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囊肾患者肾移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成人多囊肾 (ADPKD)患者肾移植不切除原肾脏的移植效果。方法  2 1例ADPKD患者肾移植 ,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胀痛症状及高血压 ,19例血尿病史 ,16例术前有肉眼血尿 ;5例患者合并有多囊肝 ,1例行肝肾联合移植 ;本组移植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未切除原双侧肾脏。结果  1年人 /肾存活率为95 2 % / 95 2 % ,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9 5 % (2 / 2 1)。移植后原肾脏体积逐渐缩小 ,腰部胀痛症状及高血压均有改善 ,血尿逐渐消失。结论 多囊肾患者接受肾移植移植效果满意 ,肾移植术前切除多囊肾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92.
患者,男,62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于2005年7月27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中予抗白细胞介素(IL)-2R单抗50 mg诱导,术后予环孢素(CsA)加霉酚酸酯(MMF)加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CsA血药浓度170~200 ng/ml.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SCr 120μmol/L.术后2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巨细胞病毒(CMV)抗原阳性,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0.58.  相似文献   
93.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table adult completely thymectomized rat model under the premise of not injuring the removed thymus tissue. Methods Adult SD ♂ rats weighing 150-300 g ( n = 30) were no-invasively intubated under the help of an improved self-made wedge tube set made from a 2 ml plastic syringe and transillumination in front of the rats' neck by an operation spotlight, then the rats were completely thymectomized under ventilation by a small animal breathing machine and × 10 operating microscope. Whether the exsected thymus organ was ntact or not during operation was confirmed, and sur-vival rate of rats was observed, and changes of PBMC T cell reservoir from randomly selected 9 of 30 rats were monitored by FCM within 3 weeks pest-operation. The complete thymectomy rate was confirmed by autopsy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3 weeks post-operation. 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was 100%, the exsected thymus organ was intact,and the complete thymectomy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Completely thymectomized adult rats model can b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n the condition of keeping exsected thymus tissue intact by using a small animal breathing machine under × 10 operating microscope. The removed thymus tissue can be used fo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94.
目的:新山地明给药后,个体间吸收变异相当明显,血药浓度监测管理对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及降低肝肾毒性十分重要。比较传统的服药前血药浓度(谷值)、服药后2h血药浓度(峰值)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01/2006-04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首次同种异体尸肾移植的受者60例,均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服药前血药浓度组和服药后2h血药浓度组,各30例。两组患者肾移植后前3个月均接受新山地明5~7mg/(kg·d)、霉酚酸酯1.0~1.5g/d和皮质激素三联治疗。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患者新山地明服药前和服药后2h血药浓度,比较服药前血药浓度与服药后2h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肝毒性、肾毒性)的有效性。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60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3.3%(8/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17/60),肝毒性发生率为20.0%(12/60),肾毒性发生率为8.3%(5/60)。②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与非急性排斥反应时服药前血药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服药后2h血药浓度显著低于非急性排斥反应时服药后2h血药浓度(P<0.01)。③发生肝肾毒性1周内的服药前血药浓度与未发生时服药前血药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5);发生肝肾毒性1周内的服药后2h血药浓度显著高于肝肾毒性未发生时(P<0.01)。结论:在肾移植术后早期,与服药前血药浓度相比,服药后2h血药浓度能更敏感的反映急性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分为3型,其中Ⅰ型(PHⅠ)占大多数,临床表现最为严重。器官移植被认为是目前根治该病的惟一途径。我们于2004年8月11日为1例PHⅠ型的患儿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肾移植术的麻醉方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的肾移植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中心行肾移植术的1707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硬膜外麻醉组,n=1675;B组:全身麻醉组,n=32。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麻醉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B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56/1707)与12.5%(4/32)。硬膜外麻醉组2.87%(49/1707)的患者出现穿刺插管处渗血,2.1%(36/1707)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0.02%(171/1707)的患者在肾移植术中出现烦躁与瘙痒。1例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后导致截瘫。气管麻醉组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拔掉气管插管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后恢复。另1例患者拔管后呼吸停止,重新插管机械通气后恢复。结论:肾移植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患者情况。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来源的一氧化氮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来源的一氧化氮的平衡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内环境动态平衡有重要作用.观察左旋精氨酸与褪黑激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60只,体质量170~210 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左旋精氨酸治疗组、褪黑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5只.②实验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1 h各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每隔24 h重复注射1次,连续5d.③实验评估: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1,3,5 d血肌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规律及肾脏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并采用Paller法对术后第3天肾小管进行评分.结果:纳入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肌酐的表达:术后第1天联合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术后第3,5天左旋精氨酸治疗组、褪黑激素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术后第3天缺血再灌注组比术前降低(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左旋精氨酸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术后第1天缺血再灌注组与术前相比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仍高于术前(P<0.05);褪黑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术后第3天与第5天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④血肌酐水平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P<0.01,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呈负相关,r=-0.61,P<0.01.⑤肾小管损伤Palller法评分:依次为联合治疗组<褪黑激素治疗组<左旋精氨酸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组.结论:通过调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可以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应用左型精氨酸与褪黑激素即通过以上途径更有效的起到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PD)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402例术前维持性透析超过3个月的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透析方式将患者分为HD组(303例)和PD组(99例),并对345例随访(30.2±15.2)月。比较术前HD和PD对肾移植术后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以及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慢性排斥等的影响。 结果 除了术前平均透析时间PD组长于HD组,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率HD组明显高于PD组外,在原发病、年龄、性别、血压、血红蛋白、HLA配型、冷热缺血时间、丙型肝炎感染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两组在DGF、急性排斥、慢性排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其他感染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组术前透析时间>12个月的患者急性排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2个月的患者(P < 0.05)。乙肝患者比非乙肝患者更易发生移植肾丧失功能(19.23% 比 8.86%,P = 0.021)。PD组乙肝病毒阴性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1年和5年存活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HD 94.34%,PD 91.25%;5年:HD 92.83%,PD 90%);同样移植肾1年和5年存活率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年:HD 93.21%,PD 96.25%;5年:HD 87.17%,PD 91.25%)。 结论 HD和PD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患者及移植肾1年和5年存活率的影响相似,均可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肾移植术前替代治疗。HD患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缩短肾移植前透析时间将有助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总结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 同顾分析62例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及供者情况.62例中,60例为三代内直系亲属供肾,2例为夫妻问供肾.移植前按程序对供、受者进行评估.供、受者 ABO血型均相同,供、受者间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均为阴性,受者群体反应抗体阳性2例.53例行HLA配型,其中无抗原错配者5例,1个抗原错配者5例,2个抗原错配者20例,3个抗原错配者18例,4个抗原错配者2例,5个抗原错配者2例,全错配者1例.取左肾51例,取右肾11例.采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及甲泼尼龙(MP)诱导者36例,单纯采用MP者26例.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泼尼松方法排斥反应.结果 供者住院时间为(9.4±2.2)d,取肾前血肌酐(Cr)为(66.8±16.4)μmol/L,取肾后第1天、第7天以及3个月以后的血Cr分别为(109.3±23.6)ttmol/L、(101.1±24.4)μmol/L和(91.1±15.5)tanol/L,虽明显高于取肾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供肾热缺血时间为(70.9±41.7)s,冷缺血时间为(148.2±37.4)min.供者术后的并发症有气胸(3例,4.8%)、淋巴漏(2例,3.2%),切口愈合延迟(2例,3.2%),经治疗后痊愈.受者随访最长者达42个月,人、肾1年存活率均为100%.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排斥反应6例(9.7%),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4例(6.5%),移植肾破裂1例(1.6%),移植肾动脉吻合口狭窄1例(1.6%),骨髓抑制2例(3.2%),有症状的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4.8%),一过性肝功能异常12例(19.4%),结核2例(3.2%).结论 活体供肾移植的长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活体供肾是安全的;完善的术前评估程序是保障供、受者良好预后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情况.并探讨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7年8月间2392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恶性肿瘤的类型、移植时年龄、术后至肿瘤诊断的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及预后等资料;比较免疫诱导组与非免疫诱导组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发生肿瘤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1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29%.恶性肿瘤发生率与肾移植时年龄和免疫诱导治疗呈正相关.免疫诱导组在恶性肿瘤诊断时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非免疫诱导组明显降低,但肾移植术后至恶性肿瘤诊断时的时间明显缩短,且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无明显改善.88.7%的患者于诊断后24个月内死亡.结论 肾移植时的年龄和免疫诱导是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