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225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方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 1月至2015年11月无手术指征的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并复查CT,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0例肺癌患者中术后3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93.3%,6个月后为80%,12个月后为63.3%,近期不良反应出现穿刺点出血11例,少量气胸4例,中量气胸1例,咳血5例,未出现肺部感染、大量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无粒子移位.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且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因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连续刺激导管进行股神经置管,比较膝关节镜术后不同置管方法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股神经刺激器引导置管组(RA组)和传统经验置管组(RT组).两组均采用1.73%碳酸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维持术中麻醉,麻醉后置入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两组术后经导管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5 ml/h.观察并记录术后2、6、24、48 h静息VAS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伍用镇痛药情况.结果 术后2、6hRA组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RT组(P<0.01).术后24 h和48 h两组静息VAS评分均低于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2、6 h神经刺激器引导置管较传统经验置管静息镇痛效果明显改善,但术后24、48 h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咽喉部CT测量成年患者咽喉部与喉罩置入相关的解剖径线并探讨各径线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使用喉罩全麻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21例,男性60例,女性61例。术前行CT平扫,经三维重建后测量会厌舌面长度(径线1)、会厌舌面根部宽度(径线2)、会厌舌面根部至食管入口处的距离(径线3)、两侧梨状窝外侧缘间距(径线4)。比较男、女各径线的差异并将各径线长度与年龄、身高、体重、BMI分别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各径线长度分别为径线1(1.56±0.34)cm、径线2(2.18±0.37)cm、径线3(2.15±0.34)cm以及径线4(3.79±0.43)cm。男性和女性的4条径线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咽喉部各径线与年龄、身高、体重、BMI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4条径线长度与年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身高与4条径线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与径线1、径线3和径线4长度相关(P<0.01),而BMI只与径线3长度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中国人与喉罩设计相关的咽喉部解剖数据,发现性别、身高和体重是影响咽喉部解剖径线长度的重要因素,提示在设计适合中国人的喉罩和型号选择方面应综合以上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的单次神经阻滞(single-shot peripheral nerve blocks,sPNBs)麻醉术后暴发痛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暴发痛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sPNBs麻醉下进行择期骨科手术的患者。患者术前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阻滞完成后的24 h、48 h分别随访患者,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描述峰值疼痛,记录疼痛出现的时间、性质、缓解措施及手术当晚的睡眠质量。结果:共纳入了31例22~83岁患者。术后峰值疼痛达到中、重度疼痛(NRS≥4)的患者25例(80.6%),其中重度疼痛(NRS≥7)患者15例(48.4%)。主诉中、重度疼痛的患者疼痛均为突然发生,使用舒芬太尼无法缓解,持续约30 min~1 h后逐渐缓解。峰值疼痛发生时间距离阻滞时间的中位数为16.8 h(IQR 12.3~22.9)。年龄≤60岁的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P0.05)。峰值疼痛的发生距离阻滞的时间与当时的NRS评分线性负相关(P0.05)。单纯sPNBs麻醉是暴发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引导下sPNBs麻醉的骨科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高,60岁以下患者的发生率高于60岁以上人群;暴发痛出现在阻滞后12~24 h,随着发生时间的延后,疼痛程度有所下降;单纯sPNBs麻醉术后比联合麻醉更易发生暴发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Gamma3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Gamma3钉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的病例资料。采用Gamma3钉内固定治疗者30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48例,全部患者年龄、伴随疾病、受伤机制、骨折分型、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治疗情况基本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无明显差异,PFNA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结论Gamma3钉对治疗骨质较好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发挥其近端拉力螺钉对骨折端加压的优势;PFNA对治疗高龄严重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发挥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螺旋刀片的抗旋转能力及其抗切割能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阳转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随访199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透析的血透患者,共纳入2 465例血透患者,采用ELISA法每隔6月在同一实验室检测抗-HCV。结果:1998年6月的抗HCV阳性率为54.7%,每隔半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4.7%,53.8%,52.6%,53.0%,51.2%,45.9%,45.5%,48.2%,35.6%,33.7%,33.7%,31.7%,30.4%,28.4%,27.2%,24.5%,20.8%,19.4%,16.6%,14.4%,15.3%,15.2%,12.5%,11.9%和10.0%。在1~150个月随访期间,总计238例患者阳转,随访1~12月者阳转率为4.5%,13~24月者为6.9%,25~48月者为11.9%,49~60月者28.1%,61~72月者35.1%,73~84月者38.6%,85~96月者阳转率46.9%,97~108月者56.3%,109~126月者63.6%,随访至139~150月时,阳转率已高达75%。结论:提示透析环境对HCV传播有影响,可能一方面通过共用透析机,一方面是由于未隔离阳性患者;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对降低HCV感染和阳转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优化指压穴位刺激法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30例偏瘫患者,分别在仰卧伸膝0°位和屈膝90°位下指压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对比刺激即刻3s、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第二个3s、第三个3s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最大等长收缩的积分肌电值(iEMG)。 结果:①刺激前后比较:两种体位下,指压两个穴位,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刺激前(P<0.05),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呈逐渐下降趋势。②穴位间比较:两种体位下,均表现为指压足三里穴,胫前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临泣穴(P<0.05);指压足临泣穴,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三里穴(P<0.05)。③体位间比较:仰卧屈膝90°位指压两个穴位,胫前肌刺激即刻、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 结论:①指压刺激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均可诱发偏瘫侧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且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良好。②指压足三里穴对诱发胫前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临泣穴;指压足临泣穴对诱发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三里穴。③仰卧屈膝90°位,指压刺激足三里、足临泣穴对诱发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明显优于伸膝0°位,延续效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微创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5-07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1例跟骨骨折,22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传统组),19例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微创组)。结果 4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9~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1(9~13)周。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传统组优10例,良8例,可4例;微创组优8例,良7例,可3例,差1例;2组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5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微创组未出现切口并发症;微创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对于粉碎严重的跟骨骨折显露不够充分,复位及固定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