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制一款无需摄片即可了解脊柱形态的可视化智能方法。 方法采用"单摄像机、多视角"的系统构建方案以便后期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在原理验证实验中,利用相机测量一系列画在纸上然后贴在板上的标记物的三维坐标,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精度。真实试验纳入了自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长海医院骨科就诊的11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脊柱全长正侧位片以及基于该方法与Surgimap软件测量的冠状面Cobb角度数,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结果原理验证实验中,认为利用五个图像计算Cobb角为最优策略,所得XOY和YOZ平面Cobb角的误差值基本控制在1°和2°之内,精度为1°。真实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测量冠状面Cobb角具有可信度,但具体应用时仍需进一步优化。 结论该方法成本较低,便于普及与使用,无放射性危害,为今后家庭或社区式小儿脊柱形态监测,以及动态信息反馈提供客观依据,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量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和骨盆参数,探讨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近端交界角(PJA)是否>20°将患者分为PJK组和非PJK组。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胸椎后凸角(TK)、胸腰椎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躯干偏移(SVA)、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成人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发生PJK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PJK组19例、非PJK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随访时间、上端固定椎位置、下端固定椎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JK组患者末次随访时LL、末次随访时SVA、术前PT、末次随访时PT均大于非PJK组,术前SS、末次随访时SS均小于非PJ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参数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TK、末次随访时TK、末次随访时LL、末次随访时PT、术前SS是成人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发生PJK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术前TK、末次随访时TK、末次随访时LL、末次随访时PT、术前SS是成人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后发生PJK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预测成人最大腰椎前凸的公式,评价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311例健康成人的一般资料与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最大腰椎前凸(maximal lumbar lordosis,maxLL)、最大胸椎后凸(maximal thoracic kyphosis,maxT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在其中220例研究对象中分析maxLL与maxTK、SS、PT和PI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与maxLL相关的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腰椎前凸预测公式;利用建立的公式对其余91例研究对象的maxLL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测量的maxLL进行比较,验证预测公式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结果:maxLL与maxTK(r=0.564,P<0.001)、SS(r=0.783,P<0.001)、PT(r=-0.155,P=0.021)和PI(r=0.483,P<0.001)有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maxLL与maxTK、PI显著相关性(P<0.001),建立预测公式为:maxLL=0.6×maxTK+0.5×PI+3(R2=0.55)。用公式预测的maxLL为49.32°±7.06°,实际测量的maxLL为48.70°±9.46°,差异无显著性(P=0.408)。结论:maxTK与PI是maxLL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公式预测成人最大腰椎前凸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双下肢不等长(LLD)与脊柱侧凸的关系,并分析矫形手术后LLD的改善情况及影响LLD改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就诊的8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分析站立位X线片双侧股骨头高度差(HD-bFH)及矫形术后该参数的变化。根据患者术前HD-bFH,将患者分为非LLD组(HD-bFH<5 mm)和LLD组(HD-bFH≥5 mm),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和影像学参数的差异,并分析HD-bFH变化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85例患者术前HD-bFH为(0.80±5.57)mm,术后2年患者HD-bFH为(-0.49±4.93)mm,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主胸弯型(LenkeⅠ、Ⅱ、Ⅲ型,n=50)和胸腰弯/腰弯型(LenkeⅤ和Ⅵ型,n=33)患者术前HD-bF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5.86)mm vs(1.53±5.12)mm,P=0.427]。85例患者中,31例(36.5%)发生LLD。非LLD(n=54)与LLD(n=31)患者的一般特征和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D-bFH的变化与Risser征(rs=-0.512,P=0.020)及腰弯矫形程度(r=-0.605,P=0.018)相关。结论 本研究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LLD的发生率为36.5%。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改变与矫形手术密切相关,腰弯矫形程度和Risser征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国东部地区不同年龄阶段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及随年龄如何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留存的311名无症状健康志愿者的资料,由2名外科医师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及脊柱骨盆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包括年龄、性别、最大胸椎后凸角、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胸椎后凸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与骶骨倾斜角比值、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T1矢状面角度、T1骨盆角度及T1脊柱骨盆倾斜角。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年龄与矢状面参数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年龄与最大胸椎后凸角的关系。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7组:<20岁、≥ 20且<30岁、≥ 30且<40岁、≥ 40且<50岁、≥ 50且<60岁、≥ 60且<70岁和≥ 70岁,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年龄段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结果 311名健康志愿者的最大胸椎后凸角(r=0.280,P<0.01)、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胸椎后凸角(r=-0.320,P<0.01)、骶骨倾斜角(r=-0.216,P<0.01)、骨盆倾斜角(r=0.237,P<0.01)、骨盆倾斜角与骶骨倾斜角比值(r=0.282,P<0.01)、矢状面躯干偏移(r=0.279,P<0.01)、T1矢状面角度(r=0.247,P<0.01)及T1骨盆角度(r=0.259,P<0.01)均与年龄相关,而最大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及T1脊柱骨盆倾斜角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最大胸椎后凸角=0.175×年龄+28.233,年龄每增长10岁最大胸椎后凸角增加1.75°。<20岁、≥ 20且<30岁、≥ 30且<40岁、≥ 40且<50岁、≥ 50且<60岁、≥ 60且<70岁和≥ 70岁组人数分别为8、56、51、59、56、56、25名,最大胸椎后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倾斜角与骶骨倾斜角比值、矢状面躯干偏移、T1矢状面角度及T1骨盆角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P均<0.01),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胸椎后凸角、骶骨倾斜角则随年龄增长而减小(P<0.01、P<0.05)。结论 在中国东部地区无症状健康志愿者中,最大胸椎后凸角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年龄每增长10岁最大胸椎后凸角增大1.7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体会并验证其置钉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14例脊柱侧凸患者,男性6例,女性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行后路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手术,术中记录机器人置钉时间、透视次数和注册时间等,术后CT 验证螺钉位置。 结果 共使用机器人植入螺钉148枚,平均配准次数(移动平台)1.7次,平均透视次数为11.2次,平均配准时间(平台安装+透视配准)时间为16.4min。从配准完成后,平均每枚螺钉置钉时间为2.4min。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50.1°(20°-63°)矫正至12.8°(2°-28°),平均矫形率74%。术后CT平扫显示,机器人辅助置钉的准确率为95.3%。 结论 Mazor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定位精度高、手术安全性好,将成为未来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免疫细胞因子和骨组织的代谢三者之间具有密切而又复杂的联系。雌激素除了可直接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外,另一方面还可以影响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对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如激活OPG/RANK/RANKL系统、增加TGF-β、IGF-1等的分泌;减少IL-1、IL-6、TNF-α等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等。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联系,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与细胞外基质一起形成骨组织发育所特需的骨微环境,它们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介导骨细胞的分化及成熟,参与正常的骨组织的代谢。因此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丢失,使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生改变,其在骨组织的代谢及代谢性骨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聚乙丙交酯(PLGA)薄膜和生物蛋白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及神经根粘连的作用。方法 60只成年新西兰雄兔切除L6椎板,制作动物模型,并探查神经根,根据应用材料不同分为5组:PLGA膜组、生物蛋白胶组、PLGA膜和生物蛋白胶组、明胶海绵组、对照组(0.9%生理盐水),每组12只。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第2、8周每组各处死6只,取标本行大体形态观察、神经根活动范围测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粘连程度及光镜下硬膜外粘连分级,PLGA膜和生物蛋白胶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根活动范围及光镜下成纤维细胞计数每组在同一时间比较,PLGA膜和生物蛋白胶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周和8周比较,PLGA膜和生物蛋白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4组术后2周和8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LGA膜联合生物蛋白胶能有效地减轻硬脊膜及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而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退变性脊柱侧凸常见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加速康复外科(ERAS)要求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身体状况和骨质量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和康复十分重要。经全国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在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针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ERAS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制定本共识意见,供临床工作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脊柱畸形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其相关影像学测量在疾病的诊断分型、治疗选择、疗效评估以及进展监测中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脊柱畸形研究的深入,传统标准的畸形测量方法与放射成像技术不断被改进,EOS成像系统、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脊柱畸形测量应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已被诸多研究证实,新的测量工具、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初见端倪。所有这些共同推动脊柱畸形测量向着简单安全,高效精准,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回顾当前脊柱畸形影像学参数测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其中的优势与局限,以期在临床应用与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