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肠道生物标志物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瓜氨酸的动态变化来协助评价不同程度休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是否能够获益。方法①由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 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监护室目标患者133例, 观察期为入院7 d, 肠道生物标志物监测3次, 分别为:入院后24 h(D1)、入院第3天(D3)、入院第7天(D7)。②纳入患者根据入院48 h内接受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分为:安全剂量组[接受去甲肾上腺素<0.3 μg/(kg·min)], 危险剂量组[接受去甲肾上腺素≥0.3 μg/(kg·min)]。③安全剂量组标按照指南推荐意见实施早期肠内营养, 危险剂量组随机予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延迟肠内营养(DEN)。④观察三组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瓜氨酸的动态变化;比较危险剂量EEN/DEN不同时间点肠道生物标志物的差异。⑤记录危险剂量EEN/DEN组28 d内生存时间, 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⑥纳入总体进行28 d死亡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①比较安全剂量EEN组/危险剂量EEN组基线资料, APACHE Ⅱ评分、动脉血乳酸、AGI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硫酸镁(MgSO4)对心肺复苏(CPR)后大鼠大脑皮质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6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CPR模型组、MgSO4治疗组.每组再分四个亚组: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6、12、24h组,除了假手术组各时相点为5只大鼠外,另两组大鼠各时相点均为6只.MgSO4治疗组在ROSC后立即行MgSO4干预.应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皮质含水量(cerebral cortex water content,CCW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脑皮质AQP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gSO4治疗组ROSC后3、6、12、24 h CCWC和AQP4mRNA表达水平与相同时点CPR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MgSO4可减轻CPR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AQP4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ARDS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ARDS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比较使用PS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PS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PS治疗后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ause)、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较引流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机械通气ARDS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美他尼对心脏骤停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水通道蛋白一4(AQP4)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心肺复苏组、布美他尼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只行气管插管、股动脉置管等操作,机械通气1h后处死取脑。心肺复苏组在行气管插管、股动脉置管等操作后,建立窒息致心脏骤停复苏模型。复苏后至观察时间点处死取脑。布美他尼组在心肺复苏组的基础上在复苏后立即予布美他尼干预,至观察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利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AQP4mRNA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的表达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肺复苏组的AQP4mRNA和caspase-3mRNA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同时布美他尼组AQP4mRNA和caspase-3mRNA表达量较相对应观察时间点的心肺复苏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布美他尼能抑制心脏骤停复苏后引起的脑神经细胞AQP4的表达,并能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功能对利奈唑胺谷浓度及代谢物PNU-142300浓度的影响,评估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对血小板减少(linezolid induced-thrombocytopenia,LIT)的影响及预警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住院期间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2组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NU-142300浓度的差异,分析不同利奈唑胺谷浓度下LIT的发生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对LIT的预警价值。结果:共收集92例患者,肾功能不全组40例,肾功能正常组52例。肾功能不全组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更高(P<0.01;P<0.01),两者与肾功能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Spearman's r=-0.371,P<0.01;Spearman's r=-0.451,P<0.01)。共19例患者发生LIT,肾功能不全组12例(30.00%),肾功能正常组7例(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利奈唑胺谷浓度≥7mg·L-1相比于<7mg·L-1发生LIT的风险增加(Log-Rank P=0.010);肾功能不全者LIT风险增加(Log-Rank P=0.036)。LIT组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NU-142300浓度更高(P<0.01)。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NU-142300浓度折点分别为12.10mg·L-1、4.63mg·L-1结论:肾功能不全者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更高。利奈唑胺谷浓度>12.10mg·L-1、PNU-142300浓度>4.63mg·L-1时LIT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ARDS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ARDS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比较使用PS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PS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PS治疗后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ause)、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较引流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机械通气ARDS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中暑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症中暑致MODS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实施集束化治疗的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高热,平均体温(40. 50±1. 80)℃,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异常率65%以上,15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D-二聚体明显升高,异常率80%以上;共累及受损器官70个,循环系统、肾脏、凝血系统居前3位。给予集束化治疗后,患者脏器功能障碍多能及时逆转,恢复较快。结论热损伤、SIRS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机制参与了重症中暑的病理生理过程,集束化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比较40例ARDS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PS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PS治疗后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ause)、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右心房压(RAP)、右心室压(RVP)、肺动脉平均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心排血量(CO)均较引流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机械通气ARDS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