分析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比例。结果调查人群慢性心衰的总体患病率为4.8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24%,女性为4.43%,汉族为5.88%,藏族为3.87%,汉族患病率高于藏族(P0.05);18~44岁、45~59岁、60~74岁、7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1.76%,3.62%,6.11%,7.88%,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衰患病率逐渐升高;海拔1 800~3 000 m、3 001~4 000 m、4 000 m以上地区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3.04%,4.36%,7.14%,随着海拔的增加,心衰患病率逐渐升高。慢性心衰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心脏瓣膜病的比例均随着年龄、海拔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肺心病、心脏瓣膜病外,汉族心衰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均高于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及海拔的增加,青海高原地区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藏汉族间患病率有差异。青藏高原青海地区慢性心衰患者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比例与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民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4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乳头状增生为10.3%(34/330);伴有非典型增生为5.42%(18/330),原16例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瘤。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多发性甲状腺瘤的鉴别有一定难度,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乳头状增生与非典型增生病例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阻断胃肠道病原茵纵向移位至气道及肺内的护理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收集1年间入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并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共10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加强阻断胃肠道痛原茵纵向移位的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二组患者在VAP发生率和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①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护理组患者VAP的总发生率和晚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9.64%vs48.08%,P=0.0034,14.29%vs40.38%,P=0.0031);但在早期VAP发生率,二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6%vs7.69%,P=0.5414)。②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病死率等均明显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0.0026,0.0390)。结论强化阻断胃肠道病原茵纵向移位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VAP低成本、低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对照组,阴性组,山核桃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小鼠扭体实验和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棉球肉芽肿胀实验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的抗炎作用。[结果]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对福尔马林引起的小鼠疼痛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湖北农村女性打麻将和看手机行为与抑郁状况的关系, 为改善农村女性身心健康提供建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湖北7个县/市8个行政村1 367例成年妇女, 抑郁状况的测量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10, CESD-10), 并进行百分数转化。分值越高, 抑郁程度越低, 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结果   15~44岁的妇女的CESD-10得分(77.63±13.95)高于45-64岁(73.17±17.01)和≥65岁(69.25±18.16)的得分(P < 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每天看手机时间与农村妇女抑郁状况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尤其对45-64岁女性抑郁状况的影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看手机时间越长, 抑郁程度越高; 打麻将对各年龄段妇女抑郁状况影响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看手机行为与湖北农村女性抑郁状况之间存在相关性, 减少农村女性特别是中年妇女的手机使用是今后健康教育与妇联工作中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