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高龄(≥90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极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01例,其中男43例,女58例,平均年龄(92.27±2.73)岁(90~104岁),股骨转子间骨折66例,股骨颈骨折35例,术前能够独立行走者45例,需要辅助装置行走者56例。统计本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合并症、并发症、病死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术后1年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0天病死9例(8.9%),术后6个月病死17例(16.8%),术后1年病死27例(26.7%)。结论极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是病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伤前不能独立行走是术后1年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切除结合缝合治疗半月板旁型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对31例半月板旁型囊肿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结合缝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评估。结果25例患者最终获得临床随访,随访26~37个月,平均随访29.3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为(69.1±17.5)分,术后随访时评分(93.7±27.6)分。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囊肿复发,膝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关节镜下切除结合缝合是治疗半月板旁型囊肿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闭合囊腔,避免囊肿复发,通过缝合稳定半月板边缘,避免半月板的再次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病例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1~64岁,平均35.5岁。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6和12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分析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最佳适应证。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7.8个月。13例股骨干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4.1)个月,14例股骨颈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4±2.9)个月。合并症:1例股骨远端骨折由于狭部限制,重建钉过细,局部旋转不稳定,并发肥大性骨不连;1例股骨中段骨折延迟愈合;2例股骨干旋转畸形愈合;1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不愈合。末次随访时进行Friedman-Wyman评定,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股骨重建钉适用于绝大部分股骨干骨折合并髋部骨折,尤其是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合并股骨干近端或狭部骨折。但对于股骨颈头下型、难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远端骨折,股骨重建钉并非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目前脊髓损伤疫苗治疗基础研究的进展,分析脊髓损伤疫苗治疗的可行性,提出研究中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8-01/2004-12关于脊髓损伤疫苗治疗研究的文章。检索词“spinalcordinjury”and“vaccination”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脊髓损伤疫苗应用可行性分析。②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性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各种类型疫苗治疗分析研究。③关于脊髓损伤疫苗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关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5篇,排除22篇重复性研究。2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篇关于脊髓损伤疫苗可行性分析研究,1篇关于脊髓损伤的综述,18篇关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性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各种类型疫苗治疗分析研究,2篇关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与脊髓损伤疫苗关系的研究。资料综合:脊髓损伤后,血脑屏障的破坏使得脊髓损伤的疫苗治疗成为可能。脊髓损伤局部炎症在严格调控下可以起到修复和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疫苗刺激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可促进损伤后神经组织的修复。各种途径的脊髓损伤疫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了轴突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杜绝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发生。结论:脊髓损伤的疫苗治疗是一种免疫治疗方法,帮助机体自身治疗脊髓损伤。其实验研究结果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仍缺乏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将在进一步研究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5.
吴军  孙天胜  王献章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4):96-97,i005
目的: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在大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观察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试验于2003-10/2004-04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实验室进行.采用NYU脊髓打击器制备脊髓完全损伤模型(T9平面).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和重组质粒pEGFP-神经营养因子3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转染后的体内表达,并通过菜豆凝集素L 顺行示踪标记,神经中丝免疫组化染色,神经纤维计数和图像分析来评价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转染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可有效的转染脊髓组织并得到表达.神经营养因子3转基因后可明显增加神经中丝阳性轴突数目(P<0.01),促进皮质脊髓束再生并通过损伤区.结论: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在损伤区局部大量表达具有神经损伤保护和促进轴突再生作用,表明脂质体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体内转染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脱位、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仍是影响术后效果的主要原因,如何治疗和预防这些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的重要手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 ed2000-01/2004-12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otalhip arthroplasty(replacement),com plication orinfection,ordislocation,or throm boembolism”,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与并发症有关的临床论著,排除综述类文章及未提供摘要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14篇有关髋关节置换术后与并发症有关的论著,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83篇与本文综述内容有关,排除131篇。资料综合:83篇论著中包括感染、静脉栓塞、脱位、应力遮挡等术后并发症有关的文献。其中感染并发症主要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毒品注射这一特殊人群。结论:随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可望将其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但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观察,仍需作大量的工作。尤其对特殊人群的关节置换术,仍需继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颈患者14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内固定组)。其中关节置换组89例,男28例,女61例,平均年龄(84.10±3.10)岁;内固定组55例,男20例,女35例,平均年龄(86.80±2.88)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144例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骨折侧别、术前合并症、骨质疏松、ASA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转ICU人数、围手术期死亡人数上差异不明显。但是内固定组较关节置换组年龄更大(t=5.311,P0.05);关节置换组术前骨折移位程度高于内固定组(χ~2=6.894,P=0.0090.05);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人次上明显优于关节置换组(P0.05);关节置换组在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患者,若骨折存在明显移位(GardenⅢ、Ⅳ型),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其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若骨折移位不明显(GardenⅠ、Ⅱ型)或患者合并较多内科疾病,身体条件较差,手术耐受差,术后预期寿命不高,首选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正>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在术中是否切除颈椎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还存在很多争议[1]。综合文献结果,多数认为术中切除颈椎PLL可以取得更确实、充分的减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更好的改善[2~5]。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经椎间隙切除颈椎PLL的关键是安全找  相似文献   
9.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目前,国内外医师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临床实践环境、镇痛药物种类/使用经验/了解程度、医保药品收录均有差异,故有效、规范化的慢性疼痛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亟待制定完善的、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等因素的跨学科慢性疼痛管理共识,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与重视、规范指导慢性疼痛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消除患者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在治疗患者原发疾病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功能需求。通过查阅文献,本共识专家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和通信修改,对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长期实验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嗅鞘细胞在大鼠完全损伤脊髓内长期存活和修复作用的研究以及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人类脊髓损伤的观察。方法: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实验室用新生Wistax大鼠嗅球做嗅鞘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大量增殖后植入完全损伤的大鼠脊髓内,同时设立注入DMEM培养液和单纯椎板切除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8,16和24周进行动物神经功能评定(BBB评分);术后24周取损伤段及其邻近脊髓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了解脊髓再生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在体内存活情况。选择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3—06/12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术后随访。结果:①手术后4周,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嗅鞘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好于DMEM注射组(P&;lt;0.01);在各个时间段BBB分值嗅鞘细胞移植组均高于DMEM注射组(P&;lt;0.01)。②苏木精—伊红及嗜银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脊髓损伤区及其近端都有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嗅鞘细胞移植组数量多于DMEM注射组(P&;lt;0.01),但都少于相应节段的对照组(P&;lt;0.01)。③24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仍存在于OEG移植组脊髓损伤段周围。④透射电镜结果见嗅鞘细胞移植组胶质瘢痕近端大量新生有髓神经纤维并形成S型突触连接。⑤患者运动功能无显著改善(P&;gt;0.01),感觉功能恢复明显(P&;lt;0.01)。结论:①移植的嗅鞘细胞可在受体内长期存活(至少6个月)并迁移。②嗅鞘细胞移植能促进轴突再生,并对脊髓功能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