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总结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治疗1例二尖瓣反流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提出术前落实完善各项准备、联合多学科团队共同探讨可能的突发状况并制定预案;术中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为术者提供动态信息,掌握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步骤,以保证二尖瓣夹合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2.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变化及早期肺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限制性输液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肺组织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18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3组,建立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传统复苏组(NS组)、限制性等渗等张输液复苏组(NH组)、限制性高渗高胶输液复苏组(HHH组),分别于休克30分钟后接受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于实验0、30、90、180分钟抽血检测血浆PAF水平,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肺脏组织检测MPO活性,并制成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形态改变.结果:复苏期末肺组织中MPO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在180分钟时血浆PAF水平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快速液体复苏(NS组)较限制性液体复苏(NH组、HHH组)Ⅱ型肺泡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变短或消失,板层体少且空化,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排列紊乱.结论:限制性复苏缓解了休克后PAF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了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扣押和聚集的程度,限制性高渗高胶复苏可有效抑制休克后由中性粒细胞激活诱发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3.
浦明昇  董波  马颖琳  秦薇 《西部医学》2009,21(6):975-97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硬膜外阻滞局麻药初量用量,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总结400例低位硬膜外阻滞,100例20~50岁患者为对照组即Ⅰ组,300例老年病例,按年龄段分为3组,每组100例,即Ⅱ组60~69岁,Ⅲ组70~79岁,Ⅳ组大于80岁。所有患者均选择腰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结果Ⅰ、Ⅱ、Ⅲ、Ⅳ4组患者硬膜外阻滞局麻药初量分别为:(16.8±3.3)ml、(13.8±2.8)m1、(11.3±3.0)ml和(8.5±2.3)ml。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局麻药初量较对照组及各年龄段之间均有差异。结论低住硬膜外阻滞,Ⅱ、Ⅲ、Ⅳ组老年患者初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2%、67%和51%。  相似文献   
94.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主导程序性镇静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及机械通气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Ovid)、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EBP Database(Ovid)、Cochrane Center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Ovid)、MEDLINE(Ovid)、Web of Knowledge、CINAHL、CBM、CNKI、Wan 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查找关于护士主导程序性镇静对于患者镇静和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1月。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2 118例接受镇静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其中干预组1 037例,对照组1 0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护士主导的程序性镇静可以降低咪达唑仑总使用剂量[MD=–163.82,95%CI(–309.81,–17.84),P=0.03]、每日平均使用剂量[MD=–37.22,95%CI(–61.14,–13.29),P<0.01]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RR=0.53,95%CI(0.34,0.81),P<0.01],但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自行拔管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生设定镇静目标,护士根据程序性镇静流程管理镇静剂滴速管理ICU机械通气患者与传统镇静剂相比,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自行拔管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能降低咪达唑仑使用剂量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
周英凤  秦薇  杨红红  沈国妹  张琼  蔡志芳  薛嵋 《护理研究》2013,27(24):2576-2579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病人用药差错、差错环节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个老年病房符合标准的护士15人,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通过个人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老年病房常见的差错包括剂量差错、药物差错、病人差错、给药途径及给药时间差错。其中,护士对给药时间差错最为忽视。从用药差错发生的环节看,排药过程是最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核对是最难的环节,发药护士则是责任的直接承担者,服药环节受病人的依从性影响而最难控制,发药后的监测是最薄弱的环节。未遵守给药流程、工作环境缺陷、药物知识缺乏、对病人信息缺乏了解、护士的态度及医护沟通欠缺、护士配置不足及病人参与用药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定期进行用药差错环节分析,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规范工作环境,激励护士严格遵守用药流程,加强与医生及药剂师沟通,并加强病人教育,提高病人参与安全用药的责任,以减少给药差错。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策略的实践现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老年病房的护士15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的主题有医嘱处理、用药核对方式、发药模式、患者身份识别、患者用药安全教育、护理人员培训、用药规范及用药差错上报制度。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环节管理,根据护士的需求提供适宜的药物知识培训,加强与医生及药剂师沟通,激励护士严格执行安全用药规范,努力构建良好的医院文化,促进用药差错的上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胰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DHA与胰腺癌细胞混合培养,采用MTT、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含量.结果 50μg/ml DHA作用人胰腺癌细胞株后,Patu8988、SW1990增殖率24 h为(46.89±5.99)、(46.03±7.69),48 h为(35.92±2.91)、(25.70±5.60),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同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效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关系,72 h后Patu8988、SW1990凋亡率分别为53.2%、13.7.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DHA作用24 h后,Patu8988、SW1990 Bcl-2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HA能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在细胞中表达来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
Bmi-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干扰Bmi-1基因后对其可能的下游基因Akt/PKB活性和P16INK4a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细胞衰老的作用.方法:用s iRNA技术干扰Bmi-1表达后,运用Western blot检测Bmi-1蛋白及相关蛋白pAkt、Akt和P16INK4a的表达,同时进行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转染Bmi-1 i质粒组平均细胞衰老率28%±3.5%,而对照Ctrl i组为16%±2.7%,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1).转染Bmi-1 i质粒组细胞平均克隆形成数为3.4±1.4个,而对照Ctrl i组为11±2.3个,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1).Bmi-1 i 组较Ctrl i 组Bmi-1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P16INK4a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干扰Bmi-1可以通过降低Akt/PKB活性和上调P16INK4a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衰老并减弱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0.
陈敏  束龙文  秦薇 《新中医》2017,49(6):124-12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2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的改善情况,记录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均较治疗前缩小,观察组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均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可更有效地缩短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和减少盆腔积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