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凝集素(lactadherin)对新生仔兔在吮乳期及断奶期小肠粘膜发育以及小肠淋巴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新生仔兔共45只,随机分为母乳组(GB),配方奶组(GF)及配方奶加乳凝集素组(GL,100μg/ml),每组15只,在3w和5w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新生仔兔小肠粘膜发育情况,分别在1、2、3、4和5w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小肠CD4+,CD8+,CD25+淋巴细胞发育情况。结果(1)GL组3w空肠绒毛周长、绒毛面积、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均超过GF组,GB组3w空肠绒毛周长及绒毛高度超过GF组;GL组5w空肠和回肠绒毛周长、绒毛面积、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均超过GF组和GB组。(2)5w各组小肠绒毛发生变化,绒毛表面由高密度的手指状变为平滑叶状或舌状,GL组绒毛面积和高度恢复较GB和GF组好。(3)GL组回肠CD4+淋巴细胞发育较GF组好,GB组较GL组好;GL组回肠CD25+淋巴细胞发育较GF组好(P<0.05)。结论乳凝集素对近端空肠粘膜形态发育和小肠CD4+和CD25+淋巴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且可能帮助断奶期绒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由于免疫反应能力低下,细菌感染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的疾病。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的临床表现隐匿且缺乏特异性,因此在怀疑细菌感染时,临床常常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直至体液培养阴性或临床表  相似文献   
3.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是早产儿最主要的脑损伤类型,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是病变的关键靶细胞,OPC对缺血缺氧和炎症反应引起的损害高度敏感.了解OPC的易损机制可为防治脑窒周周白质软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用于临床的血浆非蛋白结合铁(NPBI)的测定方法,并比较正常和窒息新生儿脐血浆NPBI值.方法选取正常和窒息新生儿各10例,分别用校正和传统博来霉素法测定其脐血浆NPBI含量,并比较它们的标准曲线、回收率和t检验结果.结果用传统博来霉素法测定脐血浆NPBI值,无论在正常还是窒息新生儿均偏低,且其回收率只有32%左右.用校正博来霉素法测定脐血浆NPBI值,则能较好改善其数据,且其回收率达101%左右.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校正博来霉素法是一种较好的,能实际用于临床的常规测定NPBI的方法.室息新生儿脐血浆NPBI值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提示在血浆中可能产生较多毒性羟自由基(OH@)而造成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足月儿母乳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测定40例足月顺产儿乳母不同泌乳期及一次喂奶时前、中、后段乳及母血中淀粉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初乳中淀粉酶活性为(9772.37±1.70)IU/L;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一次喂奶前、中、后段乳中淀粉酶的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母乳淀粉酶98%为唾液型淀粉酶;母乳中淀粉酶活性高于母血100倍;产妇年龄与母乳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相关。提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对母乳喂养儿的淀粉消化和潜在的抗感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应向广大群众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 +T细胞表面CD15 4的表达在临床上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意义。方法 用全血法标记CD4 +T细胞表面CD15 4的表达 ,借助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了 1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 17例细菌感染足月新生儿治疗前后CD4 +T细胞表面CD15 4的表达 ,观察分析其在足月健康新生儿组及足月细菌感染新生儿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脐血CD4 +T细胞上的表达分别为 (1 0 8± 1 0 4 ) %和 (6 6 9± 7 87) %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足月细菌感染新生儿组 (n =10 )治疗前后CD15 4表达量分别为 (7 70± 9 4 5 ) %和(7 4 6± 7 6 6 ) % ,两者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D15 4在脐血CD4 +T细胞上的表达较低 ,新生儿CD4 +T细胞表面的CD15 4在细菌感染时表达上调 ,CD15 4的表达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由于免疫反应能力低下,细菌感染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的疾病.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细菌感染时血清IL-8和IL-13水平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IL-8和IL-13水平在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转归中意义。方法用ELISA测定三组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感染组:21例细菌感染新生儿(治疗前和有效治疗后);非感染组:2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脐血组:30例正常新生儿。结果感染组IL-8和IL-13水平较非感染组升高(P<0.05);感染组治疗后IL-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新生儿细菌感染时血清IL-8和IL-13显著升高,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IL-8可用来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9.
乳凝集素调节EEI-10细胞IL-2,IL-4及IFN-γ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凝集素调节肠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分泌表达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从MCF-7乳腺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PCR方法得到目的基因(乳凝集素)片段,利用酶切,连接等技术,将目的基因构建至PET28载体内,转化入DH5a细胞后,鉴定阳性质粒;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质粒转化入表达细胞BL-21,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乳凝集素,应用特异性镍鏊合的亲和层析柱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利用H3-Tdr法明确乳凝集素剂量与人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株EEI-10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给予适当剂量乳凝集素作用于EEI-10细胞后,利用ELISA方法检测EEI-10分泌IL-2,IL-4及IFN-γ浓度,应用RT-PCR方法检测IL-2,IL-4及IFN-γmRNA表达.结果:酶切阳性的质粒经测序证实与基因文库一致.所得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特异性抗体鉴定,明确为目的蛋白乳凝集素.利用H3-Tdr法检测乳凝集素剂量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乳凝集素作用剂量为250mg/L时淋巴细胞增殖显著.给予乳凝集素处理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2(P=0.0394)和IFN-γ(P=0.0082)的含量高于未处理细胞组,而IL-4没有显著的增高;同时处理后IL-2mRNA表达量升高,IL-4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改变,IFN-γ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并高于PHA刺激组.结论:乳凝集素具有上调EEI-10细胞分泌和表达IL-2和IFN-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儿童感染报告病例日益增多。为进一步做好COVID-19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文件,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上海市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特制定防控工作指导性意见,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的管理,预检分诊管理,发热门诊、疑似或确诊病例隔离观察区管理,普通儿内科病房管理,特殊操作及辅助检查流程等方面的细则,以期有效降低儿科诊疗工作中的感染和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