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ERCP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ERCP治疗39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5例胆道狭窄患者(吻合口狭窄14例,非吻合口狭窄11例)行括约肌切开、胆管扩张、鼻胆管引流和塑料内支架置放术等治疗;对6例胆漏患者行鼻胆管引流及塑料内支架置放术等治疗;对16例胆道结石和胆泥形成患者(其中合并胆道狭窄8例)行括约肌切开、鼻胆管冲洗引流及取石网篮取石等治疗.结果 ERCP手术成功率为95.9%(94/98),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的ERCP治愈率为100%(14/14),非吻合口狭窄的ERCP治愈率为27.3%(3/11),胆漏的ERCP治愈率为83.3%(5/6),结道结石和胆泥形成患者的ERCP治愈率为81.3%(13/16).结论 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安全性较高、疗效较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肝移植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及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或提高。近10年来,中国肝移植手术发展势头迅猛,肝移植数量已跃居全球第2位,移植受体的存活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回顾肝移植的发展历程,我们欣喜地发现,正是由于移植医师勇于对以往难于企及的手术禁区发起挑战,从而为这一尖端医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3.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肝移植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及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或提高。近10年来,中国肝移植手术发展势头迅猛,肝移植数量已跃居全球第2位,移植受体的存活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回顾肝移植的发展历程,我们欣喜地发现,正是由于移植医师勇于对以往难于企及的手术禁区发起挑战,从而为这一尖端医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出加利福尼亚大学(UCSF)标准肝癌肝移植病人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过UCSF标准的肝癌肝移植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病人存活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临床和肿瘤病理因素与病人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存活率和(或)无瘤存活率有影响的有:肿瘤Edmondson分级、肿瘤TNM分期和肿瘤门静脉侵犯、术前AFP水平、术前淋巴结转移(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Edmondson分级Ⅲ-Ⅳ级和肿瘤门静脉侵犯(P<0.05)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超出UCSF标准的肝癌病人,移植的总体效果是欠佳的,但也有部分病人可获得较长期的存活或带瘤生存,肿瘤Edmondson分级和门静脉侵犯是影响该组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收集本中心共实施的10例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手术病例,其中5例为上腹部肿瘤伴腹腔多发转移病灶患者接受了肝脏、胰腺及上消化道全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单纯肝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10例患者均采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激素+霉酚酸酯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肝脏、胰腺及十二指肠功能恢复良好。5例肿瘤患者最长存活326d,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肿瘤复发。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除1例于术后4周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外,其余4例均存活,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21个月。随访期内及至患者死亡,10例患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采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激素+霉酚酸酯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可以有效预防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移植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研究与临床工作者数十年一直追求的梦想,为此人们作出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包括全身放射或使用淋巴细胞清除抗体清除受体体内淋巴细胞,全身放射结合骨髓移植建立供受体的嵌合状态,输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以及应用各类共刺激分子阻断或激动抗体等等.  相似文献   
7.
背景:如何快速洁净地游离小鼠股骨和胫骨直接影响骨髓细胞缺血时间,虽文献报道可用手术刀片刮除、纱布和纸巾等器物协助去除肌肉组织。但对其具体操作技巧并无详细报道,也无统一简捷的方法。 目的:寻找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快捷实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骨髓细胞缺血时间。 方法:采用逆向肌肉剥离法由踝关节向髋关节逆行解剖,以镊子配合剪刀行“剪合-滑动-折转”3个动作,彻底去除附着于小鼠后肢股骨的肌肉组织,快捷制备骨髓细胞悬液。记录解剖骨骼和制备骨髓细胞的时间,所得骨髓细胞培养72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价该制备方法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骨骼解剖时间为(1.9±0.4) min,骨髓细胞悬液制备时间为(14.7±1.8)min;游离过程骨折断或髓腔破损率为0%;制备的骨髓细胞培养72 h,细胞数量[(8.1±2.0)×107个]较培养前[(4.7±0.7)×107]明显增加(P < 0.01),而活细胞比率在培养前(97.5±1.1)%和培养后(95.4±1.0)%无明显差异(P > 0.05);镜下微生物污染率为0%,未见肌肉细胞等污染。结果显示该方法快捷实用、不易污染、操作容易程序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存在广泛门静脉血栓肝移植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进行围手术期监测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例术前存在广泛门静脉血栓肝移植患者于术前、术后进行CDI检查。术后首次CDI检查在移植术后24h内进行,术后第1周和第2周隔天1次,以后每周1~2次;主要监测指标包括门静脉主干最大内径、平均血流速(TAMX)、最大流速(Vmax)、血流频谱、侧支循环。结果 4例病例术前CDI检查发现门静脉主干血流缓慢、整段狭窄、完全堵塞、无血流及门静脉内膜严重病变等情况;并探测到多支侧支循环血流丰富、肠系膜上静脉扩张和无法找到满意的门静脉重建部位。这些情况在手术中证实,并指导了肝移植特殊类型手术中供肝门静脉灌注重建。术后2周隔天进行1次的CDI检查显示4例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方向及流速都呈现正常,取得较好重建效果和良好的肝功能恢复。结论 CDI对监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具有较好效果,对术前门静脉系统广泛血栓患者,CDI对指导术者在术前思考手术可能遇到问题、设计和准备应变手术方式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肝移植受者的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别对术前33例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病人(术前组)及肝移植术后2周以上住院及门诊随访病人102例(术后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移植术前、术后两组抑郁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标准分与焦虑标准分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结论]肝移植术后病人较术前病人的抑郁明显减轻,提供社会支持可以减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器官捐献是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CLTR)数据显示,从1993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18日,我国大陆累计实施肝移植手术26 941例次,肝移植总数已位居世界第2位[1],受者的生存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我国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数量还以每年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