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94篇
  免费   1920篇
  国内免费   2339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1352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202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6217篇
内科学   346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268篇
特种医学   18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4116篇
综合类   12503篇
预防医学   1689篇
眼科学   384篇
药学   4209篇
  25篇
中国医学   2493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750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1034篇
  2014年   1706篇
  2013年   1769篇
  2012年   2406篇
  2011年   2701篇
  2010年   2514篇
  2009年   2661篇
  2008年   3039篇
  2007年   2784篇
  2006年   2552篇
  2005年   2859篇
  2004年   2301篇
  2003年   1926篇
  2002年   1498篇
  2001年   1219篇
  2000年   974篇
  1999年   812篇
  1998年   641篇
  1997年   548篇
  1996年   484篇
  1995年   385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眼部缺血综合征(OIS)病人颈动脉血管重建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OIS病人50例,根据病人眼动脉血流方向不同分为正向血流组(正向组)28例和反向血流组(反向组)22例。分别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平均颈动脉狭窄度、眼部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前后,反向组病人平均颈动脉狭窄度均高于正向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平均颈动脉狭窄度均比治疗前降低(P < 0.01)。治疗前,反向组病人眼动脉PSV高于正向组,睫状后动脉PSV低于正向组(P < 0.05和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眼动脉、睫状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均比治疗前升高(P < 0.01),且治疗后正向组眼动脉和睫状后动脉PSV高于反向组(P < 0.05和P < 0.01)。治疗前后,正向组病人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反向组(P < 0.01);治疗后,正向组病人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治疗前(P < 0.01)。结论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OIS病人平均颈动脉狭窄度及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均明显改善,且正向组视力明显提高,而反向组无明显改善;高频彩超可准确监测病人手术前后球后主要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利于实时掌握病人病情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MRI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胶质瘤术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以及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记录影像学特征,对脑血容量中位数最大值(rCBVmax)、表观扩散系数(ADCmean、ADCmin)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有15例患者复发,其胶质瘤复发率为22.06%,其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8.82%(6例);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rCBVmax、ADCmin值有明显差异(P<0.05),ADCmean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行MRI检查临床效果较好,可准确鉴别胶质瘤复发与反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分为联合组和丁苯酞组,每组58例。丁苯酞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共治疗14d。比较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血清caspase-3、Bax和Bcl-2含量和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丁苯酞组,ADL评分高于丁苯酞组,TNF-α和CRP水平低于丁苯酞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aspase-3、Bax含量低于丁苯酞组,血清Bcl-2含量高于丁苯酞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丁苯酞组的75.86%(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所引起的损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围生期脑损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该院90例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吮吸能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临床总改善率以及治疗1 d、治疗2周后神经行为学评分(NBNA)变化。结果试验组吮吸能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较治疗1 d时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围生期脑损伤疗效确切,可加快症状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氧化应激是引起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瞬时受体电位(TRP)M通道是非选择性的Ca~(2+)渗透性阳离子通道,它的一些成员如TRPM2和TRPM7可受氧化应激调节,参与I/R损伤。本文就近年来氧化应激刺激下TRPM通道在心、脑、肾的I/R损伤中的具体作用及未来治疗潜力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药哈它各其-7 散对大鼠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 过体外磁片加压方法制备大鼠 III 期压疮模型,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压疮创面组织 VEGF、HIF-1α 蛋白 表达情况。结果:蒙药哈它各其-7 散可上调压疮创面组织 VEGF、HIF-1α 蛋白表达。结论:蒙药哈它各其-7 散 对模型大鼠压疮创面促愈和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压疮创面组织 VEGF、HIF-1α 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组织Kir2.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80~320 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24只,K-H液平衡灌流15 min后,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组(Sev组),每组8只。C组持续平衡灌流37℃K-H液105 min。IR组K-H液继续灌流15 min后,采用4℃Thomas液20 ml/kg使心脏停跳60 min,心脏周围用4℃的Thomas液进行保护,在心脏停跳30 min时追加注射4℃Thomas液10 ml/kg,在心脏停跳60 min时再灌注K-H液30 min。Sev组灌注液为饱含1 MAC七氟醚的K-H液,其余同IR组。观察并记录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脏复跳时间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记录平衡灌注15 min(T_0)、继续灌注15 min/平衡30 min(T_1)、再灌注15 min/平衡105 min(T_2)、再灌注30 min/平衡120 min(T_3)的左心室前壁外膜层和内膜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计算50%和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_(50)、MAPD_(90));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Kir2.1蛋白相对含量和分布。结果灌注心脏复跳时IR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1例恢复正常节律;Sev组有2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均恢复正常节律;IR组心脏复跳时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Sev组(P0.05);与T_0和T_1时比较,T_2—T_3时IR组外膜层和内膜层MAPD_(90)明显延长(P0.05);Sev组外膜层MAPD_(90)明显延长(P0.05)。T_2—T_3时Sev组和IR组外膜层和内膜层MAPD_(90)明显长于C组(P0.05),Sev组内膜层和外膜层MAPD_(90)明显短于IR组(P0.05)。IR组Kir2.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Sev组Kir2.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高于IR组(P0.05);C组Kir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且具有规则的分布;IR组Kir2.1蛋白的表达点状分散分布且无规律;Sev组Kir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且具有规则的分布。结论七氟醚降低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其分子机制可能与Kir2.1蛋白的表达与分布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